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水冷散熱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35733閱讀:459來源:國知局
水冷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水冷散熱裝置,特別是指一種有效提升整體空間運用以及散熱效能的水冷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效能提升,其內部的集成電路結構也越來越復雜,伴隨而來的即是電子產(chǎn)品使用時的熱能也越來越高。倘若無法實時將熱能驅散,則可能造成封裝芯片內部的集成電路燒毀。因此,散熱的效能必需隨著提升,方能維持芯片作業(yè)的正常。

相對于應用在電子產(chǎn)品上的各種散熱結構,其中一種即為水冷式的散熱結構。其是利用液體將熱能帶離芯片后,再與空氣進行熱交換,將所吸收的熱能散發(fā)于空氣中。

然而,應用現(xiàn)有的水冷散熱結構的水冷系統(tǒng)是透過至少一泵連結于外部的管路組,作為驅動液體行進的動力源。但泵本身在運作時,會產(chǎn)生熱能,間接增加了該區(qū)域內應排除散去的熱源。

且,若是泵在運作時產(chǎn)生的熱能未能適當?shù)呐懦?,其亦會造成泵效率的降低,因而使水冷散熱裝置的整體散熱成效無法如想象中的好。

再者,于現(xiàn)有的水冷系統(tǒng)上安裝泵的設置位置亦受限制于被散熱物內部所能運用的空間,而不利于空間上的運用與設計。

因此,如何避免上述現(xiàn)有的水冷系統(tǒng)存在的問題,以及能更有效率地提升散熱效能及整體空間運用,即為目前所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避免驅動裝置產(chǎn)生的熱能散發(fā)于散熱區(qū)域內且有效提升整體水冷系統(tǒng)的空間運用的水冷散熱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水冷結構、出入水腔室以及驅動裝置,該水冷結構具有多個水通道;該出入水腔室包括具有一入水口與多個入水孔的第一腔室,以及具有一出水口與多個出水孔的第二腔室;該驅動裝置設置于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該入水口與該出水口設置于該出入水腔室的同一側面,且該出入水腔室的至少另兩側面分別鄰接于該水冷結構,該多個水通道連通于該多個入水孔以及該多個出水孔,用以供一水冷液導流于其中。

較佳地,該多個入水孔設置于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該第一腔室的一面,且該多個出水孔設置于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該第二腔室的一面。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至少包括具有第一水通道的一第一水冷排及具有第二水通道的一第二水冷排,且該出入水腔室設置于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冷水排之間。

較佳地,該第一水冷排的一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至少另兩側面中的一者,該第一水冷排的另一面設置與該第一水通道中的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一水室,且該第二水冷排的一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至少兩側面中的另一者,該第二水冷排的另一面設置與該第二水通道中的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二水室。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一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第一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該第一水室、該第一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以及該出水口,并形成一第一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二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第二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該第二水室、該第二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以及該出水口,并形成一第二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為具有該多個水通道的一水冷排,且該水冷排鄰接于該出入水腔室的至少三側面。

較佳地,該水冷排的一容置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至少三側面,該水冷排的第一側面設置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一水室,且該水冷排的第二側面設置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二水室。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一部分水通道、該第一水室、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二部分水通道、該第二水室、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三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以及該出水口,并形成一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是以多個散熱鰭片排列組合,且該多個散熱鰭片以交疊排列方式形成不同密度的該多個水通道。

較佳地,該出入水腔室是以至少一隔板形成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

較佳地,該至少一隔板用以使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水平相鄰或垂直相鄰。

較佳地,該驅動裝置的兩端分別對應連通該入水口與該多個入水孔,或分別對應連通該多個出水孔與該出水口。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水冷散熱裝置,包括出入水腔室、驅動裝置以及水冷結構,該出入水腔室包括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該第一腔室具有一入水口以及多個入水孔;該第二腔室具有一出水口以及多個出水孔;該驅動裝置設置于該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中的至少一者;該水冷結構至少位于該出入水腔室的一第一側面以及一第二側面,且該水冷結構具有多個水通道,以連通于該多個出水孔以及該多個入水孔,用以供一水冷液導流于其中;其中,該出水口與該入水口用以供連通一水冷頭的出入水端,且該水冷液自該第一腔室流入于該多個水通道,再自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該第二腔室中流出至該水冷頭后,流回與該水冷頭連通的該第一腔室中。

