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

文檔序號:8074027閱讀:275來源:國知局
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對于小尺寸的基板和大尺寸的基板均能夠進行元件安裝,能夠使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的生產線統(tǒng)一化。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將該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同時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將該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
【專利說明】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在將元件搭載于基板后將該元件壓接于基板來進行液晶面板基板的制造的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已知將元件搭載于基板來進行液晶面板基板的制造的液晶面板基板制造用的元件安裝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這樣的液晶面板基板制造用的元件安裝裝置除了相對于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之外,還具備:基板接收部,利用兩個基板接收臺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基板;以及基板轉移部,將基板接收部接收到的基板轉移至元件安裝部,基板轉移部利用按照基板接收部具備的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配置的兩個拾取構件,同時拾取兩張基板并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0003]在這樣的元件安裝裝置中,存在著以第一尺寸(小尺寸)的基板為對象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裝置、和以尺寸比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大尺寸)的基板為對象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裝置。在此,在以小尺寸的基板為對象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裝置將兩張大尺寸的基板載置于兩個基板接收臺的情況下,兩張基板相互干涉,因此以大尺寸的基板為對象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裝置需要是與以小尺寸的基板為對象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裝置不同的裝置,在對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基板生產線中,需要將與大小兩種基板對應的兩種元件安裝裝置分別組裝到基板生產線。
[000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75199號公報
[0005]然而,如上所述將與大小兩種基板對應的兩種元件安裝裝置分別組裝到基板生產線的話,基板的生產線變?yōu)槎鄺l,存在著在成本方面不利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6]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對于小尺寸的基板和大尺寸的基板均能夠進行元件安裝,能夠使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的生產線統(tǒng)一化。
[0007]技術方案I涉及的元件安裝裝置為具備對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的元件安裝裝置,其中,所述元件安裝裝置具備:基板接收部,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比所述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所述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的基板;以及基板轉移部,將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尺寸或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轉移到所述基板安裝部,在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0008]技術方案2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為,在技術方案I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中,在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同時轉移到所述元件安裝部。[0009]技術方案3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為,在技術方案I或2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中,所述元件安裝部具備:基板保持部,對由所述基板轉移部同時轉移兩張過來的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由所述基板轉移部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過來的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進行保持;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將粘接部件粘貼到由基板保持部保持的基板;元件搭載作業(yè)部,將元件搭載到由所述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粘貼了粘接部件的基板;以及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將利用所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搭載的元件壓接于在所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搭載了元件的基板,所述基板保持部能夠選擇性地安裝同時保持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第一基板保持臺或者保持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第二基板保持臺。
[0010]技術方案4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為,在技術方案I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中,所述基板轉移部具有兩個拾取構件,所述兩個拾取構件被配置成能夠同時拾取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間隔,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同時拾取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
[0011 ] 技術方案5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為,在技術方案4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中,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二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中的一個拾取構件拾取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然后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后,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中的另一個拾取構件拾取余下的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
[0012]技術方案6涉及的元件安裝方法為通過具備對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的元件安裝裝置實現的元件安裝方法,其中,所述元件安裝方法包括:基板接收工序,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比所述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所述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的基板;以及基板轉移工序,將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尺寸或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轉移到所述基板安裝部,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在所述基板轉移工序中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0013]技術方案7所述的元件安裝方法為,在技術方案6所述的元件安裝方法中,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在所述基板轉移工序中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同時轉移到所述元件安裝部。
[0014]在本發(fā)明中,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第一尺寸(小尺寸)的基板,或者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大尺寸)的基板。并且,在接收到兩張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將該接收到的兩張第二尺寸的基板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能夠對第一尺寸的基板和第二尺寸的基板中的任意一種基板進行元件安裝,因此能夠使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的生產線統(tǒng)一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的俯視圖。
[0016]圖2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的對基板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進行步驟的圖。
[0017]圖3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的框圖。
[0018]圖4 (a) (b)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基板接收部的結構的圖。
[0019]圖5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ACF粘貼作業(yè)部和左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0]圖6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ACF粘貼作業(yè)部和左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1]圖7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的ACF粘貼作業(yè)部進行的ACF帶的粘貼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22]圖8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和中央基板運送部(右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3]圖9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和中央基板運送部(右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4]圖10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進行的元件搭載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流程圖。
