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

文檔序號:6168521閱讀:411來源:國知局
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包括提供一測試臺架,包括主機和捆綁組件,主機包括基臺、固定于基臺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擺動組件包括可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的擺盤;滑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擺盤上,并可相對擺盤前后滑動的滑盤;轉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滑盤上,并可水平轉動的轉盤;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轉盤上,并可相對轉盤左右翻轉的翻盤;捆綁組件設置于翻盤上,用于固定待測試物體;測試臺架還包括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用于測量擺盤傾斜角度的角度儀以及用于測試擺盤擺動周期的周期儀;通過測試臺架對進行測量,可獲得待測試物體的轉動慣量。本發(fā)明提供的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精度高,測量耗時短。
【專利說明】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有技術中,測量剛體轉動慣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三線擺法、扭擺法和復擺法。其中,三線擺法測量被測物體轉動慣量具有設備簡單的優(yōu)點,但缺點是其測量精度較低,被試件的安裝費時費力,試驗周期長。扭擺法和復擺法的原理基本相同,但利用扭擺法測量的試驗臺,被測物體在試驗臺上各種擺放姿態(tài)的調(diào)整和各相對位置的測量不易得到好的控制,會給最終測量精度帶來很大影響,不易得到好的測試精度。
[0003]目前,質(zhì)心、轉動慣量的測試主要為扭擺法和復擺法。但是,通過現(xiàn)有的各種測試儀器測量轉動慣量時,測量的精度有限,耗時長。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測量轉動慣量時,精度有限,耗時長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其精度高,耗時短。
[0005]本發(fā)明公開的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包括:
[0006](I)、提供一測試臺架,所述測試臺架包括主機和捆綁組件,所述主機包括基臺、固定于基臺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
[0007]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擺盤和擺臂,所述擺盤可通過擺臂繞擺動軸線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
[0008]所述滑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擺盤上,并可相對擺盤前后滑動的滑盤;
[0009]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表面水平轉動的轉盤;
[0010]所述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轉盤上,并可相對轉盤左右傾斜的翻盤;
[0011 ] 所述捆綁組件設置于翻盤上;
[0012]擺臂和擺盤總重記為mQ,滑盤和轉盤的總重記為m,翻盤重量記為m2 ;擺臂和擺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tl,滑盤和轉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
[0013]所述測試臺架還包括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測量擺盤傾斜角度的角度儀以及用于測試擺盤擺動周期的周期儀;并且以擺盤的幾何中心所在的豎直方向為中心線,所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的質(zhì)心位于中心線上,并且所述轉盤轉動時,轉盤質(zhì)心不變;所述測試臺架可實現(xiàn)以下9種工況:工況1:不轉不翻;工況2:左轉不翻;工況3:左轉左翻;工況4:不轉左翻;工況5:不轉右翻;工況6:右轉右翻;工況7:右轉不翻;工況8:右轉左翻;工況9:左轉右翻;
[0014]以翻盤質(zhì)心所在空間位置為原點,從原點沿中心線向上為臺上Z軸,從原點沿向前方向為臺上X軸,從原點沿向左方向為臺上Y軸,建立臺上三維坐標系;
[0015](2)、獲取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第i種工況下,測試臺架的總轉動慣量Ι&Μ ;其中,i為選自1-9的自然數(shù);
[0016](3)、使用捆綁組件將重量為M的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獲取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017](4)、調(diào)整測試臺架,使其處于第i種工況下,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所述調(diào)平處理包括滑動滑盤,直至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 ;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21、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的距離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i ;
[0018](5)、獲取第i種工況下,由測試臺架和待測試物體組成的測試系統(tǒng)的總轉動慣量
I系統(tǒng)i ;
[0019](6)、獲取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fei。
[0020]通過上述方法即可在短時間內(nèi)準確測出待測試物體的轉動慣量,并且,該方法操作簡單,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臺架工作狀態(tài)主視圖。
[0022]圖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臺架工作狀態(tài)左視圖。
[0023]圖3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4]圖4是圖1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5]圖5是圖2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6]圖6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固定塊和擺動塊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捆綁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捆綁組件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0029]圖9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10是圖8中D處的局部放大圖。
[0031]圖1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定位軸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限位裝置的主剖視圖。
[0033]圖13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限位裝置的左視圖。
[0034]圖14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限位轉塊的主視圖。
[0035]圖15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限位轉塊的俯視圖。
[0036]圖16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限位轉塊的左視圖。
[0037]圖17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支撐組件的主視圖。
[0038]圖18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支撐組件的局部剖視圖。
[0039]圖19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左翻工況主視圖。
[0040]圖20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水平工況主視圖。
[0041]圖21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右翻工況主視圖。
[0042]圖22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左轉工況俯視圖。
[0043]圖23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水平工況俯視圖。
[0044]圖24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測試方法中,右轉工況俯視圖。
[0045]其中,附圖標記:[0046]11、支架;12、懸臂;13、基臺;
[0047]21、擺臂;22、連接板;23、擺盤;231、角度儀;232、周期儀;
[0048]31、固定塊;311、第一側面;312、第二側面;32、擺動塊;321、第三側面;322、第四側面;
[0049]4、限位裝置;411、基座;412、第一支撐座;413、第二支撐座;421、手輪;422、轉軸;43、限位轉塊;431、基塊;432、第一限位塊;433、第二限位塊;434、第三限位塊;441、插銷座;442、插銷;45、限位梁。
[0050]5、滑盤;51、電缸體;52、電缸連接器;53、光柵尺;
[0051]6、轉盤;
[0052]71、翻盤;72、下安裝座;73、上安裝座;74、鉸軸;75、支撐桿;
[0053]8、乘用車;81、輪胎;
[0054]9、支撐組件;91、底座;911、底座調(diào)節(jié)孔;92、支撐柱;93、頂盔;931、頂盔調(diào)節(jié)孔;
[0055]1111、基板;1112、第一側壁;1113、第二側壁;112、棘輪機構;113、捆綁帶;1131、連接套;114、定位軸;1141、定位軸本體;1142、定位帽;1143、凸塊;115、定位座;1151、定位軸安裝孔;11511、定位導入孔;11512、定位孔;117、填充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56]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57]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
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58]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0059]本發(fā)明公開的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包括:
[0060](I)、提供一測試臺架,所述測試臺架包括主機和捆綁組件,所述主機包括基臺、固定于基臺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
[0061]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擺盤和擺臂,所述擺盤可通過擺臂繞擺動軸線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
[0062]所述滑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擺盤上,并可相對擺盤前后滑動的滑盤;
[0063]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表面水平轉動的轉盤;