較佳地,該出水口與該入水口設置于該出入水腔室的一第三側面,且該水冷頭鄰近于該第三側面。

較佳地,該多個入水孔設置于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該第一腔室的一面,且該多個出水孔設置于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該第二腔室的一面。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至少包括具有第一水通道的一第一水冷排及具有第二水通道的一第二水冷排,且該出入水腔室設置于該第一水冷排與該第二冷水排之間。

較佳地,該第一水冷排的一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中的一者,該第一水冷排的另一面設置與該第一水通道中的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一水室。

較佳地,該第一水冷排的一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中的一者,該第一水冷排的另一面設置與該第一水通道中的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一水室,且該第二水冷排的一面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第一側面與該第二側面中的另一者,該第二水冷排的另一面設置與該第二水通道中的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二水室。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一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入水口、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第一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該第一水室、該第一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該出水口、該水冷頭的該出入水端以及該入水口,并形成一第一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二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入水口、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第二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該第二水室、該第二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該出水口、該水冷頭的該出入水端以及該入水口,并形成一第二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為具有該多個水通道的一水冷排,且該水冷排的一容置面至少鄰接該出入水腔室的該第一側面、該第二側面以及該第三側面,該水冷排的第一側面設置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一水室,且該水冷排的第二側面設置與該多個水通道連通的第二水室。

較佳地,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導流方向流經(jīng)該入水口、該第一腔室、該多個入水孔、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一部分水通道、該第一水室、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二部分水通道、該第二水室、該多個水通道中的第三部分水通道、該多個出水孔、該第二腔室、該出水口、該水冷頭的該出入水端以及該入水口,并形成一導流路徑。

較佳地,該水冷結構是以多個散熱鰭片排列組合,且該多個散熱鰭片以交疊排列方式形成不同密度的該多個水通道。

較佳地,該出入水腔室是以至少一隔板形成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

較佳地,該至少一隔板用以使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水平相鄰或垂直相鄰。

較佳地,該驅動裝置的兩端分別對應連通該入水口與該多個入水孔,或分別對應連通該多個出水孔與該出水口。

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對出入水腔室進行結構設計,藉由設計入水口及出水口的位置為同一側,使水冷散熱裝置可由同一側面且于水冷散熱裝置的近中央位置處,與水冷頭相連接以傳輸水冷液體而進行水冷散熱,提升整體水冷系統(tǒng)的空間運用,以達到有效率地提升水冷系統(tǒng)的散熱效能的目的。再者,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的驅動裝置被設置于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中的至少一者,以避免驅動裝置的熱能擴散于散熱區(qū),且提升水冷系統(tǒng)整體的使用空間。且,本發(fā)明于前述入水口及出水口位置的左/右兩側至少分別設置有一水室(tank)及/或水冷排(或散熱鰭片),用以提升整體水冷液的導流方向的變化性及水量。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搭配水冷頭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1b為圖1a中水冷散熱裝置的第一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1c為圖1a中的水通道搭配圖1b中第一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1d為圖1c所示的水通道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圖。

圖2為相似于圖1b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二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3為相似于圖1b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三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4a為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四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4b為圖1a中的水通道搭配圖4a中第四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4c為圖4b所示的水通道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圖。

圖5a為相似于圖4a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五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5b為圖1a中的水通道搭配圖5a中第五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5c為圖5b所示的水通道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圖。

圖6a為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六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6b為圖1a中的水通道搭配圖6a中第六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6c為圖6b所示的水通道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圖。

圖7a為相似于圖6a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七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7b為圖1a中的水通道搭配圖7a中第七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7c為圖7b所示的水通道中的水流方向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八實施例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圖9為應用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的第九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考各圖中所示的三軸方向,在此先假設x軸方向為本發(fā)明水冷熱裝置的左右方向,y軸方向為該水冷熱裝置的前后方向,而z軸方向則為該水冷熱裝置的上下方向。

