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交橋布道方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橋梁建筑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立交橋布道方式。
背景技術:
造型奇特、多姿多彩、錯落別致的立交橋,在旅途中、影視里、書刊內到處可見,它巧妙地完成著道間跨越。但是,順道右側駕車前行的國家和地區(qū)的立交橋,通常是左行需先右轉的布道方式,如“JTJ001-94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中圖11.2.1的“f)苜蓿葉形”和“i)定向渦輪形”等“互通式立體交叉基本形式”圖及“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橋”,導致東奔南、西走北,南來西,北往東,尋道難,礙暢行。有些立交橋布道較頻繁,導致占地寬,如“濟南繞城高速公路小許家立交橋”、“成都市三環(huán)路大觀立交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交橋布道方式,它能克服現(xiàn)有立交橋布道較繁,占地寬的缺陷,使立交橋的布道簡明、通暢。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立交橋布道方式,有上方路口、下方路口、右方路口和左方路口四個路口,其行車道分為兩層,上層行車道由右方橫道出口段、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左方橫道出口段、上方左轉道轉彎段、下方左轉道轉彎段、右方左轉道轉彎段和左方左轉道轉彎段組成,下層行車道由上方出口段、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上方縱道進口段、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上方縱道出口段、左方出口段、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左方橫道進口段、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下方出口段、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下方縱道進口段、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下方縱道出口段、右方出口段、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右方橫道進口段和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組成;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和下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成p形,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和上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與左方出口段連接,上方縱道進口段與上方縱道出口段連接,上方縱道出口段與下方出口段連接,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與上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上方左轉道轉彎段與左方橫道出口段連接,左方橫道出口段與右方出口段連接;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與右方出口段連接,下方縱道進口段與下方縱道出口段連接,下方縱道出口段與上方出口段連接,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與下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下方左轉道轉彎段與右方橫道出口段連接,右方橫道出口段與左方出口段連接;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與上方出口段連接,右方橫道進口段與右方橫道出口段連接,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與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連接,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與右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右方左轉道轉彎段與上方縱道出口段連接;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與下方出口段連接,左方橫道進口段與左方橫道出口段連接,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與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連接,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與左方左轉道轉彎段連接,左方左轉道轉彎段與下方縱道出口段連接。
本發(fā)明的行車方式如下在上方路口的直行車通過上方縱道進口段、上方縱道出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達下方路口,右轉車通過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達左方路口,左轉車通過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上方左轉道轉彎段、左方橫道出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達右方路口。
在下方路口的直行車通過下方縱道進口段、下方縱道出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達上方路口,右轉車通過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達右方路口,左轉車通過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下方左轉道轉彎段、右方橫道出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達左方路口。
在右方路口的直行車通過右方橫道進口段、右方橫道出口段和左方出口段到達左方路口,右轉車通過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達上方路口,左轉車通過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右方左轉道轉彎段、上方縱道出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達下方路口。
在左方路口的直行車通過左方橫道進口段、左方橫道出口段和右方出口段到達右方路口,右轉車通過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和下方出口段到達下方路口,左轉車通過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左方左轉道轉彎段、下方縱道出口段和上方出口段到達上方路口。
本發(fā)明克服了現(xiàn)有立交橋布道較繁,占地寬的缺陷,使立交橋的布道簡明、通暢。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示意圖。
圖2是“JTJ011-94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中圖11.2.1的“I)定向渦輪形”。
圖3是成都市人民南路立交橋。
圖4是濟南繞城高速公路小許家立交橋。
圖5是成都市三環(huán)路大觀立交橋。
圖中,L1上方路口,L2下方路口,L3右方路口,L4左方路口,L1-1上方出口段,L2-1下方出口段,L3-1右方出口段,L3-2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1左方出口段,L4-2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1上方縱道進口段,K1-7上方縱道出口段,K2下方縱道進口段,K2-8下方縱道出口段,K3右方橫道進口段,K3-6右方橫道出口段,K4左方橫道進口段,K4-5左方橫道出口段,K5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7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9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3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4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5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6左方左轉道轉彎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實施例一本例的立交橋布道方式如圖1所示,有上方路口L1、下方路口L2、右方路口L3和左方路口L4四個路口,其行車道分為兩層,上層行車道由右方橫道出口段K3-6、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左方橫道出口段K4-5、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和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組成,下層行車道由上方出口段L1-1、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上方縱道進口段K1、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9、上方縱道出口段K1-7、左方出口段L4-1、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2、左方橫道進口段K4、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下方出口段L2-1、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下方縱道進口段K2、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下方縱道出口段K2-8、右方出口段L3-1、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3-2、右方橫道進口段K3和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組成;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和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連接成