[0064]所述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轉盤上,并可相對轉盤左右傾斜的翻盤;
[0065]所述捆綁組件設置于翻盤上;
[0066]擺臂和擺盤總重記為mQ,滑盤和轉盤的總重記為m,翻盤重量記為m2 ;擺臂和擺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tl,滑盤和轉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
[0067]所述測試臺架還包括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測量擺盤傾斜角度的角度儀以及用于測試擺盤擺動周期的周期儀;并且以擺盤的幾何中心所在的豎直方向為中心線,所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的質(zhì)心位于中心線上,并且所述轉盤轉動時,轉盤質(zhì)心不變;所述測試臺架可實現(xiàn)以下9種工況:工況1:不轉不翻;工況2:左轉不翻;工況3:左轉左翻;工況4:不轉左翻;工況5:不轉右翻;工況6:右轉右翻;工況7:右轉不翻;工況8:右轉左翻;工況9:左轉右翻;
[0068]以翻盤質(zhì)心所在空間位置為原點,從原點沿中心線向上為臺上Z軸,從原點沿向前方向為臺上X軸,從原點沿向左方向為臺上Y軸,建立臺上三維坐標系;
[0069](2)、獲取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第i種工況下,測試臺架的總轉動慣量Ι&Μ ;其中,i為選自1-9的自然數(shù);
[0070](3)、使用捆綁組件將重量為M的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獲取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071](4)、調(diào)整測試臺架,使其處于第i種工況下,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所述調(diào)平處理包括滑動滑盤,直至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 ;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21、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的距離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i ;
[0072](5)、獲取第i種工況下,由測試臺架和待測試物體組成的測試系統(tǒng)的總轉動慣量
I系統(tǒng)i ;
[0073](6)、獲取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fei。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方法中,測試臺架包括基臺、固定于基臺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擺盤和擺臂,所述擺盤可通過擺臂繞擺動軸線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的擺盤;所述滑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擺盤上,并可相對擺盤前后滑動的滑盤;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表面水平轉動的轉盤;所述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轉盤上,并可相對轉盤左右傾斜的翻盤;所述捆綁組件設置于翻盤上,用于固定待測試物體;所述測試臺架還包括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用于測量擺盤傾斜角度的角度儀以及用于測試擺盤擺動周期的周期儀。
[0074]所述擺動組件包括擺盤,擺盤進行擺動實現(xiàn)對待測試物體進行測試。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的,所述擺動為鐘擺式擺動,即圍繞一擺動軸進行自由擺動。本發(fā)明中,為了便于描述,將擺盤擺動的方向定義為前后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該前后方向僅為方便和簡化描述,并不指特定的方向,同時,該前后方向與待測試物體在擺盤上的設置方向為位置無關。
[0075]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擺盤可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
[0076]本發(fā)明中,對于擺動組件中的擺盤,沒有特殊限制,只需能使擺盤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即可,其支撐結構可以采用現(xiàn)有的各種結構。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支架和擺臂,所述擺臂固定于擺盤相對的兩端,并向上延伸,與支架連接,所述擺臂可在支架上前后自由擺動。
[0077]更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向上突出形成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為表面的刀口 ;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擺動塊,擺動塊底端向上凹陷形成以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為表面的凹口 ;所述擺動塊位于固定塊上,且刀口頂端位于凹口底端;擺動塊均固定連接有擺臂,所述擺盤相對的兩端均固定于擺臂上;以刀口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為擺動軸線,所述擺動軸線同時為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即,擺盤通過擺臂,繞該擺動軸線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
[0078]通過刀口與凹口的配合,可以實現(xiàn)擺臂和擺盤繞擺動軸線擺動,其擺動阻力小,擺動周期衰減滿,擺動周期穩(wěn)定。
[0079]進一步優(yōu)選情況下,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為58-92° ;所述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為118-122°比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大30°。更進一步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為58-62°或者88-92°。
[0080]上述結構中,支架作為支撐體,用于支撐整個組件。對于其結構,沒有限制,只需能實現(xiàn)支撐功能即可。例如可以采用框架式的支架,也可以采用板狀的支撐臂。
[0081]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支撐整個擺動體系,所述支架具有兩個,并且相對設置。兩個相對設置的支架之間為擺動區(qū)。
[0082]支架上固定有固定塊。本發(fā)明中,固定塊為實現(xiàn)擺動的重要部件。固定塊在支架上的安裝方式有多種,優(yōu)選情況下,包括兩支架頂端相向延伸出兩懸臂;所述固定塊固定于懸臂上。
[0083]兩個相向延伸的懸臂頂端各固定有一個固定塊。固定塊向上突出形成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為表面的刀口。本發(fā)明中,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為擺動軸線,刀口垂直于擺動軸線的橫截面為三角形??梢岳斫?,位于左側支架上的刀口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與位于右側支架上的刀口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在同一直線上。
[0084]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為58-92°。即刀口角度為58_92°。
[0085]同時,所述擺軸組件還包括擺動塊。擺動塊作為與固定塊配合,實現(xiàn)擺動的功能部件。擺動塊設置于固定塊上。擺動塊底端向上凹陷形成以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為表面的凹口。同時,所述擺動軸線同時為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即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與擺動軸線為同一直線。由于刀口和凹口為不同的三維物體,精確的講,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即擺動軸線)與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不可能為同一直線,但是,本發(fā)明中,此處的差別可以忽略,將非常接近的刀口頂端(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和凹口底端(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視為同一直線。即,凹口的垂直于擺動軸線的橫截面為三角形。并且,所述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比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大30°。即凹口角度比刀口的夾角大30°,為88-122°。
[0086]具體的,擺動塊與固定塊的連接通過固定塊的刀口頂端位于凹口底端來實現(xiàn)。此時,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的交線(即刀口頂端)與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即凹口底端)在本發(fā)明中,視為共線。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方便和簡化描述,將豎直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需要說明的是,在上下方向上,上述刀口朝上突出,刀口頂端位于整個刀口結構最上部。凹口為擺動塊底端向上凹陷形成,故凹口的開口端位于整個凹口結構最下部,凹口底端位于整個凹口結構最上部。
[0087]根據(jù)本發(fā)明,具有刀口的固定塊為兩個,分別位于兩相對設置的支架頂端的兩個懸臂上。同樣的,與刀口配合的凹口具有兩個,即具有兩個擺動塊,均按照前述的刀口與凹口的連接方式,與固定塊連接。[0088]在對待測試物體的轉動慣量進行測試時,通常需要采用擺動來獲取相關參數(shù)。所以,擺動過程對參數(shù)測試的精度具有較大影響。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擺動機構,例如軸承等,其擺動周期變化非???,獲得的擺動周期參數(shù)誤差大,進而影響最后轉動慣量的測試精度。
[0089]而本發(fā)明公開的擺動組件中,刀口角度為58-92°且凹口角度比刀口角度大30°(即對應的凹口的角度為88-122° )時,在擺動過程中,擺動周期變化越慢,可更好的消除誤差,使獲取的擺動周期的精度越高,誤差越小,對提高測試精度十分有利。
[0090]另外,當凹口的角度和刀口的角度滿足上述關系時,即可保證在擺動過程中刀口不回產(chǎn)生滑移,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刀口和凹口在擺動過程中的扭矩,保證刀口和凹口穩(wěn)定,不受損傷;同時,上述角度配合的刀口和凹口可極大的保證擺動的穩(wěn)定性,使擺動的擺幅穩(wěn)定,可保證獲取的擺動周期等參數(shù)具有較高的精度。
[0091]進一步的,當?shù)谝粋让婧偷诙让娴膴A角(即刀口角度)為58-62°或者88-92°時,上述效果尤為明顯。尤其是當?shù)犊诮嵌葹?8-92°時,在前述優(yōu)點基礎上,可進一步提高擺軸組件的使用壽命。
