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用于對設在副臂(1)上臂尾處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和接頭(21)進行固定,所述固線裝置包括繞線支架(31)和限位部件,所述繞線支架(31)設在所述副臂(1)的臂尾,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所述線束電纜(2),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繞線支架(31)上,用于對所述接頭(21)進行限位。在副臂電纜不需要與主臂電纜連接時,采用此種固線裝置可以方便地對電纜接頭進行固定,固定可靠性高,不容易脫落,在副臂電纜需要供電時,可以快捷地拆卸,能夠?qū)崿F(xiàn)重復利用,而且采用此種固線裝置可使副臂上的整體電纜布局比較美觀。
【專利說明】
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為了增加起重機的起吊高度和幅度,一般會在主臂的基礎(chǔ)上設計副起重臂,即副臂。副臂的臂頭上有很多電器元件,如風速儀、高度限位器和警示燈等,如圖1和圖2所示,這些電器元件通過轉(zhuǎn)接盒與線束電纜2a相接,線束電纜2a需要從臂頭一直延伸到臂尾,并通過接頭4a與主臂電纜相接。為了美觀以及使電器元件能夠安全可靠的工作,在線束電纜2a延伸的路徑上通過卡扣3a沿著副臂Ia的主弦桿固定。
[0003]當需要使用副臂Ia時,需要人工將副臂Ia掛接在主臂的臂頭上,并將副臂Ia上的線束電纜2a通過接頭4a與主臂電纜相接,以便給副臂Ia上的電器元件供電。
[0004]當不使用副臂Ia時,需要將接頭4a斷開,并將接頭4a與線束電纜2a—起以合適的方式固定于副臂Ia上?,F(xiàn)有技術(shù)中通常采用圖2所示的固定方式,直接采用塑料扎帶5a將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a和接頭4a捆綁在副臂Ia的主弦桿上,固定不方便,在拆開時還需要配合專門的工具,扎帶5a也不能二次使用,給用戶帶來了不便,而且會影響線束電纜2a布置的美觀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能夠在線束電纜不需要使用時靈活方便地將剩余長度部分和接頭固定在副臂上。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用于對設在副臂I上臂尾處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和接頭21進行固定,所述固線裝置包括繞線支架31和限位部件,所述繞線支架31設在所述副臂I的臂尾,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所述線束電纜2,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繞線支架31上,用于對所述接頭21進行限位。
[0007]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設在所述副臂I臂尾的腹桿12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包括固定部31A和支撐部31B,所述支撐部31B連接在所述固定部31A上,所述固定部31A用于安裝在所述副臂I上,所述支撐部31B的外側(cè)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所述線束電纜2。
[0009]進一步地,設有兩個所述支撐部31B,兩個所述支撐部31B與所述固定部31A成角度地設在所述固定部31A同側(cè)的兩端。
[0010]進一步地,兩個所述支撐部31B與所述固定部31A的內(nèi)側(cè)之間成鈍角。
[0011]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整體通過板狀結(jié)構(gòu)彎折形成。
[0012]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還包括阻擋部,所述阻擋部設在所述固定部31A的自由端,用于防止纏繞后的所述線束電纜2從所述支撐部31B上脫出。
[0013]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上設有多個第一固定接口31C,用于根據(jù)所述線束電纜2纏繞后所述接頭21的位置,通過所述限位部件將所述接頭21限位在鄰近的所述第一固定接口 31C處。
[0014]進一步地,所述繞線支架31上設有第二固定接口31D,用于將所述繞線支架31位置可調(diào)整地安裝在所述副臂I上。
[0015]進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為環(huán)扣32,所述環(huán)扣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繞線支架31上,另一端用于卡合與釋放所述接頭21。