[0025]圖11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進行的元件搭載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26]圖12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進行的元件搭載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27]圖13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和左方基板運送部(右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8]圖14 (a) (b)是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和左方基板運送部(右方基板運送部)的立體圖。
[0029]圖15 (a) (b) (C)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0]圖16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執(zhí)行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的步驟的流程圖。
[0031]圖17 (a)?(f)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進行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2]圖18 (a) (b)是示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所具備的基板交接部的結構的圖。
[0033]圖19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基板轉移部的立體圖。
[0034]圖20是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0035]圖21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6]圖22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7]圖23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8]圖24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39]圖25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0]圖26 (a) (b)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1]圖27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2]圖28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3]圖29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4]圖30 (a) (b) (C)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5]圖31 (a) (b)是示出利用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進行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執(zhí)行步驟的圖。
[0046]標號說明
[0047]1:元件安裝裝置;
[0048]2:基板;
[0049]3 =ACF帶(粘接部件);
[0050]4:元件;
[0051]21:基板接收部;
[0052]21s:基板接收臺;
[0053]22:元件安裝部;
[0054]22a:ACF粘貼作業(yè)部(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
[0055]22b:元件搭載作業(yè)部;
[0056]22c: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元件壓接作業(yè)部);
[0057]22d: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元件壓接作業(yè)部);
[0058]33L:左方基板運送部(基板保持部);
[0059]36:基板保持臺(第一基板保持臺);
[0060]36T:基板保持臺(第二基板保持臺);
[0061]82a:左方基板轉移部(基板轉移部);
[0062]94:臂(拾取構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63]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圖1所示的液晶面板基板制造用的元件安裝裝置I執(zhí)行如下的元件安裝作業(yè):在將作為粘接部件的ACF帶3粘貼到在圖2所示的長方形的面板狀的基板2的四邊中的一邊的端部設置的電極部2a后,將元件4搭載(臨時壓接)于該粘貼好的ACF帶3,然后利用壓接(正式壓接)將元件4裝配于基板2。此處采用的元件4例如為驅動電路元件,其具有薄膜狀部分4a。
[0064]在圖1中,元件安裝裝置I的基臺11從自操作者OP觀察到的左右方向(圖1中的紙面左右方向,設為X軸方向)的左方起按順序依次配置左方基臺I la、中央基臺Ilb和右方基臺11c,在左方基臺Ila具備基板接收部21,在中央基臺Ilb具備元件安裝部22,在右方基臺Ilc具備基板交接部23。上述基板接收部21、元件安裝部22和基板交接部23分別由作為控制構件的控制裝置24 (圖3)控制其動作?;?沿X軸方向從左側向右側,即按照基板接收部21、元件安裝部22、基板交接部23的順序流動并依次被實施作業(yè)。
[0065]在圖1中,基板接收部21具有左側(上游工序側)和右側(下游工序側)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被設置成相對于左方基臺Ila升降自如,在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載置有從元件安裝裝置I的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基板2。
[0066]如圖4所示,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相對于左方基臺Ila固定,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能夠在左方基臺Ila上沿X軸方向移動。該元件安裝裝置I能夠相對于大小不同的尺寸的基板2進行元件安裝作業(yè),例如在進行對第一尺寸(以下,稱為小尺寸)的基板2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情況下,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能夠彼此不干涉地接收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間隔(稱為第一間隔)(圖4 (a)),而在進行對尺寸比小尺寸的基板2大的第二尺寸(以下,稱為大尺寸)的基板2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情況下,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能夠彼此不干涉地接收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間隔(稱為第二間隔)(圖4 (b))。
[0067]元件安裝部22具有:進行將作為粘接部件的ACF帶3粘貼到基板2的作業(yè)的ACF粘貼作業(yè)部22a (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進行元件4到基板2的搭載作業(yè)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將利用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于在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進行過元件4的搭載作業(yè)的基板2的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
[0068]ACF粘貼作業(yè)部22a設于中央基臺Ilb的左部區(qū)域,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設于中央基臺Ilb的中央區(qū)域。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設于中央基臺Ilb上的ACF粘貼作業(yè)部22a與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之間的區(qū)域,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設于中央基臺I Ib上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右側的區(qū)域。即,在本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I中,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被設置于從左右兩側方夾著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位置。
[0069]在中央基臺Ilb上的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前方區(qū)域(將從操作者OP觀察到的前后方向設為Y軸方向)設有第一底座部31,在中央基臺Ilb上的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前方區(qū)域沿X軸方向延伸設置有第二底座部32。
[0070]在圖1和圖5 (a)、(b)中,在第一底座部31設有左方基板運送部33L。該左方基板運送部33L在第一底座部31上沿Y軸方向延伸設置,其具有在第一底座部31上沿X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的Y軸工作臺34、在Y軸工作臺34上沿Y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的移動臺35、以及在移動臺35的上表面沿X軸方向并列設置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將兩張基板2轉移并保持在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
[0071]如圖6 (a)所示,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能夠調換成一張基板保持臺36T,在該情況下,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中的一個基板接收臺21s將一張基板2轉移并保持在基板保持臺36T上。
[0072]另外,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安裝兩個基板保持臺36是為了利用所述兩個基板保持臺36保持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而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安裝一個基板保持臺36T是為了利用該一個基板保持臺36T保持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S卩,在本實施方式中,左方基板運送部33L能夠選擇性地安裝同時保持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 (第一基板保持臺)或者保持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一個基板保持臺36T (第二基板保持臺)。
[0073]兩個基板保持臺36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36T)分別相對于移動臺35升降自如,控制裝置24使移動臺35相對于Y軸工作臺34在Y軸方向移動來進行基板2的運送,使兩個基板保持臺36或一個基板保持臺36T升降,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36或一個基板保持臺36T上載置的基板2上下移動。
[0074]在圖5 (a)、(b)和圖6 (a)、(b)中,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具有在中央基臺Ilb的上方沿X軸方向并列設置的兩個粘貼頭41、和在各粘貼頭41的下方沿X軸方向延伸設置的兩個ACF粘貼作業(yè)用的輔助臺42。
[0075]兩個粘貼頭41分別具備:帶供給部41a,其抽出并供給ACF帶3,將所述抽出的ACF帶3以預定長度切斷并將其以水平姿勢保持在預定的位置;以及粘貼工具41b,其將由帶供給部41a保持在水平姿勢的ACF帶3從上方按壓到ACF粘貼作業(yè)用的輔助臺42 —側。