[0092]本發(fā)明中,擺動塊固定連接有擺臂。所述擺臂可以直接固定于擺動塊上,優(yōu)選情況下,擺動塊上方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向下延伸出擺臂。兩個擺動塊連接的擺臂之間,連接有擺盤。所述擺盤用于承載需要被測試的物體。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動組件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時,擺盤處于水平狀態(tài)。
[0093]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連接板的兩端分別向下延伸出兩個擺臂。連接板的同一端的兩個擺臂均與擺盤相應的一端連接,用于更穩(wěn)定的連接擺盤。連接板的同一端的兩個擺臂所在的平面與擺動軸線垂直。
[0094]為使本發(fā)明公開的擺動組件的質(zhì)心更穩(wěn)定,避免對擺動測試產(chǎn)生影響,優(yōu)選情況下,以擺動軸線所在的豎直平面為對稱面,所述支架、懸臂、固定塊、擺動塊、連接板、擺臂、擺盤的結構各自以對稱面對稱。
[0095]類似的,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結構中的刀口和凹口的位置可以互換,即刀口位于擺動塊底部,凹口位于固定塊頂部。具體的,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向下凹陷形成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為表面的凹口 ;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擺動塊,擺動塊底端向下突出形成以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為表面的刀口 ;所述擺動塊位于固定塊上,且刀口頂端位于凹口底端;擺動塊均固定連接有擺臂,所述擺盤相對的兩端均固定于擺臂上;以刀口的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為擺動軸線,所述擺動軸線同時為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
[0096]與前述結構類似的,所述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即刀口角度)為58-92°,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即凹口角度)比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大30°。
[0097]同樣的,當?shù)谌齻让婧偷谒膫让娴膴A角(即刀口角度)為58-62°或者88-92°時,對進一步保證擺動的穩(wěn)定性,提高測試精度更為有利。尤其是當?shù)犊诮嵌葹?8-92°時,在前述優(yōu)點基礎上,可進一步提高擺軸組件的使用壽命。
[0098]與前述結構類似的,本結構中,在上下方向上,上述刀口朝下突出,刀口頂端位于整個刀口結構最下部。凹口為固定塊頂端向下凹陷形成,故凹口的開口端位于整個凹口結構最上部,凹口底端位于整個凹口結構最下部。
[0099]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兩支架頂端相向延伸出的兩懸臂;所述固定塊固定于懸臂上;擺動塊上方均固定有連接板,連接板均向下延伸出擺臂。
[0100]本發(fā)明中公開的測試臺架中,滑盤設置于擺盤上,并可在擺盤上沿前后方向上滑動。當進行測試時,由于被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未知,當被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后,被測物的質(zhì)心與測試臺架質(zhì)心一般不在一條豎直線上,整個系統(tǒng)(被測物體和測試臺架)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擺盤會在前后方向發(fā)生擺動,偏離其原始位置。此時,通過滑動滑盤,帶動其上的轉盤、翻盤及位于翻盤上的待測試物體滑動,調(diào)整整個系統(tǒng)的質(zhì)心位置,使擺盤慢慢回復到原始位置,從而系統(tǒng)重新達到平衡。
[0101]為使滑盤能在擺盤上滑動,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盤上具有前后方向設置的滑軌,所述滑盤設置于滑軌上并可沿滑軌滑動。
[0102]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擺盤上固定有電缸體,所述滑盤上固定有電缸連接器,所述電缸體和電缸連接器配合連接,實現(xiàn)滑盤的滑動和固定。即使用過程中,需要滑動滑盤時,控制電缸體和電缸連接器,使電缸體內(nèi)的電缸芯進行伸縮,實現(xiàn)推拉動作,使滑盤相對擺盤產(chǎn)生滑移。通過電缸體和電缸連接器的配合,不但可以啟動滑盤進行滑移,同時還有鎖定的作用。需要說明的是,上述電缸連接器和電缸體的設置僅為一種方式,還可以采用其他類似的設置結構,只要能實現(xiàn)驅(qū)動滑盤相對擺盤在前后方向移動,并可鎖定滑盤,使滑盤相對擺盤靜止即可。
[0103]當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進行測試時,通常還需要獲知滑盤滑動的距離,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盤上設置有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為了提高精度,更優(yōu)選情況下,可以采用光柵尺作為量具。
[0104]眾所周知,光柵尺是由標尺光柵和光柵讀數(shù)頭兩部分組成。本發(fā)明中,光柵讀數(shù)頭固定于擺盤上,標尺光柵設置于滑盤上,指示光柵裝在光柵讀數(shù)頭中?;P的滑動帶動標尺光柵移動,相對光柵讀數(shù)頭移動,繼而產(chǎn)生讀數(shù)。此讀數(shù)即為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
[0105]上述過程中,不斷通過電缸體和電缸連接器調(diào)整滑盤滑動的距離,使擺盤慢慢回復到原始位置。由于擺盤在非原始位置時,在豎直方向上,其相對原始位置偏離了一定的角度,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更好的監(jiān)控擺盤是否回復到原始位置,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盤上固定有角度儀。通過角度儀測量擺盤傾斜的角度。本發(fā)明中,所述角度儀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各種角度儀,只要能測試擺盤擺動的角度即可,例如,所述角度儀固定于擺盤上,當擺盤水平靜止時,角度儀的指針指向刻度“0”,顯示擺盤偏轉角度為O ;當擺盤擺動,產(chǎn)生傾斜,處于非水平狀態(tài),此時,固定于擺盤上的角度儀中的指針與刻度盤相對移動,使指針的讀數(shù)非0,指針所指向的刻度盤上的讀數(shù)即為擺盤偏轉的角度。
[0106]通過上述角度儀,獲知擺盤回復到原始位置后,讀取光柵尺的讀數(shù),并記錄。
[0107]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轉盤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上轉動。
[0108]通常,為了實現(xiàn)對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和轉動慣量的測試,需要改變待測試物體的姿態(tài)。本發(fā)明中,所述轉盤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上轉動。進而帶動固定于轉盤上的翻盤及翻盤上的待測試物體轉動,從而實現(xiàn)待測試物體姿態(tài)的改變。
[0109]為了實現(xiàn)轉盤在滑盤上轉動,具體結構沒有限制,只要能達到上述目的即可,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滑盤上固定有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固定連接至轉盤,并可控制轉盤進行自轉。具體的,滑盤與轉盤通過轉動軌道連接,轉盤可沿轉動軌道轉動。轉盤的轉動可通過人力轉動或者通過馬達、電機連接至轉盤上,驅(qū)動轉盤轉動。[0110]與轉盤同樣的目的,為了實現(xiàn)對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和轉動慣量的測試,需要改變待測試物體的姿態(tài)。本發(fā)明中,通過翻盤驅(qū)動待測試物體翻轉傾斜,以便對其質(zhì)心和轉動慣量等參數(shù)進行測試。
[0111]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便于描述,將在水平面內(nèi)與前述“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同樣的,該“左右方向”僅為方便和簡化描述,并不限定特定的方向,且與待測試物體無關。
[0112]為達到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驅(qū)動翻盤在左右方向翻轉傾斜即可。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轉盤上左右兩端固定有下安裝座,下安裝座通過鉸軸鉸接有上安裝座;所述翻盤固定于上安裝座上,并可以左側或右側的鉸軸為翻轉軸進行翻轉。
[0113]根據(jù)上述結構,需要向左翻轉時,即可驅(qū)動翻盤,以左側的鉸軸為翻轉軸進行翻轉;同樣,當需要向右翻轉時,可以以右側的鉸軸為翻轉軸進行翻轉。
[0114]基于上述結構,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轉盤上具有四個下安裝座,四個下安裝座以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呈矩形分布。即四個下安裝座連成的矩形,其四邊分別位于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0115]將翻盤翻轉一定角度后,需將翻盤固定,使其保持傾斜的狀態(tài),以便進行測試。在上述狀態(tài)下,固定于轉盤上的下安裝座和固定于翻盤上的上安裝座通過鉸軸鉸接。當需要翻動時,可將一側的鉸軸拆卸下來,使翻盤繞另一側的鉸軸轉動,實現(xiàn)翻轉傾斜,例如,當需要向左翻轉傾斜時,可將右側的鉸軸和右側的上安裝座、下安裝座拆開,并通過起吊設備將翻盤右側吊起,使其傾斜,然后采用支撐桿支撐于轉盤和翻盤右側之間,將翻盤固定,使其保持傾斜的狀態(tài)。
[0116]同時,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兩個支架固定于基臺上。通過基臺將將兩個支架連接起來,使擺動組件成為一個固定的整體。便于其移動。
[0117]當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測試轉動慣量時,需獲取擺盤的擺動周期,本發(fā)明中,可在基臺上固定周期儀,對擺盤的擺動周期進行測試。本發(fā)明中,所述周期儀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各種周期儀,只要能測試擺盤擺動的周期即可。
[0118]為使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的質(zhì)心更穩(wěn)定,避免對擺動測試產(chǎn)生影響,優(yōu)選情況下,以擺盤的幾何中心所在的豎直方向為中心線,所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的質(zhì)心位于中心線上;并且,所述轉盤轉動時,轉盤質(zhì)心不變。對于上述結構,等效的,可以以中心線為對稱中心,所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的結構各自以中心線軸對稱。具有上述特征的擺盤、滑盤、轉盤、翻盤可在加工過程中實現(xiàn),各個部件的質(zhì)心也可在加工完成后獲得,其獲取方法為本領域公知的,例如,對于質(zhì)量分布對稱均勻的部件,其質(zhì)心即為其幾何中心。對于上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擺盤、翻盤和滑盤為板狀立方體結構,所述轉盤為板狀立方體結構或板狀圓柱體結構。作為本領域公知的,上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在制作完成后,其重量和質(zhì)心可通過現(xiàn)有的方法獲得。擺盤與擺臂相互固定,其總重量和總質(zhì)心(擺盤與擺臂共同體的質(zhì)心)也可通過現(xiàn)有的方法獲得。