[0016]基于上述技術(shù)方案,本實用新型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通過將副臂上線束電纜的剩余長度部分纏繞在繞線支架上,并采用固定在繞線支架上的限位部件對接頭進行限位。在副臂電纜不需要與主臂電纜連接時,采用此種固線裝置可以方便地對線束電纜和接頭進行固定,固定可靠性高,不容易脫落,在副臂電纜需要供電時,可以快捷地拆卸,能夠?qū)崿F(xiàn)重復利用,而且通過此種固線裝置可使副臂上整體電纜布局比較美觀。
【附圖說明】
[0017]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gòu)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gòu)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起重機副臂的線束電纜沿主弦桿固定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9]圖2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通過扎帶對副臂線束電纜進行固定的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安裝在副臂上的一個實施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Ia—副臂;2a—線束電纜;3a—卡扣;4a—接頭;5a—扎帶;
[0025]I —副臂;2 —線束電纜;3 —固線裝置;11 —主弦桿;12 —腹桿;13 —連接結(jié)構(gòu);21 —接頭;31—繞線支架;32 —環(huán)扣;33—緊固件;31A—固定部;31B—支撐部;31C—第一固定接口;31D—第二固定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在以下段落中,更為詳細地限定了實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與任何其他的一個方面或多個方面組合,除非明確指出不可組合。尤其是,被認為是優(yōu)選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與其他一個或多個被認為是優(yōu)選的或有利的特征組合。
[0027]本實用新型中出現(xiàn)的“第一”、“第二”等用語僅是為了方便描述,以區(qū)分具有相同名稱的不同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關(guān)系。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shù)語“長度”、“寬度”、“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guān)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gòu)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0029]下面將結(jié)合圖3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進行詳細說明。為了能夠?qū)崿F(xiàn)主臂向副臂I上的電器元件供電,沿著副臂I的主弦桿11設有線束電纜2,并通過卡扣固定在主弦桿11上。為了使線束電纜2端部連接的接頭21能夠靈活地與主臂上的接頭連接,線束電纜2在臂尾處會預留一段剩余長度,在副臂I不工作時,需要將接頭21斷開,并與線束電纜2—起固定于副臂I上。副臂I的臂頭是指吊重的一端,臂尾是指與主臂進行連接的一端,副臂I通過連接結(jié)構(gòu)13與主臂實現(xiàn)連接。
[0030]本實用新型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3用于對設在副臂I臂尾處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和接頭21進行固定。在一個示意性的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5所示,固線裝置3包括繞線支架31和限位部件,繞線支架31設在副臂I的臂尾,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限位部件固定在繞線支架31上,用于對接頭21進行限位,以使接頭21不發(fā)生晃動。
[0031]其中,繞線支架31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在副臂I臂尾合適的位置,最好能使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可以方便地牽引至繞線支架31所在的位置。在一種優(yōu)選的安裝方式中,繞線支架31安裝在副臂I臂尾處的腹桿12上,這樣可以同時適用于線束電纜2固定于任一側(cè)主弦桿11的情況。將繞線支架31設在腹桿12的中部位置可使線束電纜2固定于任一側(cè)主弦桿11上都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固線。當然,根據(jù)實際線束電纜2的長短,繞線支架31也可以安裝在腹桿12上靠近主弦桿11的位置,或者直接安裝在主弦桿11的尾部。