[0076]控制裝置24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在設定于Y軸工作臺34上的前方的“基板交接位置”(圖5 (a)和圖6 (a))和設定于后方的“作業(yè)位置”(圖5 (b)和圖6 (b))之間移動。“基板交接位置”是能夠相對于兩個基板保持臺36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36T)進行基板2的交接的位置,“作業(yè)位置”是能夠使載置于兩個基板保持臺36的兩張基板2各自的電極部2a位于兩個ACF粘貼作業(yè)用的輔助臺42的上方的位置(或者能夠使載置于一個基板保持臺36T的一張基板2的電極部2a位于兩個ACF粘貼作業(yè)用的輔助臺42中的一個輔助臺42的上方的位置)。
[0077]參照圖7說明由粘貼頭41將ACF帶3粘貼到基板2的粘貼作業(yè)。首先,如圖7Ca)所示,控制裝置24使帶供給部41a動作并使按預定長度切斷了的狀態(tài)的ACF帶3位于基板2 (電極部2a)的上方。接著,如圖7 (b)所示,使粘貼工具41b下降,針對每個基板2將ACF帶3按壓到ACF粘貼作業(yè)用的輔助臺42。最后,如圖7 (c)所示,使粘貼工具41b相對于基板2上升。結果,將預定長度的ACF帶3相對于基板2粘貼。
[0078]在圖1中,在第二底座部32設有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為同類型,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位于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左方。如圖8 (a)、(b)所示,中央基板運送部33C (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也同樣)具有在第二底座部32上沿X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的Y軸工作臺51、在Y軸工作臺51上沿Y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的移動臺52、以及在移動臺52的上表面沿X軸方向并列設置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移動臺52內置有使兩個基板保持臺53分別向Z軸方向升降的升降機構。兩個基板保持臺53通過Y軸工作臺51相對于第二底座部32在X軸方向的移動和移動臺52相對于Y軸工作臺51的移動而向水平方向移動自如,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將兩張基板2轉移并保持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
[0079]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分別能夠如圖9 (a)所示地調換成一張基板保持臺53T,在該情況下,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一個基板保持臺36T將一張基板2轉移并保持在基板保持臺53T上。
[0080]另外,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安裝兩個基板保持臺53是為了利用所述兩個基板保持臺53保持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而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安裝一個基板保持臺53T是為了利用該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保持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即,在本實施方式中,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能夠選擇性地安裝同時保持兩張小尺寸的基板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 (第一基板保持臺)或者保持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一個基板保持臺53T (第二基板保持臺)。
[0081]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各自通過Y軸工作臺51相對于第二底座部32在X軸方向的移動和移動臺52相對于Y軸工作臺51的移動而沿水平方向移動自如,并且被設置成通過在移動臺52內置的上述升降機構的驅動而分別升降自如??刂蒲b置24通過進行Y軸工作臺51相對于第二底座部32在X軸方向的移動和移動臺52相對于Y軸工作臺51向Y軸方向的移動并使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在水平面內方向移動,來進行基板2的運送,使兩個基板保持臺53(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下降/上升,使載置于兩個基板保持臺53的兩張基板2 (或者載置于一個基板保持臺53T的一張基板2)相對于輔助臺64的上表面著陸/離開。
[0082]在圖1、圖8 (a)、(b)和圖9 (a)、(b)中,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具備:元件供給部61,其從中央基臺Ilb的后部向后方伸出設置并進行元件4的供給;搭載頭63,其借助在中央基臺Ilb的中央后部設置的搭載頭移動機構62在水平面內移動自如,并從上方吸附元件供給部61供給的元件4 ;以及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其在第二底座部32的中央部后方區(qū)域沿Y軸方向延伸設置??刂蒲b置24控制元件供給部61的元件4的供給動作、由搭載頭移動機構62的動作實現的搭載頭63的水平面內的移動動作、搭載頭63對元件4的吸附動作。由此,進行從搭載頭63對元件4的吸附(拾取)到元件4向基板2的搭載為止的一連串的作業(yè)。
[0083]在圖8 (a)和圖9 (a)中,在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沿X軸方向并列設置有攝像視場朝向上方的兩個位置識別攝像機65。所述兩個位置識別攝像機65由控制裝置24控制而進行攝像動作,通過在元件搭載用的輔助臺64的上部設置的石英玻璃等透明材料部64a (圖8 (a)和圖9 (a)),對位于元件搭載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的物體進行攝像。
[0084]控制裝置24的元件搭載作業(yè)控制部SRl (圖3)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在設定于Y軸工作臺51上的前方的“基板交接位置”(圖8 (a)和圖9 (a))和設定于后方的“作業(yè)位置”(圖8 (b)和圖9 (b))之間移動?!盎褰唤游恢谩睘槟軌蛳鄬τ趦蓚€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進行基板2的交接的位置?!白鳂I(yè)位置”是能夠使在載置于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的基板2的電極部2a粘貼的ACF帶3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進一步說是在后述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的位置。[0085]在執(zhí)行將元件4搭載于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的情況下,控制裝置24 (元件搭載作業(yè)控制部SRl)首先通過使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從而使基板2的電極部2a定位于輔助臺64的上方位置(搭載作業(yè)位置)(圖10的流程圖所示的步驟ST1)。接著,使兩個位置識別攝像機65對位于元件搭載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的基板2所具有的兩個位置識別標記m (圖2)進行攝像、識別(圖11 (a)),基于兩個位置識別標記m的位置信息算出(取得)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基板2相對于基板保持臺53或者基板保持臺53T的位置信息),將其結果存儲到控制裝置24的存儲部24a (圖3)(步驟ST2)。
[0086]具體來說,在將兩張基板2載置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的情況下,將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相對于基板保持臺53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作為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存儲到存儲部24a的第一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l。同樣地,將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存儲在第二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2。而且,將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相對于基板保持臺53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存儲在第三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3,將在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位置校正數據存儲在第四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4。
[0087]另一方面,在將一張基板2載直在Iv基板保持臺53T的情況下,將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的相對于基板保持臺53T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作為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存儲到存儲部24a的第一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l。同樣地,將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的相對于基板保持臺53T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存儲在第三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3。
[0088]控制裝置24 (元件搭載作業(yè)控制部SRl)在上述步驟ST2完成后,使移動臺52暫時向前方移動而使基板2的電極部2a從輔助臺64的上方位置(搭載作業(yè)位置)退避(圖11(b)。步驟ST3),接著使搭載頭63下降,使元件4向接近輔助臺64 (位置識別攝像機65 —偵D的方向(搭載作業(yè)位置)移動(步驟ST4)。接著,此時利用兩個位置識別攝像機65對元件4具有的未圖示的位置識別標記進行攝像、識別(圖11 (c)),算出(取得)與元件4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元件4相對于搭載頭63的位置信息),然后求得元件4的位置校正量,將其結果存儲在上述存儲部24a (步驟ST5)。
[0089]控制裝置24 (元件搭載作業(yè)控制部SRl)在如上所述地將基板2的位置信息和元件4的位置信息存儲在存儲部24a后,使搭載頭63上升(圖12 (a),然后使移動臺52再次位于“作業(yè)位置”。接著,基于在存儲部24a存儲的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基板2的位置校正量)和與元件4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元件4的位置校正量),以使元件4側的電極部(未圖示)與基板2側的電極部2a上下對齊的方式進行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動作控制,進行基板2相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 (直接來說,相對于元件4)的定位(圖12 (b)。步驟ST6)。
[0090]控制裝置24 (元件搭載作業(yè)控制部SRl)在如此進行基板2相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定位后,使搭載頭63下降,將由搭載頭63吸附的元件4按壓在基板2上的ACF帶3而搭載于基板2 (圖12 (C)。步驟ST7)。另外,此時的搭載頭63的按壓力由元件搭載用的輔助臺64承受??刂蒲b置24在將元件4搭載于基板2后,使搭載頭63上升(步驟ST8)。