[0119]本發(fā)明公開的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中,需以翻盤質(zhì)心所在空間位置為原點,從原點沿中心線向上為臺上Z軸,從原點沿向前方向為臺上X軸,從原點沿向左方向為臺上Y軸,建立臺上三維坐標系。
[0120]本發(fā)明中,上述測試臺架制作完成后,擺臂、擺盤、滑盤、轉盤、翻盤重量及質(zhì)心均可獲知。并且測試臺架的擺動軸線位置也已知,則擺臂和擺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以及滑盤、轉盤和翻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均可獲知。同樣,在上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各個部件的質(zhì)心坐標及擺臂和擺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以及滑盤和轉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以及未翻轉狀態(tài)下,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均可獲知。
[0121]在翻盤發(fā)生翻轉時,可以根據(jù)其翻轉的角度,計算出其質(zhì)心變化的高度,進而可以計算出翻轉時,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
[0122]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可以實現(xiàn)以下9種工況:工況1:不轉不翻;工況2:左轉不翻;工況3:左轉左翻;工況4:不轉左翻;工況5:不轉右翻;工況6:右轉右翻;工況7:右轉不翻;工況8:右轉左翻;工況9:左轉右翻。
[0123]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捆綁組件的用途為將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可實現(xiàn)上述目的的結構有多種,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捆綁組件包括基板和具有自由端和連接端的捆綁帶;所述基板上設置有定位部,所述捆綁帶的連接端固定連接至基板上,所述捆綁帶的自由端用于與定位部可拆卸的固定連接;所述捆綁帶的長度可調(diào)。
[0124]上述結構中,基板用于支撐和固定待測試物體,使捆綁后的待測試物體與捆綁組件固定為一體。通常,使用時,該基板固定于測試臺架上。該基板可以為各種板狀結構。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基板兩端分別向上延伸出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上述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分別用于安裝捆綁帶和定位部。
[0125]對于上述結構中使用的捆綁帶,可以采用各種柔性帶,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捆綁帶為尼龍軟帶。尼龍軟袋具有柔性好,強度高的優(yōu)點。
[0126]用于捆綁待測試物體的部件,捆綁帶具有兩端,本發(fā)明中,分別定義為自由端和連接端,連接端用于固定連接至基板。自由端用于可拆卸的連接至定位部,即,在進行捆綁時,自由端固定連接至定位部;當未進行捆綁時,自由端可以與定位部脫離,其位置不受限制。
[0127]并且,上述捆綁帶的長度可調(diào)。在本發(fā)明中,捆綁帶的長度可調(diào)定義為:捆綁帶的長度可以調(diào)整,當捆綁帶的長度調(diào)至適當后,其長度可以固定,以便進行牢固的捆綁定位。當進行捆綁時,捆綁帶的長度定義為“捆綁長度”。即,可以理解,在本發(fā)明中,捆綁帶的長度可調(diào)是指捆綁帶的“捆綁長度”可調(diào)。
[0128]具體的,捆綁帶的連接端固定連接至基板上,其長度的調(diào)節(jié)結構有多種,可以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的各種結構,優(yōu)選情況下,本發(fā)明中,通過棘輪機構實現(xiàn)捆綁帶長度的調(diào)整,具體的,所述基板上與定位部相對的一端固定有棘輪機構,所述捆綁帶的連接端固定連接至棘輪機構。
[0129]具體的,當基板兩端具有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時,可使棘輪機構和定位部分別固定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的外側。
[0130]當基板兩端具有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時,為更好的實現(xiàn)待測試物體在基板上的固定,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捆綁組件還包括用于填充于被捆綁物與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填充塊。通過填充塊的阻擋作用,可以更好的防止待測試物體在基板上發(fā)生側滑,使捆綁更加穩(wěn)定。
[0131]更進一步的,為了更精確更穩(wěn)定的在待捆綁物側向進行固定,所述第一側壁和/或第二側壁上螺紋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一端部位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0132]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捆綁裝置還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于限位桿位于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端部。
[0133]以第一側壁和第二側壁之間的區(qū)域作為捆綁區(qū),限位桿與第一側壁和/或第二側壁螺紋連接,此時,轉動限位桿即可調(diào)整限位桿伸入捆綁區(qū)的深度,使用時,旋轉限位桿,使限位桿端部的限位板抵于待捆綁物的側面上,對捆綁物施加側向作用力,可以更好的防止待捆綁物在基板上發(fā)生側滑,使捆綁更加穩(wěn)定。并且該結構只需調(diào)節(jié)限位桿即可實現(xiàn)對不同寬度的待捆綁物的捆綁和定位。
[0134]上述結構中,限位板固定于限位桿端部,例如可以通過焊接等方法實現(xiàn)。只需使限位板能在限位桿的軸向上固定即可。
[0135]為了便于限位桿的轉動,可在限位桿的另一端部設置轉輪。
[0136]通過上述棘輪機構,可以方便的對捆綁帶的長度進行調(diào)節(jié),并且其結構穩(wěn)定,捆綁時可對待測試物體進行牢固的固定。
[0137]根據(jù)本發(fā)明,捆綁帶的自由端可拆卸的固定連接至定位部的結構有多種,例如,可以將捆綁帶的自由端固定連接至一掛鉤,在定位部設置一軸,在進行捆綁時,掛鉤可以勾于該軸上,進行固定;當未進行捆綁時,可以將掛鉤取下。
[0138]優(yōu)選情況下,為使捆綁結構更穩(wěn)定,使待測試物體被更牢固的捆綁,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捆綁帶的自由端用于固定定位軸;所述定位部為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開設有用于可拆卸安裝所述定位軸的定位軸安裝孔。
[0139]捆綁帶自由端固定于定位軸上的結構可以有多種,例如,從所述定位軸一端的定位帽沿定位軸本體軸向延伸出凸塊。在捆綁帶自由端形成連接套,所述連接套用于套設在定位軸本體上。當需要將捆綁帶自由端固定于定位軸上時,可以以凸塊為前端,穿過捆綁帶自由端的連接套,使定位軸本體處于連接套中即可。
[0140]為防止定位軸安裝于定位軸安裝孔內(nèi)時,從定位軸安裝孔內(nèi)滑出,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定位軸包括定位軸本體及位于定位軸本體兩端部的定位帽,所述定位軸本體的直徑小于定位帽的直徑。此時,可通過定位帽的限位作用,將定位軸本體牢固的固定于定位座上。
[0141]對于上述定位座,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包括兩個平行的支撐體,支撐體上均具有安裝定位孔,兩個支撐體上的安裝定位孔相對。
[0142]對于上述定位安裝孔,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定位軸安裝孔包括圓形的定位導入孔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導入孔和定位孔相互連通,并且定位導入孔圓心低于定位孔圓心;所述定位導入孔的直徑大于定位孔的直徑;所述定位帽的直徑小于定位導入孔的直徑,大于定位孔的直徑;所述定位軸本體的直徑小于或等于定位孔的直徑,并且同時小于或等于定位導入孔和定位孔連通處的寬度。此時,可以方便的實現(xiàn)定位軸在定位軸安裝孔內(nèi)的固定及取出,并且該捆綁組件在使用時,捆綁帶一端固定于捆綁棘輪機構上,另一端的連接套套設與定位軸的定位軸本體上,定位軸位于定位孔內(nèi)。在捆綁時,捆綁帶處于受力狀態(tài),通過固定于基板上的捆綁棘輪機構和定位部的定位孔,將待捆綁物進行固定,此時,定位軸受到捆綁帶斜向上的拉力,不會落入定位導入孔中;當需將待捆綁物卸下時,調(diào)整捆綁棘輪機構,將捆綁帶松開,定位軸受重力作用,落入定位導入孔中,將定位軸從捆綁帶端部的連接套中取出即可。
[0143]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中,限位裝置包括基座、轉軸和限位轉塊,所述基座兩端朝基座同側分別延伸出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所述轉軸設置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并可旋轉;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之間的轉軸上具有兩個相對轉軸固定的用于限位的限位轉塊;相對設置的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具有不同的限位寬度;轉軸的轉動可改變轉軸正上方處兩限位轉塊之間的限位寬度;所述擺盤底部固定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限位梁,所述限位裝置設置于基臺上,并且轉軸位于前后方向;所述限位梁位于兩個限位轉塊之間。
[0144]在將被試車輛吊裝到測試臺上時,需要盡量保證測試臺的穩(wěn)定,盡量不發(fā)生擺動,而在測試過程中,需要測試臺進行一定幅度的擺動。如在吊裝被試車輛時,將測試臺完全固定,則后續(xù)無法進行擺動測試。
[0145]根據(jù)本發(fā)明,當用于乘用車的測試臺上時,可調(diào)節(jié)限位轉塊,使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寬度最小,保證測試臺不發(fā)生大幅擺動,并且,固定在轉軸上的兩個限位轉塊可以保證測試臺擺動的安全。同時,在需進行擺動測試時,可調(diào)節(jié)限位轉塊,使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寬度增大,使測試臺架在該范圍內(nèi)進行安全的擺動,利于測試。
[0146]另外,由于測試臺架上的被試車輛較重,其產(chǎn)生的力量和載荷也非常大,極易對限位裝置造成破壞,既有安全隱患,又縮短了限位裝置的使用壽命。本發(fā)明中,將限位轉塊與轉軸固定,限位轉塊完全固定于轉軸上,限位轉塊可以承受巨大的沿轉軸軸向的壓力。并且該結構不會對轉軸造成破壞,提高了限位裝置的使用壽命。并且,限位轉塊與轉軸固定,即使限位轉塊與待限位部件發(fā)生碰撞,限位轉塊也不會移動,兩相對設置的限位轉塊之間的距離不會發(fā)生變化,測試臺在測試過程中,擺動穩(wěn)定性大大提高,對于提高測試精度十分有利。
[0147]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基座作為限位裝置的基礎,使用時,通常固定,以保證限位的穩(wěn)定性。
[0148]基座兩端朝基座同側分別延伸出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作為支撐組件,用于支撐轉軸和限位轉塊。
[0149]轉軸設置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并可旋轉。上述結構可以采用現(xiàn)有的各種結構,只要能將轉軸固定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使其與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的相對位置固定,但轉軸可自由轉動。具體的,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具有相對的兩個轉軸安裝孔,轉軸通過軸套穿設與該轉軸安裝孔內(nèi),并固定,轉軸可在軸套內(nèi)轉動。