請參閱圖1a至圖1d,圖1a為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搭配水冷頭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如圖1a至圖1d所示,應用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的水冷系統(tǒng),包括一水冷頭800、兩個水管900以及一水冷散熱裝置10,該水冷散熱裝置10與該水冷頭800以該兩個水管900相連通。其中,該水冷頭800具有一出入水端810;該水冷散熱裝置10更包括一出入水腔室100、一驅動裝置400、至少一水冷結構200以及兩個水室310、320。其中,于本例中,水冷結構200更包括第一及第二水冷排210、220。

其中,該出入水腔室100以一隔板100a形成一第一腔室111及一第二腔室121;該第一腔室111包括一入水口110及多個入水孔a,而該第二腔室121包括一出水口120及多個出水孔b,其中,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皆被設置于出入水腔室100的外側緣的一側面s30(xz軸面)(亦即,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被設置于出入水腔室100的同一側面s30);且,該入水口110與該出水口120并通過該兩個水管900分別連通該水冷頭800的出入水端810,用以供水冷液導流于其中。

當然,有關如何利用隔板100a于該出入水腔室100內區(qū)隔出不同形式的腔室,并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而可根據(jù)實際產(chǎn)品的應用而進行調整。

另外,上述該些入水孔a與該些出水孔b,分別對應第一及第二腔室111、121的設置位置,而位于第一及第二側面s10、s20上,并連通于左右兩側水冷排210、220的多個水通道500(相當于第一及第二水通道500)。

再則,出入水腔室100的第一側面s10與第二側面s20分別鄰接于兩水冷排210、220;而兩個水室310、320分別被設置于兩水冷排210、220的xz軸面的左右兩側。其中,多個入水孔a被設置于第一腔室111與兩冷水排210、220的多個水通道500連通的一面,多個出水孔b被設置于第二腔室121與兩冷水排210、220的多個水通道500連通的一面;而驅動裝置400被設置于該第一腔室111內部及該第二腔室121內部中的至少一者。

接續(xù)說明水冷散熱裝置內的水冷液的水流運作方向,以圖1c及圖1d所示的部分結構的右側視角圖來說明,該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一導流方向w1流經(jīng)該入水口110、該第一腔室111、該些入水孔a、該第二水通道500中的部分水通道(如上方水通道)、該第二水室320、該第二水通道500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如下方水通道)、該些出水孔b、該第二腔室121以及該出水口120。

之后,該出水口120外接水冷頭800的出入水端810,再由該出入水端810連通于該入水口110,而形成一第一導流路徑。

其中,水冷液由第二腔室121內的驅動裝置400推送至該出水口120而流出水冷散熱裝置10,而該驅動裝置400于實際運用時可為泵或水泵,用以推送或帶動水冷液的流動。雖然,于本實施例中的驅動裝置400是被設置于第二腔室121內,如圖1b所示,但于實際運用時,不應以本例為限制,驅動裝置400亦可被設置于該第一腔室111。

是以,水冷液于水冷結構中第一導流方向w1如同圖1d所示,水冷液是由出入水腔室100的上方的多個入水孔a沿著第一導流方向w1流入第二水室320,接著,再由連通于第二水室320的下方的多個水通道500沿著第一導流方向w1回流入位于該出入水腔室100的下方的多個出水孔b,水冷液的第一導流方向w1為由該水冷散熱裝置10的上方沿著該多個水通道500回流至該水冷散熱裝置10的下方。

另一方面,位于水冷散熱裝置10左側的水冷液中的另一部分液體,亦可沿著與第一導流方向w1對稱的另一導流方向(圖未示),流經(jīng)入水口110、第一腔室111、多個入水孔a、第一水通道500中的部分水通道、第一水室310、該第一水通道500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出水孔b、第二腔室121以及出水口120,再與前者第一導流方向w1上的部分水冷液匯流于水冷頭800的出入水端810以形成一第二導流路徑。

同理地,該出入水腔室100的設置位置可依據(jù)水冷散熱裝置10于實際運用中被配置在水冷系統(tǒng)中的設置狀況而調整,例如:應該冷水頭的該出入水端的設置位置,而相對地調整該水冷散熱裝置的該出入水腔室的設置位置。