[0091]如圖8、圖9、圖11和圖12所示,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 (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也同樣)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分別(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設有具有水平部54a的框狀的薄膜狀部分支承部54,所述水平部54a在該基板保持臺53 (或者基板保持臺53T)的后方沿X軸方向延伸。如圖2等所示,通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于基板2的元件4在搭載于基板2的狀態(tài)下薄膜狀部分4a伸出到基板2之外。然而,通過將上述薄膜狀部分支承部54設置于各基板保持臺53 (或者基板保持臺53T),利用薄膜狀部分支承部54的水平部54a從下方支承在元件4搭載于基板2的狀態(tài)下伸出到基板2之外的元件4的薄膜狀部分4a。由此,防止了搭載于基板2的狀態(tài)的元件4的薄膜狀部分4a成為向下方垂下的狀態(tài)。
[0092]如圖13 (a)、(b)和圖14 (a)、(b)所示,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 (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b也同樣)具有沿X軸方向并列設置的兩個壓接頭71和在各壓接頭71的下方沿Y軸方向延伸設置的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刂蒲b置24的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圖3)控制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具備的壓接頭71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具備的壓接頭71各自的升降動作(圖3)。
[0093]關于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 (或者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一張基板2),控制裝置24 (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在搭載頭63對元件4的搭載作業(yè)完成后,使Y軸工作臺51保持不變地沿第二底座部32向左方(即沿水平方向向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一側)移動,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 (或者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一張基板2)的各ACF帶3所粘貼的部分位于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兩個壓接頭71的下方)。此時,基于在存儲部24a存儲的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使基板保持臺53 (或者基板保持臺53T)移動,將基板2相對于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定位(圖13 (a)或者圖14 (a))。
[0094]具體來說,在將兩張基板2載置于兩個基板保持臺53的情況下,對于在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一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l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對于在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二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2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并且,使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所具備的兩個壓接頭71依次下降,將由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在兩張基板2上(圖15 (a)—圖15 (b)—圖15 (C))。另一方面,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載置一張基板2的情況下,對由基板保持臺53T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一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l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并且,使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所具備的兩個壓接頭71依次下降,將由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在兩張基板2上(圖15 (a)—圖15 (b)—圖15 (C))。
[0095]同樣地,關于右方基板運送部33R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 (或者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一張基板2),控制裝置24 (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在搭載頭63對元件4的搭載作業(yè)完成后,使Y軸工作臺51保持不變地沿第二底座部32向右方(即向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一側)移動,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 (或者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一張基板2)的元件4所搭載的部分分別位于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壓接頭71的下方)。接著,基于在所述步驟ST2取得的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使基板保持臺53移動,將基板2相對于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定位(圖13 (a)或者圖14 (a))。
[0096]具體來說,在將兩張基板2載置于兩個基板保持臺53的情況下,對于在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三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3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對于在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四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4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并且,使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所具備的兩個壓接頭71依次下降,將由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在兩張基板2上(圖15 (a)—圖15 (b)—圖15 (C))。另一方面,在一個基板保持臺53T載置一張基板2的情況下,對由基板保持臺53T保持的基板2使用從第三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3讀出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進行定位。并且,使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所具備的兩個壓接頭71依次下降,將由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在兩張基板2上(圖15 (a)—圖15 (b)—圖15 (C))。
[0097]在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各自所具備的兩個壓接頭71對元件4的壓接作業(yè)中,在安裝兩個基板保持臺53并同時處理兩張基板2的情況下,所述兩個基板保持臺53安裝在一個移動臺52,因此各基板2相對于對應的壓接頭71的定位和此后的元件壓接作業(yè)錯開時機而依次進行。對該動作按照圖16和圖17詳細說明。
[0098]控制裝置24 (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首先將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各自的搭載有元件4的部分定位到輔助臺72的上方位置(壓接作業(yè)位置)(圖16的流程圖所示的步驟ST11)。此時,基于在上述的元件搭載作業(yè)中取得并存儲在存儲部24a的第一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l (或者第三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3)中的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在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位置校正量數據)使移動臺52移動。由此,將左側的基板2相對于對應的壓接頭71定位(圖17 (a)。步驟ST12)。
[0099]控制裝置24在將左側的基板2定位后,接下來使左側的壓接頭71下降,將基板2在輔助臺72與壓接頭71之間夾緊,將元件4相對于左側的基板2壓接(圖17 (b)。步驟ST13)。接著,在保持該夾緊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使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稍稍下降,解除基板保持臺53對基板2的保持(圖17 (C)。步驟ST14)。
[0100]由此,能夠使移動臺52獨立于左側的基板2地移動,然后基于同樣在上述的元件搭載作業(yè)中取得并存儲在存儲部24a的第二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2 (或者第四校正數據存儲區(qū)域KR4)中的與基板2的位置相關的信息(在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保持的基板2的位置校正量的數據)使移動臺52移動,將右側的基板2相對于對應的壓接頭71定位(步驟ST15)。
[0101]控制裝置24在將右側的基板2定位后,接下來使右側的壓接頭71下降,將基板2在輔助臺72與壓接頭71之間夾緊,將元件4相對于右側的基板2壓接(圖17 (d)。步驟ST16)。制造裝置24 (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在將元件4相對于右側的基板2壓接后,使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上升并保持基板2,然后使左側的壓接頭71上升(圖17 (e)。步驟ST17),接著使右側的壓接頭71上升(圖17 (f)。步驟ST18)。由此,完成元件4相對于兩張基板2的壓接作業(yè)。
[0102]控制裝置24 (元件壓接作業(yè)控制部SR2)在通過上述的步驟進行元件4相對于兩張基板2壓接的壓接作業(yè)后,使移動臺52沿Y軸工作臺51向前方移動,使移動臺52復原至IJ “基板交接位置”。
[0103]另外,壓接頭71相對于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基板2的定位和壓接頭71對元件4的壓接也可以不像上述那樣相對于左右的基板2分別進行,而是同時進行。在該情況下,算出在元件搭載作業(yè)中取得的左側的基板2相對于左側的基板保持臺53的位置偏移和右側的基板2相對于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的位置偏移的平均值,將左側和右側的基板保持臺53同時相對于各自對應的壓接頭71定位。然后,利用壓接頭71同時將元件4壓接在基板2。在該情況下,與分別定位的情況相比,定位精度稍稍降低,但是能夠縮短節(jié)拍時間。
[0104]在圖1中,基板交接部23具有左側(上游工序側)和右側(下游工序側)的兩個基板交接臺23s。所述左右兩個基板交接臺23s被設成相對于右方基臺Ilc升降自如,在兩個基板交接臺23s載置有在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或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完成了元件4的壓接作業(yè)的兩張基板2。載置于兩個基板交接臺23s的兩張基板2由未圖示的基板搬出構件輸送至在元件安裝裝置I的下游工序下側設置的其他裝置。