[0150]轉軸上固定有兩個限位轉塊,限位轉塊設置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之間。限位轉塊在轉軸上的位置固定,不可移動,但可隨轉軸轉動。兩個限位轉塊之間、位于轉軸之上的部分形成限位區(qū),即轉軸之上、相對的兩個限位轉塊之間的空間為限位區(qū)。使用過程中,限位梁處于限位區(qū)內(nèi)。
[0151]相對設置的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具有不同的限位寬度。上述限位寬度為兩個限位轉塊上可以對待限位部件起到限位作用的部分之間的寬度。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具有不同的限位寬度可通過將兩個限位轉塊相對的兩個側面設置成非平面,即上述兩個平面具有不同的間距,并且限位轉塊上具有該間距的部分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0152]限位轉塊的轉動可改變轉軸正上方處兩限位轉塊之間的限位寬度。通過該結構,可以實現(xiàn)通過轉動限位轉塊而調(diào)節(jié)所需要限位的寬度。
[0153]上述結構可通過多種手段實現(xiàn),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兩個限位轉塊各自獨立的包括基塊及選擇性含有的限位塊;兩個基塊相對的固定于轉軸上,兩個基塊相對的兩個側面上共固定有至少一個限位塊。例如,當兩個限位轉塊左右排列,左側限位轉塊的右側面與右側限位轉塊的左側面相對。左側限位轉塊包括左側基塊,左側基塊的右側面上固定有覆蓋右側面部分區(qū)域的限位塊,而右側限位轉塊僅包括右側基塊。此時,左側基塊右側面上的限位塊與右側基塊、左側基塊與右側基塊為兩組能起到限位作用的組合。此時,左側基塊右側面上的限位塊到右側基塊的距離可以視為第一個限位寬度,左側基塊與右側基塊的距離可以視為第二個限位寬度。
[0154]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增加可以調(diào)整的限位寬度的個數(shù),優(yōu)選情況下,基塊上固定有多個限位塊,兩個基塊上的限位塊個數(shù)相同并且位置相互對稱;多組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各不相同。
[0155]此時,分別位于兩個基塊上的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即為上述兩個限位塊對應的限位寬度。
[0156]實現(xiàn)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之間間距(B卩限位寬度)各不相同的方式比較簡單,例如可通過調(diào)節(jié)限位塊的厚度,實現(xiàn)其對應的限位寬度的調(diào)節(jié),進而可通過調(diào)節(jié)實現(xiàn)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之間間距(即限位寬度)各不相同。
[0157]兩個基塊上具有多組上述限位塊,多組上述限位塊的間距各不相同。從而使限位裝置具有多個限位寬度。僅需通過轉動限位轉塊,即可實現(xiàn)限位寬度的改變。
[0158]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情況下,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具有相同的厚度。
[0159]此時,可以假想,在相對設置的兩個基塊的中間處,具有一與兩個基塊平行的中間平面,兩個基塊相對的兩個側面到中間平面的距離相等。當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的厚度相等時,所述兩個限位塊相對該中間平面鏡像分布,所述兩個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即所述兩個限位塊的限位寬度)的中點在該中間平面上。
[0160]由此可知,當兩個基塊上,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具有相同的厚度時,每組相互對稱的兩個限位塊的中點均位于該中間平面上。自然狀態(tài)下,將待限位物體置于兩個限位轉塊正中間,即上述中間平面處。擺動時,兩個限位轉塊等距對稱分布于待限位物體的兩側,使擺動過程更平衡,更穩(wěn)定,對于提高測試精度更有利。
[0161]上述結構中,轉軸轉動帶動限位轉塊轉動,不斷有限位塊進入限位區(qū),同時有限位塊轉出限位區(qū)。并且,在限位區(qū)內(nèi)還可能同時存在多組限位塊。每組限位塊具有各自不同的限位寬度。但其中,僅一組限位塊能實際起到限位作用,此時,這一組限位塊為實際起到限位作用的限位塊,其對應的限位寬度為當前的實際限位寬度。
[0162]優(yōu)選情況下,基塊上限位塊的厚度依次增加或依次遞減。并且限位塊的分布通常需保證每個限位塊都能在適當條件下起到限位作用,例如,當限位梁較大時,限位塊之間的間距需增加,保證限位塊能各自獨立的作用。而當限位梁較小時,限位塊之間的間距可縮小。具體分布只需滿足上述要求即可。
[0163]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使限位時,轉軸能保持穩(wěn)定,不發(fā)生轉動,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轉軸伸出第二支撐座外側;所述第二支撐座外側固定有可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的定位部。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上述“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指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防止其發(fā)生轉動,當需要轉動時,可解除上述固定,使轉軸轉動,當轉動到預定位置,可將轉軸在該位置固定。
[0164]通過該定位部,可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進而使限位轉塊固定,使其保持限位寬度在外力作用下也不會改變,提高了限位的穩(wěn)定性。
[0165]為達到上述目的,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中常用的各種結構,優(yōu)選情況下,具體的,所述轉軸上具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第二支撐座外側的轉軸的周向側壁上;所述定位部包括固定于第二支撐座外側的插銷座及設置于插銷座內(nèi)的插銷,所述插銷可插入或脫離所述定位孔。
[0166]上述結構中,以朝向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之間的方向為內(nèi),第一支撐座遠離第二支撐座的方向以及第二支撐座遠離第一支撐座的方向為外。
[0167]轉軸的轉動可改變朝向插銷座的定位孔。轉動轉軸,當轉動到適當位置,需要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時,將插銷沿插銷座插入相應的定位孔內(nèi),即可在轉軸周向上將轉軸固定。當需要繼續(xù)轉動轉軸時,將插銷抽出,使插銷與定位孔脫離,此時,轉軸即可自由轉動。
[0168]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對應調(diào)節(jié)和固定限位區(qū)的限位寬度,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定位孔的個數(shù)與基塊上限位塊的個數(shù)相同。并且,當一組相互對稱的限位塊起到限位作用時,有一定位孔與插銷對應,當需要固定該組限位塊對應的限位寬度時,將插銷插入定位孔即可。定位孔的個數(shù)與基塊上限位塊的個數(shù)相同,可保證每一限位塊在其限位位置均能固定,即,可以得到對應個數(shù)的穩(wěn)定的限位寬度。
[0169]對于上述結構的限位裝置,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限位塊在基塊上均勻分布,所述定位孔在轉軸周向側壁上均勻分布。
[0170]為了便于安裝和操作,所述插銷座位于轉軸正下方,所述插銷可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插入轉軸的定位孔中。
[0171]對于上述基塊,可以采用各種形狀和結構,為便于操作,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基塊為以轉軸中心為圓心的圓盤。
[0172]基塊上限位塊的設置沒有太大限制,只需滿足限位轉塊的轉動可以改變限位區(qū)的寬度即可,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限位塊從圓盤的圓心延伸至圓盤邊沿。
[0173]限位塊的個數(shù)根據(jù)實際限位梁的大小即所需要的限位寬度的多少而定,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jù)實際使用情況進行選擇。優(yōu)選情況下,每個基塊上固定有2-6個限位塊。
[0174]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便于操作,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轉軸伸出第一支撐座外側,并在其端部形成手輪。當需要轉動轉軸時,可直接轉動手輪,操作方便。
[0175]根據(jù)本發(fā)明公開的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如果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且限位梁位于兩限位轉塊之間最小的限位寬度中時,限位梁與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均存在間隙;在所述步驟(2)之前、步驟(2)之后步驟(3)之前、以及步驟(5)中每次改變工況之前,轉動轉軸,使限位梁位于兩限位轉塊之間最小的限位寬度中;所述步驟(3)和步驟(5)中,在每次調(diào)平處理后,還包括轉動轉軸,使限位梁所處的限位寬度增大
[0176]或者,在所述步驟(2 )之前、步驟(2 )之后步驟(3 )之前、以及步驟(5 )中每次改變工況之前,轉動轉軸,使限位梁位于兩限位轉塊之間最小的限位寬度中;所述步驟(3)和步驟(5)中,在每次調(diào)平處理之前,還包括轉動轉軸,使限位梁所處的限位寬度增大。
[0177]此時,通過調(diào)節(jié)限位轉塊,限位梁可擺動的寬度最小,繼而控制擺盤可擺動的幅度最小,使待測試物體吊裝上測試臺架以及改變待測試物體在測試臺架上的姿態(tài)時,測試臺架不發(fā)生大幅擺動,使過程更安全。[0178]如前所述,當通過在基塊上設置限位塊來實現(xiàn)限位時,對于上述步驟,可以通過轉動限位轉塊,使限位寬度最小的那一組相互對稱的限位塊位于限位梁兩側,通過這一組限位塊對限位梁起限位作用。
[0179]由于被測試物體重量通常非常大,測試過程中,尤其是改變其姿態(tài)時,最容易產(chǎn)生安全問題。而如果擺盤此時擺動幅度過大,會大大增加安全隱患。本發(fā)明通過在調(diào)整測試姿態(tài)時,將擺盤的擺動幅度限制在很小的范圍內(nèi),大大提高了測試的安全性。
[0180]對于以車輛作為待測試物體時,由于車輛通過輪胎與翻盤接觸,測試過程中,當車輛姿態(tài)改變時,輪胎會發(fā)生變形,導致車輛質(zhì)心產(chǎn)生變化,影響測試精度。
[0181]對此,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中,支撐組件包括底座和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一端與底座螺紋連接,另一端固定有頂盔,所述頂盔上開設有用于轉動頂盔和支撐柱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
[0182]在使用時,將支撐組件放置于翻盤上,然后旋轉頂盔和支撐柱,將頂盔緩緩升起,直至頂盔接觸被試車輛下部。使頂盔可防止測試后過程中,車輪變形導致的車輛高低位置變化,進而避免其質(zhì)心變化此時,通過旋轉頂盔和支撐柱即可實現(xiàn)支撐組件支撐高度的調(diào)整,方便、穩(wěn)定;并且,調(diào)節(jié)好支撐組件的高度后,支撐組件可對被試車輛施加穩(wěn)定的作用力,使被試車輛更加穩(wěn)定,測試過程更安全。