[0032]本實用新型該實施例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通過將副臂上線束電纜的剩余長度部分纏繞在繞線支架上,并采用固定在繞線支架上的限位部件對接頭進行限位,這種結(jié)構(gòu)簡單實用。在副臂電纜不需要與主臂電纜連接時,相當于通過繞線支架對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進行整齊盤放,再對接頭進行固定,使副臂上整體電纜的布局比較美觀,而且能夠提高對接頭和剩余長度線束電纜進行固定的可靠性,在不使用副臂的狀態(tài)下不容易脫落從而干擾其它部件的工作。在副臂電纜需要供電時,可以快捷地拆卸固線裝置以釋放接頭,且固線裝置能夠?qū)崿F(xiàn)重復利用。
[0033]下面給出繞線支架31可采用的結(jié)構(gòu)形式。在一個實施例中,繞線支架31包括固定部31A和支撐部31B,支撐部31B連接在固定部31A上,固定部31A用于安裝在副臂I上,支撐部31B的外側(cè)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
[0034]在一種結(jié)構(gòu)中,繞線支架31設有兩個支撐部31B,兩個支撐部31B與固定部31A成角度地設在固定部31A同側(cè)的兩端。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可以纏繞在兩個支撐部31B的外側(cè)。此種形式的繞線支架31結(jié)構(gòu)簡單,便于加工,而其由于兩個支撐部31B之間保持有一端距離,可以盡量減少線束電纜2的纏繞圈數(shù),以提高固線效率。優(yōu)選地,兩個支撐部31B可以左右對稱地設在繞線支架31的兩端,這樣繞線后容易保證兩側(cè)線束電纜2的松緊度一致,從而使受力比較均勻。
[0035]優(yōu)選地,如圖4所示,兩個支撐部31B與固定部31A的內(nèi)側(cè)之間成鈍角,這樣兩個支撐部31B的自由端向外張開,線束電纜2纏繞在兩個支撐部31B的外側(cè)后,不容易從支撐部31B的自由端脫落,能夠提高固線的可靠性。而且,設計為鈍角的形式可使得繞線支架31在水平方向上占據(jù)較大的寬度,從而可以為接頭21靈活地選擇就近的固定位置。作為擴展的形式,兩個支撐部31B與固定部31A的內(nèi)側(cè)之間也可成直角或者銳角。
[0036]對于這幾種可選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了防止纏繞后的線束電纜2從支撐部31B的自由端脫出繞線支架31,繞線支架31還可包括阻擋部,阻擋部設在固定部31A的自由端,即使線束電纜2在纏繞較松的情況下也不容易脫出。
[0037]優(yōu)選地,支撐部31B與固定部31A都可以設計為板狀結(jié)構(gòu),可使固線裝置容易加工,結(jié)構(gòu)輕便。支撐部31B與固定部31A既可以作為獨立的板狀結(jié)構(gòu)通過焊接或者其它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可以使繞線支架31整體通過板狀結(jié)構(gòu)彎折形成,這種加工方式比較簡單,而且結(jié)構(gòu)較為牢固。
[0038]在另一種結(jié)構(gòu)形式中,固定部31A為板狀結(jié)構(gòu),支撐部31B呈柱狀結(jié)構(gòu),支撐部31B設在固定部31A的中部位置,整體形成類似線軸的結(jié)構(gòu),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纏繞在柱狀支撐部31B的外表面上。
[0039]對于上述的各個實施例,為了能夠靈活地對接頭21進行固定,繞線支架31上設有多個第一固定接口 31C,用于根據(jù)線束電纜2纏繞后接頭21的位置,通過限位部件將接頭21限位在鄰近的第一固定接口 31C處。
[0040]對于通過板狀結(jié)構(gòu)彎折形成的繞線支架31,如圖4所示,沿著繞線支架3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多個第一固定接口 31C。對于圖4所示所示的繞線支架31,固定部31A和支撐部31B之間呈鈍角,能夠使多個第一固定接口 31C在水平和高度方向上分布在更寬的范圍內(nèi),從而能夠適應線束電纜2在纏繞后接頭21的不同位置,使接頭21的固定更加靈活。
[0041]具體地,第一固定接口31C為安裝孔,例如螺紋孔,相應地,限位部件可采用環(huán)扣32,環(huán)扣32的一端通過安裝孔固定在繞線支架31上,另一端為可打開或閉合的圓環(huán),用于卡合與釋放接頭21。采用環(huán)扣32對接頭21固定與扎帶固定相比,環(huán)扣32可以重復利用,避免造成浪費,且美觀大方。
[0042]進一步地,繞線支架31上設有第二固定接口31D,用于將繞線支架31位置安裝在副臂I上。為了能夠增加繞線支架31固定的靈活性,從而提高固線的靈活性,可以將第二固定接口 31D設計為長圓孔,并通過緊固件33(例如螺釘)穿設在長圓孔內(nèi)實現(xiàn)繞線支架31的固定。對于繞線支架31安裝在起重機副臂I腹桿12上的實施例,采用長圓孔可以使繞線支架31沿著腹桿12的長度方向進行調(diào)整,以適應接頭21的位置。