p形,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和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連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9與左方出口段L4-1連接,上方縱道進口段K1與上方縱道出口段K1-7連接,上方縱道出口段K1-7與下方出口段L2-1連接,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與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連接,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與左方橫道出口段K4-5連接,左方橫道出口段K4-5與右方出口段L3-1連接;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與右方出口段L3-1連接,下方縱道進口段K2與下方縱道出口段K2-8連接,下方縱道出口段K2-8與上方出口段L1-1連接,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與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連接,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與右方橫道出口段K3-6連接,右方橫道出口段K3-6與左方出口段L4-1連接;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與上方出口段L1-1連接,右方橫道進口段K3與右方橫道出口段K3-6連接,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3-2與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連接,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與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連接,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與上方縱道出口段K1-7連接;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與下方出口段L2-1連接,左方橫道進口段K4與左方橫道出口段K4-5連接,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2與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連接,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與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連接,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與下方縱道出口段K2-8連接。
本例的行車方式如下在上方路口L1的直行車通過上方縱道進口段K1、上方縱道出口段K1-7和下方出口段L2-1到達下方路口L2,右轉車通過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9和左方出口段L4-1到達左方路口L4,左轉車通過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左方橫道出口段K4-5和右方出口段L3-1到達右方路口L3。
在下方路口L2的直行車通過下方縱道進口段K2、下方縱道出口段K2-8和上方出口段L1-1到達上方路口L1,右轉車通過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和右方出口段L3-1到達右方路口L3,左轉車通過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右方橫道出口段K3-6和左方出口段L4-1到達左方路口L4。
在右方路口L3的直行車通過右方橫道進口段K3、右方橫道出口段K3-6和左方出口段L4-1到達左方路口L4,右轉車通過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和上方出口段L1-1到達上方路口L1,左轉車通過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3-2、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上方縱道出口段K1-7和下方出口段L2-1到達下方路口L2。
在左方路口L4的直行車通過左方橫道進口段K4、左方橫道出口段K4-5和右方出口段L3-1到達右方路口L3,右轉車通過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和下方出口段L2-1到達下方路口L2,左轉車通過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2、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下方縱道出口段K2-8和上方出口段L1-1到達上方路口L1。
權利要求
1.一種立交橋布道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橋有上方路口(L1)、下方路口(L2)、右方路口(L3)和左方路口(L4)四個路口,其行車道分為兩層,上層行車道由右方橫道出口段(K3-6)、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左方橫道出口段(K4-5)、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和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組成,下層行車道由上方出口段(L1-1)、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上方縱道進口段(K1)、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9)、上方縱道出口段(K1-7)、左方出口段(L4-1)、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2)、左方橫道進口段(K4)、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下方出口段(L2-1)、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下方縱道進口段(K2)、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下方縱道出口段(K2-8)、右方出口段(L3-1)、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3-2)、右方橫道進口段(K3)和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組成;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和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連接成p形,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和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連接成d形;其中,上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9)與左方出口段(L4-1)連接,上方縱道進口段(K1)與上方縱道出口段(K1-7)連接,上方縱道出口段(K1-7)與下方出口段(L2-1)連接,上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5)與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連接,上方左轉道轉彎段(K13)與左方橫道出口段(K4-5)連接,左方橫道出口段(K4-5)與右方出口段(L3-1)連接;下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0)與右方出口段(L3-1)連接,下方縱道進口段(K2)與下方縱道出口段(K2-8)連接,下方縱道出口段(K2-8)與上方出口段(L1-1)連接,下方左轉彎道進口段(K6)與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連接,下方左轉道轉彎段(K14)與右方橫道出口段(K3-6)連接,右方橫道出口段(K3-6)與左方出口段(L4-1)連接;右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1)與上方出口段(L1-1)連接,右方橫道進口段(K3)與右方橫道出口段(K3-6)連接,右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3-2)與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連接,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7)與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連接,右方左轉道轉彎段(K15)與上方縱道出口段(K1-7)連接;左方右轉彎道進口段(K12)與下方出口段(L2-1)連接,左方橫道進口段(K4)與左方橫道出口段(K4-5)連接,左方左轉彎道進口段(L4-2)與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連接,左方左轉彎道上行段(K8)與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連接,左方左轉道轉彎段(K16)與下方縱道出口段(K2-8)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橋梁建筑領域中的一種立交橋布道方式,所述立交橋有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個路口,其行車道分為兩層,上層行車道由右方和左方橫道出口段,左方和右方左轉彎道上行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條左轉道轉彎段組成,下層行車道由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條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條左轉彎道進口段,上方縱道進口段和出口段,下方縱道進口段和出口段,上方、下方、右方和左方四條右轉彎道進口段,右方橫道進口段和左方橫道進口段組成;本發(fā)明克服了現(xiàn)有立交橋布道較繁,占地寬的缺陷,使立交橋的布道簡明、通暢。
文檔編號E01C1/00GK101063290SQ200710089979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1月4日
發(fā)明者朱向成 申請人:朱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