舉例說明,請參閱圖2至圖3,為調整出入水腔室的設置位置后的水冷散熱裝置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于第二實施例中,出入水腔室100可被設置于鄰近偏右側的第一水室310,抑或相對地例如圖3所示,于第三實施例中,出入水腔室100亦可被設置于鄰近偏左側的第二水室320。

接續(xù)以第四實施例說明,改變出入水腔室101的隔板100b的設計結構而產(chǎn)生水冷液的第二導流方向w2。請參閱圖4a至圖4c,為第四實施例中所示的出入水腔室與水室的部分實施結構概念示意圖。

另外,類似前述第三實施例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出入水腔室101的第一側面s11與第二側面s21分別鄰接于兩水冷排210、220;且,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亦皆被設置于該出入水腔室101的外側緣的一側面s31(xz軸面)(亦即,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被設置于出入水腔室101的同一側面s31)。

此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改變出入水腔室101的隔板100b的設計以及設置位置,從而調整與第一及第二水通道連通的多個入水孔a的設置位置,因而得以調整水冷液于水冷結構210、220的導流方向,例如:圖4所示的第二導流方向w2。

詳言之,水冷液的部分液體由出入水腔室101右側的前上方的多個入水孔a沿著第二導流方向w2流入第二水室320,接著,再由連通于第二水室320的后下方的水通道500沿著第二導流方向w2回流入位于出入水腔室101的后下方的多個出水孔b,使水冷液的水流運作方向為由水冷散熱裝置40的前上方沿著第二導流方向w2回流至水冷散熱裝置40的后下方。

此外,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主要將驅動裝置400設置于出入水腔室100的第一腔室111及第二腔室121中的至少一者,用以避免當驅動裝置400運轉推動水冷液時所產(chǎn)生的熱能擴散于水冷系統(tǒng)的散熱區(qū),且亦能提升水冷系統(tǒng)整體的使用空間。

由此,再舉第五實施例來說明,請參閱圖5a至圖5c,由第五實施例來說明相似于第四實施例的水冷液的第三導流方向w3。其中,類似前述第四實施例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出入水腔室102的第一側面s12與第二側面s22分別鄰接于兩水冷排210、220;且,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亦皆被設置于該出入水腔室102的外側緣的一側面s32(xz軸面)(亦即,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被設置于出入水腔室102的同一側面s32)。

第五實施例的水冷散熱裝置50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驅動裝置400設置于第一腔室111,且出水口120位于入水口110的上方(如圖5a所示),并再藉由隔板100c的設計而形成水冷液的第三導流方向w3。

接著,請參閱圖5a至圖5c,并以圖5b所示的部分結構的右側視角圖來說明水冷液的第三導流方向w3。

水冷液的部分液體由出入水腔室102的下方的入水口110流入,再由位于出入水腔室102的下方的多個入水孔a流入部分水通道500(如前下方水通道),并沿著第三導流方向w3流經(jīng)位于水冷散熱裝置50的右側面s22的第二水室320。接著,水冷液的部分液體流向水冷散熱裝置50的后方,再沿著第三導流方向w3流經(jīng)另一部分水通道500(如后下方水通道),而回流至入多個出水孔b與出水口120,以形成如圖5c所示的水冷液的第三導流方向w3,而第三導流方向w3類似于第二導流方向w2,水冷液皆是以水冷散熱裝置50的前后方向流動。

除此之外,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的出入水腔室還可依據(jù)實際產(chǎn)品的散熱需求,而調整第一及第二腔室的設置位置及結構變化。請參閱圖6a至圖6c,為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六實施例示意圖。

如圖6a至圖6c所示,本第六實施例不同于先前實施例之處為改變出入水腔室103中的第一及第二腔室的結構設計。

進一步說明,如圖6a所示,出入水腔室103被設置于一水冷結構200,例如:單一水冷排,該水冷結構200的左右兩側包括位于左側的第一水室310,以及位于右側的第二水室320。而該出入水腔室103的入水口110與出水口120被設置于水冷散熱裝置60前側的x軸方向,例如:前方的側面s33。

其中,出入水腔室103更包括另至少三個側面s13、s23、s41,且其分別鄰接于該水冷結構200的一容置面,亦即,第一、第二及第三側面s13、s23、s41相當于水冷結構200的容置面,且出入水腔室103鄰近于水冷結構200的中央處。再者,出入水腔室103藉由隔板100d形成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21,且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21水平相鄰于彼此。由此,藉由提升該出入水腔室103與該水冷結構200的接觸面積,從而提升整體水冷散熱裝置60的散熱效率與導熱效率。