[0043]下面將結(jié)合圖4和圖5所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的使用方法進行說明。當不需要使用副臂I時,將副臂I置于主臂一側(cè),同時將副臂I線束電纜2的接頭21與主臂的分開,接著就需要將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與接頭21—起固定在副臂I上。固定時,如圖5所示,先采用緊固件33通過第二固定接口 31D將繞線支架31固定在副臂I臂尾合適的位置,然后將線束電纜2從下至上纏繞在繞線支架31的兩個支撐部31B的外側(cè),然后根據(jù)纏繞后接頭21的位置將環(huán)扣32固定在相應的第一固定接口 31C(例如螺紋孔)位置,并打開環(huán)扣32,將接頭21固定于環(huán)扣32內(nèi),此時接頭21位于繞線支架31與纏繞的線束電纜2所圍合形成的空間內(nèi),對接頭21形成保護,不容易使接頭21發(fā)生機械損傷或者電氣短路等現(xiàn)象。
[0044]需要使用副臂I時,人工將副臂I掛接在主臂的臂頭上,這時要將副臂I上固定的線束電纜2的接頭21拆下,以便將副臂I上的線束電纜2通過接頭21與主臂線束電纜相連接,從而給副臂臂頭上的電器元件供電。具體操作時,只要將環(huán)扣32打開,并根據(jù)需要將繞線支架31上的線束電纜2繞開適當?shù)拈L度,即可將副臂I上的接頭21與主臂上的接頭對接。
[004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主權(quán)項】
1.一種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對設在副臂(I)上臂尾處剩余長度的線束電纜(2)和接頭(21)進行固定,所述固線裝置包括繞線支架(31)和限位部件,所述繞線支架(31)設在所述副臂(I)的臂尾,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所述線束電纜(2),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繞線支架(31)上,用于對所述接頭(21)進行限位。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設在所述副臂(I)臂尾的腹桿(12)上。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包括固定部(31A)和支撐部(31B),所述支撐部(31B)連接在所述固定部(31A)上,所述固定部(31A)用于安裝在所述副臂(I)上,所述支撐部(31B)的外側(cè)用于纏繞剩余長度的所述線束電纜⑵。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兩個所述支撐部(31B),兩個所述支撐部(31B)與所述固定部(31A)成角度地設在所述固定部(31A)同側(cè)的兩端。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部(31B)與所述固定部(31A)的內(nèi)側(cè)之間成鈍角。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整體通過板狀結(jié)構(gòu)彎折形成。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還包括阻擋部,所述阻擋部設在所述固定部(31A)的自由端,用于防止纏繞后的所述線束電纜(2)從所述支撐部(31B)上脫出。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上設有多個第一固定接口(31C),用于根據(jù)所述線束電纜(2)纏繞后所述接頭(21)的位置,通過所述限位部件將所述接頭(21)限位在鄰近的所述第一固定接口(31C)處。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繞線支架(31)上設有第二固定接口(31D),用于將所述繞線支架(31)位置可調(diào)整地安裝在所述副臂(I)上。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機副臂固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為環(huán)扣(32),所述環(huán)扣(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繞線支架(31)上,另一端用于卡合與釋放所述接頭(21)。
【文檔編號】B66C13/12GK205709531SQ20162059002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fā)明人】李紹鋒, 李凱, 顧?quán)l(xiāng), 褚福領(lǐng)
【申請人】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