[0183]對于上述底座,可以為各種形狀,例如方形結構、圓柱體結構。優(yōu)選為圓柱體結構。底座和支撐柱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方式?jīng)]有限制,例如,支撐柱為筒狀,其銅內(nèi)壁具有內(nèi)螺紋,底座上具有突出的柱狀體,其表面具有外螺紋,通過該內(nèi)螺紋和外螺紋配合連接。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為了進一步提高支撐組件在支撐時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支撐柱外表面具有外螺紋,所述底座內(nèi)具有內(nèi)螺紋,具體的,上述螺紋可以為粗牙螺紋或矩形螺紋。上述內(nèi)螺紋和外螺紋配合連接。即,支撐柱“插于”底座內(nèi)。
[0184]上述情況下,支撐柱為圓柱體結構。
[0185]同時,支撐柱上端還固定有頂盔,頂盔用于接觸被支撐物,并對被支撐物施加向上的作用力。
[0186]頂盔與支撐柱固定,頂盔的旋轉帶動支撐柱的旋轉。頂盔上具有用于轉動頂盔和支撐柱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通過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可驅(qū)動頂盔旋轉,具體的,例如,采用一剛性棍體,插入頂盔調(diào)節(jié)孔中,推動剛性棍體,帶動頂盔轉動。
[0187]頂盔可以為各種結構,例如圓柱體結構、方形結構。
[0188]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設置于頂盔側壁上。
[0189]為便于轉動頂盔,所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在頂盔側壁周向上均勻分布。尤其是在頂盔為圓柱體結構時,周向上均勻分布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將圓周分為多個相等的圓弧。在轉動過程中,每轉過一個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可獲知頂盔轉動的角度。例如,具有η個均勻分布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360°圓周被均分為η個相等的角度(例如記為第一角度)。
[0190]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底座側壁上具有用于轉動底座的底座調(diào)節(jié)孔。此時,同樣可以通過轉動底座的旋轉來控制支撐組件的支撐高度。
[0191]與前述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在頂盔側壁周向上均勻分布類似,所述底座調(diào)節(jié)孔在底座側壁上均勻分布。同樣的,例如,具有m個均勻分布的底座調(diào)節(jié)孔,360°圓周被均分為m個相等的角度(例如記為第二角度)。在旋轉頂盔和支撐柱時,以均勻分布在底座側壁周向上的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為參照,將某一頂盔調(diào)節(jié)孔旋轉至相鄰的頂盔調(diào)節(jié)孔的位置,即可快速獲知旋轉的角度(第一角度),并且旋轉精度高。對于多個支撐組件同時使用時,便于控制所有的支撐組件頂起的高度相同。
[0192]對于上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和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的個數(shù)沒有特殊要求,優(yōu)選情況下,所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具有3-8個,所述底座調(diào)節(jié)孔具有3-8個。進一步優(yōu)選情況下,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具有4-6個,所述底座調(diào)節(jié)孔具有4-6個。其中,所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和底座調(diào)節(jié)孔個數(shù)太多,會降低支撐組件的強度,個數(shù)太少,不利于轉動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和底座調(diào)節(jié)孔。
[0193]更優(yōu)選情況下,頂盔調(diào)節(jié)孔和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的個數(shù)不同,此時,相鄰兩頂盔調(diào)節(jié)孔所在半徑間的角度(第一角度)與相鄰兩底座調(diào)節(jié)孔所在半徑間的角度(第二角度)不同,在旋轉過程中,可以以某一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為參照,將某一頂盔調(diào)節(jié)孔旋轉至相鄰頂盔調(diào)節(jié)孔的位置,此時,頂盔旋轉了第一角度;也可以以某一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為基準,將某一頂盔調(diào)節(jié)孔旋轉至與前述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相鄰的底座調(diào)節(jié)孔的相應位置,此時,頂盔旋轉了第二角度。通過可選的多角度調(diào)節(jié),可更精確的控制頂盔旋轉的角度。
[0194]同時,在獲取支撐柱高度和底座螺紋絲距的基礎上,獲得支撐柱轉動的角度(即頂盔轉動的角度),即可精確得出頂盔升高或降低的高度,對于進一步精確控制支撐裝置的支撐高度十分有利。
[0195]對于所述底座、支撐柱和頂盔的高度,在本發(fā)明中沒有太大限制,只需支撐組件總的最小高度(即支撐柱旋入底座最深處時)小于被測車輛和測試臺之間的距離、支撐組件總的最大高度(即支撐柱旋出底座最高處時)大于被測車輛底盤和測試臺之間的距離即可。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實際使用需要,可以進行選擇和調(diào)節(jié)。
[0196]如前所述,上述測試臺架上還包括用于測量的光柵尺、角度儀以及電缸體、電缸連接器、捆綁組件和支撐組件等用于連接各個部件及實現(xiàn)不同姿態(tài)的附加功能部件。由于上述各個附加功能部件相對于臺架主體(包括擺盤、滑盤、轉盤、翻盤),附加功能部件的重量比較小,對測試結果產(chǎn)生的影響也比較小,在本發(fā)明中,可以忽略不計。
[0197]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方法測試剛體的轉動慣量時,還需先獲知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如果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已知(對于獨立的剛體而言,已知的質(zhì)心為相對于該剛體上作為參照物的部件的坐標),將待測試物體固定于本發(fā)明的測試臺架上以后,獲取待測試物體上作為參照物的部件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已知的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相對于待測試物體上作為參照物的部件的坐標,計算出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198]如果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未知,則可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測試得到。
[0199]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的獲取方法為:
[0200](21)、使用捆綁組件將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
[0201](22)、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11 ;
[0202](23)、將轉盤在水平面內(nèi)轉動角度Θ ;然后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21 ;
[0203](24)、在轉盤已轉動角度Θ的基礎上,將翻盤翻轉角度φ ;然后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31 ;
[0204]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記為C (X。,Y。,Ζ。),通過如下方法計算,得到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坐標:
[0205]Xc=AS1 ;
[0206]Yc=(S1CC)S Θ-S2) A/sin Θ ;
[0207]
Zc=[AS[COS0( 1-cosf )+AS2cosf-AS3-M1 L1/m2]/sin0sin9 ;
[0208]其中,A=I+0?+!?) /M ;
[0209]L1的獲取方法為:在未承載待測試物體的情況下,將轉盤轉動角度Θ,然后將翻盤翻轉角度f,然后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即為U。
[0210]此時,即可直接獲知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在上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211]上述方法獲得的質(zhì)心坐標是基于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赏ㄟ^如下方法將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坐標“記憶”到待測試物體上,以便僅依據(jù)待測試物體即可獲知其質(zhì)心位置:
[0212]在待測試物體內(nèi)選定離臺原點;
[0213]在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且轉盤未轉動,翻盤未翻動,擺盤傾斜角度為O時,獲取離臺原點在臺上三 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214]然后,以離臺原點為坐標系原點,建立離臺三維坐標系;
[0215]在獲取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步驟5)后,將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換算成在離臺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216]具體的:
[0217]選取所述離臺原點時,可選擇各種位置,只需在待測試物體離開臺架后,可確定離臺遠點的空間位置即可。優(yōu)選以待測試物體上空間位置易于確定的特征點為離臺原點,也可以以待測試物體上空間位置易于確定的特征線與特征面或特征線的交點為離臺原點。以剛體(如乘用車)為例,可以以乘用車的前軸和四個車輪為參照物,以乘用車的左右四個車輪沿前后方向的對稱中線與前軸的交點為離臺原點。同樣的,對于其他待測試物體,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離臺原點。優(yōu)選采用待測試物體的位置比較容易確定的特定點作為離臺原點。
[0218]然后在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且轉盤未轉動,翻盤未翻動,擺盤傾斜角度為O時,獲取離臺原點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離臺原點坐標記為M(Xm, Ym? Zm )。
[0219]然后,以離臺原點為坐標系原點,建立離臺三維坐標系。此時,離臺三維坐標系中的離臺坐標軸可以設定為任意方向,只要離臺X軸、離臺Y軸、離臺Z軸滿足兩兩垂直的右手坐標系原則即可。
[0220]為了便于進行坐標轉換,優(yōu)選情況下,以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Z軸方向為離臺Z軸;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X軸方向為離臺X軸;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Y軸方向為離臺Y軸,建立離臺三維坐標系。
[0221]在前述步驟(5)之后,將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換算成在離臺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則離臺三維坐標系中,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坐標為C丨(Xc-Xm,Yc-Ym,Zc-ZmX