接續(xù)說明第六實施例中水冷散熱裝置60內的水冷液的水流運作方向,以圖6b及圖6c所示的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來說明,水冷液由位于出入水腔室103的左側的入水口110流入該第一腔室111內,接著以第四導流方向w4流經(jīng)多個入水孔a、多個水通道500中的第一部分水通道500a、第一水室310、多個水通道500中的第二部分水通道500b、第二水室320、多個水通道500中的第三部分水通道500c、多個出水孔b以及第二腔室121,之后,由出水口120流入一外接的水冷頭800的出入水端810,再由該出入水端810流入于入水口110而形成一導流路徑。

同理地,亦可替換該入水口110與該出水口120的設置位置因而改變水冷液的導流方向,使其以與第四導流方向w4的逆時鐘方向相反的方向被導流。

另一方面,亦可相同地改變第六實施例的出入水腔室103的設置位置。請參閱圖7a至圖7c,為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七實施例示意圖。以第七實施例來說明相似于第六實施例的水冷液的導流方向的第五導流方向w5。

如圖7a所示,出入水腔室104可被設置于鄰近水冷結構200的上側緣,且相同地出入水腔室104的至少三個側面s14、s24、s42則分別鄰接于該水冷結構200的容置面。也就是說,該出入水腔室104位于水冷結構200的上側緣,且至少三側面s14、s24、s42鄰接于該水冷結構200。再者,出入水腔室104藉由一隔板100e形成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21。

然而,第七實施例不同于第六實施例之處為出入水腔室103的設計,從而改變多個入水孔a與多個出水孔b的設置位置。其中,該多個入水孔a與該多個出水孔b,分別被設置于第一腔室111朝向第一水室310的一側以及該第二腔室121朝向第二水室320的一側。接下來說明第七實施例中水冷散熱裝置70內的水冷液的水流運作方向。

請再參閱圖7b及圖7c,以圖7b所示的部分結構的立體示意圖來說明,水冷液由位于出入水腔室104的側面s34的入水口110流入第一腔室111內,再由位于第一腔室111的側面s14的多個入水孔a流入第一部分水通道500a。接著,水冷液沿著第五導流方向w5流入第一水室310內,再由第二部分水通道500b導流入第二水室320內,之后水冷液沿著第三部分水通道500c由第二水室320流入第二腔室121的多個出水孔b內,其中第五導流方向w5如同圖7c所示,最后,由位于出入水腔室104的側面s34的出水口120流通于一外接的水冷頭800。

除上述之外,請參閱圖8,圖8為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八實施例示意圖。以第八實施例來說明出入水腔室105在應用上結構大小的變化設計。

請一并審閱圖1b及圖8,第八實施例的水冷散熱裝置80與前例不同之處在于,改變出入水腔室105的結構大小,用以配合被裝設在出入水腔室105內的驅動裝置400的大小,以使該驅動裝置400利于被裝設于第一腔室111以及第二腔室121中的至少一者。抑或是于實際運用時,該水冷散熱裝置80配合該水冷散熱裝置80整體的利用空間而調整該出入水腔室105的結構大小。

于此例中,出入水腔室105同樣地至少包括三個側面s15、s25、s35;其中,部分第一側面s15以及部分第二側面s25則分別鄰接并連通于兩水冷排210、220的一面。且,入水口110與出水口120被設置于該第三側面s35,而該出入水腔室105藉由一隔板100f形成第一及第二腔室111、121。也就是說,對應該出入水腔室105的設置位置以及大小,而使至少兩側面s15、s25的部分側面鄰接并連通于兩水冷排210、220。

再者,請參閱圖9,圖9為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的第九實施例示意圖。以第九實施例來說明水冷散熱裝置90應用于一水冷系統(tǒng)的空間配置。

請再搭配參閱先前各圖式以輔助說明本實施例,于第九實施例的水冷系統(tǒng)包括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90、兩個水管900、兩個風扇600、一水冷頭800以及一發(fā)熱單元700。其中,水冷散熱裝置90包括具有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的出入水腔室106、兩水冷排210、220、兩水室310、320,而水冷頭800包括一出入水端810。