[0105]如圖18所示,左側的基板交接臺23s相對于右方基臺Ilc固定,右側的基板交接臺23s能夠在右方基臺Ilc上沿X軸方向移動。在進行對小尺寸的基板2的元件安裝作業(yè)的情況下,兩個基板交接臺23s的間隔被設定為能夠彼此不會干涉地接收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所述第一間隔(圖18 (a)),或設定為能夠彼此不會干涉地接收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所述第二間隔(圖18 (b))。
[0106]在圖11中,在基臺11的前方區(qū)域設有在左方基臺11a、中央基臺Ilb和右方基臺Ilc的范圍沿X軸方向延伸的移動底座81。在該移動底座81上從左方起依次設有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和右方基板轉移部82c。
[0107]如圖19所不,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和右方基板轉移部82c分別具有相對于移動底座81沿X軸方向移動自如地設置的基部91和在基板91上設置的兩臺臂單元92。各臂單元92具備在基部91固定的臂底座93和從臂底座93向水平后方延伸設置的兩個臂94。在各臂94設有吸附面朝向下方的多個吸附墊95。各臂單元92能夠通過在兩個臂94設置的共計四個吸附墊95對一張基板2進行真空吸附。
[0108]在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基板2的情況下,控制裝置24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右側的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中的固定在左方基臺Ila的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使基板接收臺21s升降。在此,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和右方基板轉移部82c各自具備的兩個臂94的X軸方向的間隔被設定為上述第一間隔,因此,在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設定為第一間隔的情況下,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位于右側的臂94的吸附墊95的下方,并且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位于左側的臂94的吸附墊95的下方,在兩張基板2載置于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情況下,能夠利用兩個臂94同時拾取兩張基板2。
[0109]在由臂94拾取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 (或者基板保持臺36T)上載置的基板2,或者將由臂94拾取的基板2載置于基板保持臺36 (或基板保持臺36T)的情況下,控制裝置24在使兩個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左方基板運送部33L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或者使兩個臂94中的一個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一個基板保持臺36T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使兩個基板保持臺36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36T)升降。
[0110]而且,在由臂94拾取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者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基板保持臺53 (或者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或者將由臂94拾取的基板2載置于基板保持臺53 (或基板保持臺53T)的情況下,控制裝置24在使兩個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右方基板運送部33R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或者使兩個臂94中的一個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一個基板保持臺53T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或者使兩個臂94中的一個臂94的吸附墊95位于一個基板保持臺53T的上方的狀態(tài)下)使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升降。
[0111]控制裝置24控制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右方基板轉移部82c各自沿移動底座81向X軸方向的移動動作、各臂單元92經由吸附墊95對基板2的吸附動作(圖3)。具體來說,控制裝置24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動作來將基板2從基板接收部21運送至左方基板運送部33L,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動作來將基板2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運送至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者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即,將通過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粘貼有ACF帶3的基板2分開載置到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以及右方基板運送部33R所具備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 (或者一個基板保持臺53T)。而且,控制裝置24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動作,將基板2從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者右方基板運送部33R運送至基板交接部23。
[0112]接著,對元件安裝裝置I進行對基板2的元件安裝作業(yè)時各部分的動作進行說明。如圖20所示,控制裝置24將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中央基板轉移部82b和右方基板轉移部82c各自可能的位置設定為:基板接收部21的前方位置(第一位置Pl)、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前方位置(第二位置P2)、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前方位置(第三位置P3)、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第四位置P4)、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前方位置(第五位置P5)以及基板交接部23的前方位置(第六位置P6)。
[0113]在該元件安裝裝置I中,如上所述,能夠對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2進行元件安裝作業(yè),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方便,將對小尺寸的基板2進行元件安裝的作業(yè)模式稱為第一模式,將對大尺寸的基板2進行元件安裝的作業(yè)模式稱為第二模式。在元件安裝裝置I以第一模式實施元件安裝作業(yè)還是以第二模式實施元件安裝作業(yè)的選擇是通過操作者OP操作與控制裝置24相連的模式選擇開關90 (圖3)來進行的。
[0114]在設定為第一模式的情況下,基板接收部21在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設定為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同時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另一方面,在設定為第二模式的情況下,基板接收部21在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設定為第二間隔的狀態(tài)下同時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0115]同樣地,在設定為第一模式的情況下,基板交接部23在將兩個基板交接臺23s設定為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從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同時接收兩張基板2并交接到下游工序側,在設定為第二模式的情況下,基板交接部23在將兩個基板交接臺23s設定為第二間隔的狀態(tài)下從中央基板運送部33C或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分別接收一張基板并交接到下游工序側。
[0116]操作者OP在選擇第一模式的情況下,首先,將兩個基板保持臺36安裝到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上,并且將兩個基板保持臺53安裝到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各自的移動臺52上。接著,進行模式選擇開關90的操作,選擇第一模式。
[0117]在由模式選擇開關90選擇第一模式后,控制裝置24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而且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位于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前方位置。接著,將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和基板交接部23的兩個基板交接臺23s的間隔均設定為第一間隔(以后不變化),在由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接收從上游工序側的裝置輸送來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后(基板接收工序),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所述接收的兩張基板2 (圖21 (a))。
[0118]控制裝置24在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拾取兩張基板2后,通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從而將左方基板轉移部82a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 (圖21(b)。基板轉移工序)。接著,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移動到“作業(yè)位置”,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兩張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圖21 (C))。另外,在此期間,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新的兩張基板2。
[0119]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 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兩張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后,使ACF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移動到“基板交接位置”,然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接著,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的兩張基板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上的兩張基板2 (圖22 (a))。
[0120]控制裝置24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拾取兩張基板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的兩張基板2,然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由此,將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將由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 (圖22 (b))。