[0222]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當離臺三維坐標系的離臺X軸、離臺Y軸、離臺Z軸與原臺上X軸、臺上Y軸、臺上Z軸不成平行或垂直關系時,只需先獲知離臺X軸、離臺Y軸、離臺Z軸分別與原臺上X軸、臺上Y軸、臺上Z軸的夾角,然后通過公知的空間幾何計算,得到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在離臺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0223]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方法進行測試時,由于測試臺架自身具有一定的質(zhì)量,在擺動過程中,測試臺架自身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轉動慣量,在實際測試過程中,需去除測試臺架自身轉動慣量的影響。此時,需先獲知第i種工況下,測試臺架自身的轉動慣量Ι&Μ。
[0224]如前所述,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中,對轉動慣量產(chǎn)生影響的部分包括擺臂、擺盤、滑盤、轉盤和翻盤。需獲知Igtli,需分別獲知擺臂和擺盤的總轉動慣量Istl1、滑盤和轉盤的總轉動慣量Imf CU、翻盤的轉動慣量Iem。
[0225]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方法屬于復擺法,復擺法轉動慣量的計算可通過式(2):1=m’ ghf/(4n2)計算得到,其中,m’為物體質(zhì)量,h為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T為物體擺動周期。
[0226]故,對于第i種工況下,測試臺架的總轉動慣量可通過如下方法獲取: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tl21、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tli ;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空臺擺動周期ΤΜ。
[0227]至此,結合式(2),即可計算得到擺臂和擺盤的總轉動慣量Istl1、滑盤和轉盤的總轉動慣量翻盤的轉動慣量Iatli,繼而獲知測試臺架自身在第i種工況下的總轉動慣
β.1 臺 0i。 [0228]根據(jù)本發(fā)明,想獲知待測試物體自身的轉動慣量,在測試臺架上,首先需獲知測試臺架和待測試物體組成的測試系統(tǒng)的總轉動慣量I系統(tǒng)”
[0229]具體的,先調(diào)整測試臺架,使其處于第i種工況下,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所述調(diào)平處理包括滑動滑盤,直至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 ;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21、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的距離故、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
[0230]然后采用式(2),即可計算出在第i種工況下,擺臂和擺盤的總轉動慣量I S1、滑盤和轉盤的總轉動慣量I?m、翻盤的轉動慣量Ia1、臺架作用下的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W。
[0231]由于此時測試過程中,待測試物體受到測試臺架的作用和影響,計算得到的臺架作用下的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 并非待測試物體自身的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 tM。
[0232]整個測試系統(tǒng)中,第i種工況下,I sgEi和I &(li之差即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tliO
[0233]上述方法獲知的是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根據(jù)平行軸定理,可將待測試物體在第i種工況下,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轉換為在第i種工況下,相對于通過其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的轉動慣量Iei。具體方法為,根據(jù)式(3):1fti=Ici+Mr2計算得到,其中,M為待測試物體質(zhì)量,r為通過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與擺動軸線之間的間距。
[0234]為了簡化測試過程,本發(fā)明的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可通過如下方法直接獲取在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通過其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的轉動慣量Ic^[0235]具體的,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空臺擺動周期Ttli ;
[0236]測試臺架上固定有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擺動周期Ti ;
[0237]所述Icd通過式(4)計算得到,式(4):
[0238]Ici= (Ti2-T0i2) (m0H0+mH+m2H2i) g/ (4 π 2) +Ti2MHig/ (4 π 2) -MHi2I (I+m/M) Si'
[0239]根據(jù)本發(fā)明,可進一步測試計算出待測試物體的所有轉動慣性參數(shù)。具體如下:以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為質(zhì)心原點,定義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和質(zhì)心Z軸,建立質(zhì)心三維坐標系。以待測試物體為乘用車為例,以車輛質(zhì)心為質(zhì)心原點,以車輛前后方向為質(zhì)心X軸,車輛左右方向為質(zhì)心Y軸,車輛上相方向為質(zhì)心Z軸,建立質(zhì)心三維坐標系。
[0240]第i種工況下,擺動軸線與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質(zhì)心Z軸的正夾角分別為αρβρY i,獲得式(I):
[0241]Ici=IxCos2 a JlyCos2 β JlzCos2 Y 1-2Ixycos a jcos β 1-2Iyzcos β jcos y 1-2Ixzcos a jCOS y i ;
[0242]其中,Ix、Iy、Iz分別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和質(zhì)心Z軸的轉動慣量,Ixy、Iyz、Ixz分別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質(zhì)心ζ軸、質(zhì)心X軸和質(zhì)心Y軸的慣性積;
[0243]改變工況,重復步驟(I) - (7) 5次,獲得6個工況對應的式(I)所組成的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得到 Ix、Iy、Iz、Ixy> Iyz、Ixz。
[0244]參照附圖,圖1-圖6示出了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
[0245]該測試臺架包括主機和捆綁組件。
[0246]主機包括基臺13、固定于基臺13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
[0247]擺動組件包括基臺13,基臺13左右兩端固定有兩個支架11,兩個支架11頂端各自延伸出一個懸臂12,兩個懸臂12相向設置,具體如圖3所示。即圖1中左側的懸臂12從左側的支架11朝向右側的支架11延伸,類似的,右側的懸臂12從右側的支架11朝向左側的支架11設置。
[0248]懸臂12頂端固定有固定塊31,固定塊31頂端具有向上突出的刀口。刀口上表面為兩個相交的平面,即第一側面311和第二側面312。第一側面311和第二側面312的交線為擺動軸線33。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一側面311和第二側面312形成的夾角為90。。
[0249]固定塊31上設置有擺動塊32。擺動塊32底部具有凹口,凹口表面為兩個相交的平面,即第三側面321和第四側面322。第三側面321和第四側面322的交線和擺動軸線33共線。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第三側面321和第四側面322形成的夾角為120°。所述刀口的頂部位于凹口的底部。具體如圖5所示。
[0250]參見圖2,擺動塊32的頂端固定在連接板22上。連接板22沿垂直于擺動軸線33的方向的兩端向下延伸出兩個擺臂21,兩個支架11上的兩個連接板22分別延伸出兩個擺臂21,共四個擺臂21,四個擺臂21固定連接在擺盤23的相對的兩端,將擺盤23固定。
[0251]如圖1所示,擺盤23為方形盤。其上具有同樣為方形的滑盤5,滑盤5和擺盤23通過前后方向設置的滑軌連接,滑盤5可沿滑軌滑動(圖中未示出)。并且擺盤23上固定有電缸體51,所述滑盤5上固定有電缸連接器52,所述電缸體51和電缸連接器52配合連接。同時,擺盤23上還設置有光柵尺53,可讀取滑盤5移動的距離。
[0252]另外,擺盤23上還設置有角度儀231,用于測量擺盤23擺動的角度。
[0253]基臺13上方,擺盤23下方設置有周期儀232,用于測量擺盤23擺動的周期。
[0254]滑盤5上方固定有轉盤6,滑盤5與轉盤6通過轉動軌道連接,轉盤6可沿轉動軌道轉動(圖中未示出)。
[0255]轉盤6上方具有四個呈矩形分布的下安裝座72。該矩形的長度方向為前后方向。具體參照圖4,每個三角形下安裝座72通過鉸軸74與呈到三角形的上安裝座73連接。上安裝座73固定于翻盤71底部。翻盤71用于固定乘用車8,圖中,以乘用車8作為乘用車
8。圖4中可見,乘用車8的輪胎81位于該上安裝座73和下安裝座72上方的翻盤71上。
[0256]當需要向左翻轉傾斜時,可將右側的鉸軸74和右側的上安裝座73、下安裝座72拆開,并通過起吊設備將翻盤71右側吊起,使其傾斜,然后采用支撐桿75支撐于轉盤6和翻盤71右側之間,將翻盤71固定,使其保持傾斜的狀態(tài)。
[0257]以擺盤23的幾何中心所在的豎直方向為中心線,所述擺盤23、滑盤5、轉盤6、翻盤71的結構各自以中心線軸對稱。即所述擺盤23、滑盤5、轉盤6、翻盤71的質(zhì)心位于中心線上,并且所述轉盤6轉動時,轉盤6質(zhì)心不變。
[0258]上述捆綁組件結構參見圖7-圖11。
[0259]圖7公開了本發(fā)明提供的捆綁組件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包括基板1111,基板1111兩端分別延伸出第一側壁1112和第二側壁1113,第一側壁1112和第二側壁1113均位于基板1111的上側。即,基板1111與第一側壁1112、第二側壁1113共同形成“凹”形結構。
[0260]第一側壁1112外側(以“凹”形結構內(nèi)的凹槽為內(nèi),第一側壁1112和第二側壁1113遠離凹槽的方向為外)固定有棘輪機構112。棘輪機構112與捆綁帶113的連接端連接,通過棘輪機構112可調(diào)整捆綁帶113伸出的長度。
[0261]捆綁帶113的自由端具有連接套1131,連接套1131內(nèi)套設有定位軸114。
[0262]定位軸114的具體結構參見圖11,包括定位軸本體1141和定位帽1142,定位帽1142位于定位軸本體1141兩端。定位軸114和定位帽1142均為圓柱體狀,定位帽1142橫截面的直徑大于定位軸114橫截面的直徑。從定位軸本體1141 一端的定位帽1142沿定位軸本體1141軸向延伸出凸塊1143。定位軸114套設與連接套1131內(nèi)時,以定位軸本體1141套于連接套1131內(nèi),定位軸本體1141兩端的定位帽1142位于定位帽1142外。
[0263]第二側壁1113外側固定有定位座115,定位座115上開設有定位軸安裝孔1151。定位座115的具體結構參見圖9,定位座115上開設有定位軸安裝孔1151,定位軸安裝孔1151包括均為圓形的定位導入孔11511和定位孔11512,定位導入孔11511的直徑大于定位孔11512。定位孔11512與定位導入孔11511連通,并且該連通處的寬度大于定位軸本體1141的直徑。