詳言之,該水冷散熱裝置90的入水口110及出水口120分別經(jīng)由兩個水管900與水冷頭800連通,兩個風扇600分別被設置于兩水冷排210、220的一側。而發(fā)熱單元700被設置于水冷頭800的上方。其中,出入水腔室106的該出水口120與該入水口110被設置于該出入水腔室106的同一側面s36,且該側面s36鄰近于水冷頭800,使兩個水管900可沿著相同的方向連通該水冷散熱裝置90與該水冷頭800。

依此,出水口120與入水口110被設置于同一側面s36可避免浪費水冷系統(tǒng)整體的使用空間。且于第九實施例中,水冷散熱裝置90可直立地設置于鄰近水冷頭800的出入水端810之處,用以節(jié)省整體水冷系統(tǒng)的配置空間。

同理地,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90亦可依據(jù)實際運用的需求平放于鄰近該水冷頭800之處,且該水冷散熱裝置90可配合整體水冷系統(tǒng)的需求而變更其結構設計,如同于前述各實施例中,該水冷散熱裝置90的水冷液的導流方向可應整體結構設計不同而改變,例如:水冷液的出水口120、入水口110方向及位置不同而變更水冷液的導流方向,但不以上述各實施例為限制本發(fā)明的主要特征。

此外,出入水腔室106的入水口110與出水口120的設置位置亦可替換,則同理地轉換水冷液的導流方向w1-w5為相反的導流方向,也就是說,如第一至第五實施例中,水冷液中的部分液體以一第一導流方向流經(jīng)第一腔室、多個入水孔、第一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第一水室、第一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多個出水孔、第二腔室以及出水口,并形成至少一種態(tài)樣的第一導流路徑。

另一方面,水冷液中的另一部分液體以一第二導流方向流經(jīng)第一腔室、多個入水孔、第二水通道中的部分水通道、第二水室、第二水通道中的另一部分水通道、多個出水孔、第二腔室以及出水口,并形成至少一種態(tài)樣的第二導流路徑。當然,不以上述各實施例的導流路徑說明限制本發(fā)明的基本發(fā)明概念中的該水冷散熱裝置的變化運用。

特別說明,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的各元件于實際運用上,并不以上述各實施例說明限制其結構、形狀及大小。

舉例說明,水冷結構中的多個水通道是以多個散熱鰭片排列組合,且該些散熱鰭片以交疊排列方式形成不同密度的水通道。其中,由于為利于說明并呈現(xiàn)水通道的流向,因此圖例是以管路方式表現(xiàn)水冷液的導流方向。而水冷頭與出入水腔室連通的水管可置換為硬管或軟管。

而應用于水冷排的散熱鰭片的寬度及密度依實際需求而調整,例如:配合產(chǎn)品的實際需求而調整水冷散熱裝置的散熱效能。

再者,用以導流水冷液的多個水通道的結構材質或形狀皆可調整,例如:該多個水通道為扁管、圓管或其他各式幾何形狀的管道。而出入水腔室的出、入水口的大小可依據(jù)實際狀況的散熱效能的應用進行調整進而改變受熱與散熱的熱能大小。

此外,出入水腔室的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可應隔板的設計進而配合實際的運用結構,例如:配合驅動裝置而改變兩腔室內的空間大小。且,藉由至少一隔板而使該第一腔室及該第二腔室水平相鄰抑或垂直相鄰。

總言之,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具有兩個水室,用以提升整體水冷液的導流方向的變化性及水量,且藉由將出入水腔室設置于水冷散熱裝置的同一側而節(jié)省整體裝置被設置的運用空間。再者,本發(fā)明的水冷散熱裝置的驅動裝置被設置于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中的至少一者,以避免驅動裝置的熱能擴散于散熱區(qū),且提升水冷系統(tǒng)整體的使用空間。因此,本發(fā)明水冷散熱裝置可應相配合的其他裝置而調整其自身結構設計以提升整體空間的使用性,并同時兼顧提升主要散熱效能等目的。

以上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舉凡運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內,合予陳明。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