[0121]控制裝置24接下來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兩張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使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的兩張基板2中的左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左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2 (C)。元件搭載工序)。
[0122]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上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左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向左方移動,使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中的右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右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3 (a)。元件搭載工序)。另外,在此期間,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新的兩張基板2。
[0123]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保持不變地向左方(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一側)移動,將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基板2運送到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位于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對兩張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23(b)。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l,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的兩張基板2。而且,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并且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
[0124]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然后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而且通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將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 (圖23 (C))。
[0125]控制裝置24在將基板2載置于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和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后,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兩張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中的右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右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4 (a)。元件搭載工序)。
[0126]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ACF粘貼作業(yè)和基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a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向右方移動,使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中的左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左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4(b)。元件搭載工序)。另外,在此期間,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搬入)新的兩張基板2。
[0127]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保持不變地向右方(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一側)移動,將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運送到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位于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對兩張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24(c)。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l,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的兩張基板2。而且,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移動到“基板交接位置”并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利用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的右方基板轉移部82c的兩個臂94拾取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的兩張基板2(圖 24 (C))。
[0128]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并將兩張基板2載置在基板交接部23的兩個基板交接臺23s,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而且通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將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 (圖25 (a))。
[0129]控制裝置24在將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和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后,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兩張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位于“作業(yè)位置”,使兩張基板2中的左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左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5 (b)。元件搭載工序)。
[0130]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ACF粘貼作業(yè)和基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a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向左方移動,使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中的右方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右方的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5(C)。元件搭載工序)。另外,在此期間,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新的兩張基板2。
[0131]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保持不變地向左方(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一側)移動,將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運送到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使在兩個基板保持臺53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位于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對兩張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26(a)。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l,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兩個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兩張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兩個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上的兩張基板2。而且,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移動臺52移動到“基板交接位置”并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利用已經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的右方基板轉移部82c的兩個臂94拾取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上的兩張基板2 (圖26 (a))。
[0132]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并將兩張基板2載置在基板交接部23的兩個基板交接臺23s,并且,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兩個基板保持臺53,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從而將從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拾取的兩張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兩個基板保持臺36 (圖26 (b))。
[0133]該圖26 (b)的狀態(tài)與圖23 (C)的狀態(tài)完全相同,因此以后,通過重復圖23 (C)?圖26 Ca)的工序,能夠重復執(zhí)行從基板接收部21接收來自外部的基板2經過元件4向基板2的裝配直到基板交接部23向外部交接基板2為止的一連串的動作,從而進行連續(xù)的基板生產。
[0134]另一方面,操作者OP在選擇第二模式的情況下,首先,將一個基板保持臺36T安裝到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上,并且將一個基板保持臺53T也安裝到中央基板運送部33C和右方基板運送部33R各自的移動臺52上。接著,進行模式選擇開關90的操作,選擇第二模式。
[0135]在由模式選擇開關90選擇第二模式后,控制裝置24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而且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位于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前方位置。接著,將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二間隔,在由基板接收部21的兩個基板接收臺21s接收從上游工序側的裝置輸送來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后(基板接收工序),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右側的臂94拾取所述接收的兩張基板2中的右方的基板2 (圖27 (a))。
[0136]控制裝置24在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右側的臂94從基板接收部21的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拾取基板2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從而將左方基板轉移部82a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 (圖27 (b)?;遛D移工序)。在此期間,使基板接收部21的載置有基板2的狀態(tài)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向右方移動,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圖27(b))。接著,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移動到“作業(yè)位置”,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圖 27 (C))。
[0137]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 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后,使ACF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移動到“基板交接位置”,然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接著,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左側的臂94拾取基板接收部21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上的基板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右側的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上的基板2 (圖28 (a))。
[0138]控制裝置24在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拾取基板接收部21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上的基板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上的基板2后,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由此,將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將由中央基板轉移部82b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基板保持臺53T (圖28 (b))。并且,在此期間,使基板接收部21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向左方移動,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二間隔。
[0139]控制裝置24接下來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使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8(c)。元件搭載工序)。另外,在此期間,在基板接收部21載置新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0140]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上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保持不變地向左方(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一側)移動,將在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運送到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使在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位于兩個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一方(此處為左方)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對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29(a)。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右側的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左側的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上的基板
2。而且,使右側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四位置P4 (圖29 (a))。
[0141]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并且使右側基板運送部33R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然后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從而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基板保持臺53T,而且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從而將從基板接收部21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 (圖29 (b))。
[0142]控制裝置24在將基板2分別保持于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基板保持臺53T和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后,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使在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29 (C)。元件搭載工序)。
[0143]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ACF粘貼作業(yè)和基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a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右方基板運送部33R保持不變地向右方(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的一側)移動,將在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運送到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使在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基板2位于一方(在此為左方)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對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30(a)。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左側的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右側的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上的基板2。而且,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移動至IJ“基板交接位置”并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位置,利用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前方的右方基板轉移部82c的右側的臂94拾取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基板保持臺53T上的基板2 (圖30 (a))。
[0144]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并將由右側的臂94拾取的基板2載置在設定成第二間隔的基板交接部23的右側的基板交接臺23s,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上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基板保持臺53T,且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從而將從基板接收部21的左側的基板接收臺21s拾取的基板2載置并保持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 (圖30 (b))。
[0145]控制裝置24在將基板2分別載置于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基板保持臺53T和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后,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作業(yè)位置”并執(zhí)行ACF粘貼作業(yè)部22a對基板2的ACF粘貼作業(yè),另一方面,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的移動臺52移動到“作業(yè)位置”,使基板保持臺53T上的基板2位于元件搭載作業(yè)用的輔助臺64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對基板2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圖30 (C)。元件搭載工序)。并且,在此期間,使基板交接部23的右側的基板交接臺23s向右方移動,將兩個基板交接臺23s的間隔設定為第二間隔(圖30 (C))。
[0146]控制裝置24在執(zhí)行了基于上述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的ACF粘貼作業(yè)和基于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的元件搭載作業(yè)后,使中央基板運送部33C保持不變地向左方(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的一側)移動,將在基板保持臺53T上保持的基板2運送到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使在基板保持臺53T上載置的基板2位于一方(在此為右側)的元件壓接作業(yè)用的輔助臺72的上方,從而執(zhí)行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對基板2的元件壓接作業(yè)(圖31(a)。元件壓接工序)。而且,與此同時,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一位置P1,利用左方基板轉移部82a的右側的臂94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的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上載置的基板2,另一方面,使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移動臺35位于“基板交接位置”并與此配合地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二位置P2,利用中央基板轉移部82b的左側的臂94拾取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上的基板2 (圖31 (a))。
[0147]控制裝置24在上述作業(yè)完成后,使右方基板轉移部82c位于第六位置P6并將由左側的臂94拾取的基板2載置在基板交接部23的左側的基板交接臺23s,并且,使中央基板轉移部82b位于第四位置P4,將從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拾取的基板2載置在右方基板運送部33R的基板保持臺53T,使左方基板轉移部82a位于第二位置P2,從而將從基板接收部21的右側的基板接收臺21s拾取的基板2載置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的基板保持臺36T (圖31 (b))。
[0148]該圖31 (b)的狀態(tài)與圖29 (b)的狀態(tài)完全相同,因此以后,通過重復圖29 (b)?圖31 Ca)的工序,能夠重復執(zhí)行從向基板接收部21搬入基板2經過元件4向基板2的裝配直到向基板交接部23搬出為止的一連串的動作,從而進行連續(xù)的基板生產。
[0149]如以上說明了的,本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I除了對基板2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22之外,還具備:基板接收部21,其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或者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小尺寸的基板2大的大尺寸的基板2 ;以及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其將基板接收部21接收的小尺寸或者大尺寸的基板2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在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將該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同時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并在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將該基板接收部21接收到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
[0150]并且,元件安裝部22具備:作為基板保持部的左方基板運送部33L,其保持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同時轉移兩張過來的小尺寸的基板2或者由左方基板轉移部82a —張一張地分別轉移過來的大尺寸的基板2 ;ACF粘貼作業(yè)部22a (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其將作為粘接部件的ACF帶3粘貼于在左方基板運送部33L上保持的基板2 ;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其將元件4搭載到由ACF粘貼作業(yè)部22a粘貼了 ACF帶3的基板2 ;以及元件壓接作業(yè)部(第一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c和第二元件壓接作業(yè)部22d),其將利用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的元件4壓接到在元件搭載作業(yè)部22b搭載有元件4的基板2,左方基板運送部33L能夠選擇性地安裝同時保持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第一基板保持臺(兩個基板保持臺36)或者保持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第二基板保持臺(一張基板保持臺36T)。
[0151]并且,進而,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具有兩個臂94 (拾取構件),所述兩個臂94被配置成能夠同時拾取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調整為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間隔,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調整為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利用兩個臂94同時拾取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并轉移到左方基板運送部33L,另一方面,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調整為第二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左方基板轉移部82a利用兩個臂94中的一個臂94拾取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并轉移到左方基板運送部33L,然后在基板接收部21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調整為第一間隔后,利用兩個臂94中的另一個臂94拾取余下的一張大尺寸的基板2并轉移到左方基板運送部33L。
[0152]而且,本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方法包括:基板接收工序,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或者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尺寸比小尺寸的基板大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以及基板轉移工序,將在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的小尺寸或者大尺寸的基板2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基板轉移工序為,在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將該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同時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在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將該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0153]在本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裝置I和元件安裝方法中,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小尺寸的基板2,或者將兩個基板接收臺21s的間隔設定為比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小尺寸的基板2大的大尺寸的基板2。并且,在接收到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的情況下,將該接收到的兩張大尺寸的基板2 —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22,從而能夠對小尺寸的基板2和大尺寸的基板2中的任意一種進行兀件安裝,因此能夠使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2的生產線統(tǒng)一化。
[0154]工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155]提供一種元件安裝裝置和元件安裝方法,對于小尺寸的基板和大尺寸的基板均能夠進行元件安裝,能夠使大小兩種尺寸的基板的生產線統(tǒng)一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元件安裝裝置,為具備對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的元件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安裝裝置具備:
基板接收部,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比所述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所述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的基板;以及 基板轉移部,將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尺寸或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轉移到所述基板安裝部, 在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接收部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同時轉移到所述元件安裝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元件安裝部具備: 基板保持部,對由所述基板轉移部同時轉移兩張過來的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由所述基板轉移部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過來的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進行保持; 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將粘接部件粘貼到由基板保持部保持的基板; 元件搭載作業(yè)部,將元件搭載到由所述粘接部件粘貼作業(yè)部粘貼了粘接部件的基板;以及 元件壓接作業(yè)部,將利用所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搭載的元件壓接于在所述元件搭載作業(yè)部搭載了元件的基板, 所述基板保持部能夠選擇性地安裝同時保持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第一基板保持臺或者保持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第二基板保持臺。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轉移部具有兩個拾取構件,所述兩個拾取構件被配置成能夠同時拾取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間隔,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同時拾取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元件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二間隔的狀態(tài)下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中的一個拾取構件拾取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然后在所述基板接收部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調整為所述第一間隔后,所述基板轉移部利用所述兩個拾取構件中的另一個拾取構件拾取余下的一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并轉移到所述基板保持部。
6.一種元件安裝方法,為通過具備對基板進行元件安裝的元件安裝部的元件安裝裝置實現的元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安裝方法包括: 基板接收工序,將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第一間隔而接收從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第一尺寸的基板,或者將所述兩個基板接收臺的間隔設定為比所述第一間隔大的第二間隔而接收從所述上游工序側輸送來的兩張尺寸比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大的第二尺寸的基板;以及 基板轉移工序,將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尺寸或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轉移到所述基板安裝部, 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在所述基板轉移工序中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二尺寸的基板一張一張地分別轉移到元件安裝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元件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接收工序中接收到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的情況下,在所述基板轉移工序中將該接收到的兩張所述第一尺寸的基板同時轉移到所述元件安裝部。
【文檔編號】H05K13/04GK103781341SQ201310488310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fā)明者】味村好裕, 濱崎庫泰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