[0264]并且,定位導入孔11511的直徑大于定位帽1142直徑,定位孔11512直徑小于定位帽1142直徑。
[0265]上述限位裝置4結構參見圖12-圖16。
[0266]圖12和圖13示出了本發(fā)明公開的限位裝置4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具體的,該限位裝置4包括基座411,基座411兩端分別向基座411上側延伸出第一支撐座412和第二支撐座413。第一支撐座412和第二支撐座413上均具有轉軸422安裝孔,轉軸422通過轉軸422安裝孔固定于第一支撐座412和第二支撐座413上。
[0267]同時,轉軸422兩端分別延伸出第一支撐座412和第二支撐座413。轉軸422延伸出第一支撐座412,形成手輪421。轉軸422延伸出第二支撐座413的部分,其周向側壁上具有四個繞轉軸422周向圓周均勻分布的定位孔11512。
[0268]第二支撐座413外側的側壁上安裝有插銷座441,插銷座441位于轉軸422下方。插銷座441內(nèi)具有插銷442,插銷442可插入轉軸422上的定位孔11512,也可從定位孔11512中拔出。
[0269]第一支撐座412和第二支撐座413之間的轉軸422上固定有兩個限位轉塊43。
[0270]限位轉塊43的結構如圖14-圖16所示,本實施例中,限位轉塊43包括圓形基塊431和順次固定于基塊431上的第一限位塊432、第二限位塊433、第三限位塊434。第一限位塊432、第二限位塊433、第三限位塊434均沿圓形基塊431的半徑方向排列,即三個限位塊一端朝向圓心,另一端延伸至基塊431圓周邊緣。
[0271]第一限位塊432、第二限位塊433、第三限位塊434分別具有依次遞減的厚度。其中,第一限位塊432和第三限位塊434相對,位于同一直徑上,第二限位塊43333同時與第一限位塊432和第三限位塊434垂直。
[0272]本實施例中,同一基塊431上,與第二限位塊433相對的區(qū)域厚度為基塊431的厚度,此時,也可認為此處具有厚度為O的“第四限位塊”。
[0273]對應的限位裝置4上,兩個第一限位塊432之間的距離即為第一限位塊432的限位寬度;兩個第二限位塊433之間的距離即為第二限位塊433的限位寬度;兩個第三限位塊434之間的距離即為第三限位塊434的限位寬度;兩個基塊431之間的距離即為該“第四限位塊”的限位寬度。
[0274]所述限位裝置4固定于擺盤23下方的基臺13上,使擺盤23下方的限位梁45處于限位裝置4的限位區(qū)內(nèi)。
[0275]上述支撐組件9結構參見圖17-圖18。
[0276]具體參見圖17和圖18,示出了本發(fā)明公開的支撐組件9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
[0277]如圖所示,該支撐組件9包括底座91,底座91為圓柱體結構,其側壁周向上均勻分布有四個底座調(diào)節(jié)孔911。底座91內(nèi)具有凹孔,凹孔內(nèi)壁上為內(nèi)螺紋。
[0278]支撐柱92為圓柱體結構,支撐柱92側壁上具有與內(nèi)螺紋相配合的外螺紋。支撐體下端插入底座91內(nèi),外螺紋與內(nèi)螺紋相配合連接,使支撐體的轉動可以控制其伸出底座91的高度。
[0279]支撐體上部頂端固定有頂盔93,頂盔93用于接觸支撐乘用車8。
[0280]頂盔93同樣為圓柱體結構,其側壁周向上均勻分布有四個頂盔調(diào)節(jié)孔931。
[0281]下面以乘用車8作為待測試物體,說明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測試轉動慣量的工作過程:
[0282]通常,對乘用車8的測試會以以下幾種工況為基礎進行,即:工況1-不轉不翻(圖20和圖23);工況2-左轉不翻(圖22);工況3-左轉左翻(未示出);工況4-不轉左翻(圖19);工況5-不轉右翻(圖21);工況6-右轉右翻(未示出);工況7-右轉不翻(圖24);工況8-右轉左翻(未示出);工況9-左轉右翻(未示出)。采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進行測試時,只需六個工況即可,本測試中,選取前7個工況進行測試。
[0283]本次質(zhì)心測試采用的乘用車8為左質(zhì)心,即在乘用車8前方,面對乘用車8觀察,乘用車8的質(zhì)心偏左即為左質(zhì)心。質(zhì)心偏左或偏右的確定方法可以通過吊裝車輛時,看車輛偏向左還是偏向右,偏左即為左質(zhì)心,偏右即為右質(zhì)心。
[0284]在質(zhì)心測試中,對于左質(zhì)心車輛,采用工況1、工況2、工況3進行測試;而對于右質(zhì)心車輛,采用工況1、工況6、工況7進行測試。
[0285]并且,本測試中,測試臺架上,角度儀231測得擺盤23角度為O時,限位梁45與兩個限位轉塊43之間均存在間隙。
[0286]在測試前,先獲取乘用車8重量,記為M,獲取轉盤6和滑盤5的總重為m,翻盤71的重量為m2,擺臂21和擺盤23總重記為mQ,豎直方向上,擺臂21和擺盤23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33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0,滑盤5和轉盤6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33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
[0287]以翻盤71質(zhì)心所處空間位置為原點(即原點不隨翻盤翻轉而改變),從原點沿中心線向上的方向為臺上Z軸,從原點沿向前(圖1中,乘用車8車頭方向)為臺上X軸,從原點沿向左(圖1乘用車8左側)為臺上Y軸,建立臺上三維坐標系。乘用車8質(zhì)心在該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記為C (XC,YC,ZC)0
[0288]將乘用車8吊裝到測試臺架上之前,將測試臺架靜止,使其處于原始位置,將轉盤
左轉角度θ (90° ),然后將翻盤71左翻角度φ (30° ),此時,由于翻盤71重心改變,測
試臺架處于不平衡狀態(tài),擺盤23會在前后方向產(chǎn)生擺動,偏離原始位置。進行調(diào)平處理,此時,控制滑盤5停止運動,記錄滑盤5滑動的距離U。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在為承載待測試物體時,翻盤翻轉后,系統(tǒng)自身平衡也會被破壞,為了消除上述影響,需先獲得上述參數(shù)L10由于整個測試臺架為以中心線對稱,所以獲取L1時,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將轉盤和翻盤分別進行右轉和右翻。
[0289]上述調(diào)平處理為:通過電缸體51和電缸連接器52的作用,驅(qū)動滑盤5滑動,根據(jù)角度儀231顯示擺盤23的角度為O時,即擺盤23水平,回復到原始位置。
[0290]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tl21、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tli ;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空臺擺動周期ΤΜ。針對工況1-6,分別獲取Tcil-Ttl6t5
[0291]然后,將乘用車8吊裝上測試臺開始測試。
[0292]第一步,轉動轉軸422,使限位裝置4的實際限位寬度最小(使限位寬度最小的那一組限位塊位于限位梁45兩側,對限位梁45起實際限位作用),并固定,具體過程如下:
[0293]松開插銷442,使其處于未插入定位孔11512的狀態(tài),轉動手輪421,調(diào)整限位轉塊43,使實際限位寬度最小,將插銷442插入相應的定位孔11512中。將限位寬度固定。
[0294]第二步,將乘用車8吊裝至測試臺架的翻盤上,并采用捆綁組件將乘用車8的輪胎81捆綁住,使乘用車8固定于翻盤71上,具體過程如下:
[0295]在第一側壁1112與車輪之間及第二側壁1113和車輪之間塞入填充塊117,使輪胎81在橫向上更加固定。
[0296]然后牽引捆綁帶113的自由端從輪胎81輪轂與剎車片之間的空隙穿過,使捆綁帶113的自由端位于第二側壁1113外側的定位座115附近。[0297]以定位軸114的凸塊1143為前端,將定位軸114從定位導向孔中穿入,并同時穿入捆綁帶113自由端的連接套1131內(nèi),然后拉緊捆綁帶113,使定位軸本體1141從定位導入孔11511進入定位孔11512,并在拉力作用下使定位軸本體1141固定于定位孔11512內(nèi)。
[0298]轉動棘輪機構112,縮短捆綁帶113的長度,收緊捆綁帶113,使捆綁帶113將輪胎81牢牢固定于基板1111上。
[0299]第四步,采用支撐組件9對乘用車8進行支撐,具體過程如下:將支撐組件9放置于翻盤71上,并使其位于車輪處的車身下方,采用剛性棍體,例如鋼棍,插入頂盔調(diào)節(jié)孔931,旋轉頂盔93,升高頂盔93,使緩緩升起的頂盔93接觸車身,然后根據(jù)需要,繼續(xù)旋轉頂盔93,使其升高一定的高度(可通過參照底座調(diào)節(jié)孔911或頂盔調(diào)節(jié)孔931的位置,轉動頂盔93 —定角度,例如90° ),使支撐組件9能穩(wěn)定的對被試車輛起到穩(wěn)定的支撐作用,保證安全。
[0300]第五步,測量乘用車8質(zhì)心,具體過程如下:
[0301]上述狀態(tài)時,整個測試臺架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上方固定有乘用車8的擺盤23在用力作用下,會在前后方向產(chǎn)生擺動,偏離原始位置。
[0302]進行調(diào)平處理,即通過電缸體51和電缸連接器52的作用,驅(qū)動滑盤5滑動,根據(jù)角度儀231顯示擺盤23的角度為O時,即擺盤23水平,回復到原始位置(工況1、圖20、圖23)。此時,控制滑盤5停止運動,記錄滑盤5滑動的距離S11。
[0303]根據(jù)Xc=AS11,其中,A=H(Ii^m2)/M,即可計算出 Xc 值。
[0304]驅(qū)動轉盤6轉動,使乘用車8左轉90 °。
[0305]由于乘用車8偏轉,其質(zhì)心移動,擺盤23會再次偏離原始位置,再次按照上述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23回復到原始位置(工況2、圖22),調(diào)平處理后,記錄滑盤5滑動的距離S21。
[0306]根據(jù)Yc=-S21A,即可計算出Yc值。
[0307]測量Z。時,將乘用車8向左翻轉。具體的,使乘用車8左轉90°,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將乘用車8向左翻轉30°。
[0308]再次按照上述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23回復到原始位置(工況3),調(diào)平處理后,記錄滑盤5滑動的距離S31。
[0309]根據(jù)Zc=[AS21cos30。-AS31-1ii1L1Zm2]/sin30°,即可計算出 Zc 值。
[0310]通過上述方法即可獲得乘用車8在上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質(zhì)心坐標。
[0311]以乘用車8的前軸和四個車輪為參照物,以乘用車的左右四個車輪沿前后方向的對稱中線與前軸的交點為離臺原點。
[0312]以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Z軸方向為離臺Z軸;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X軸方向為離臺X軸;過離臺原點,并且平行于臺上Y軸方向為離臺Y軸,建立離臺三維坐標系。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離臺原點坐標記為M (Xm, Ym, Zm)o
[0313]則離臺三維坐標系中,乘用車8的質(zhì)心坐標為C ; (Xc-Xm, Yc-Ym, Ze-ZniX
[0314]然后對乘用車8的轉動慣量進行測試,本測試中,選用工況1-工況6進行測試。
[0315]調(diào)整轉軸422,使限位梁45所處的限位寬度最小。
[0316]調(diào)整測試臺架,使其處于工況I下,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獲取翻盤71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33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21、乘用車8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33所在水平面的垂直的距離 H115[0317]通過下式計算第I種工況下,乘用車8相對于通過其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的轉動慣量Icd:
[0318]Icl= (Ti2-T012) (m0H0+mH+m2H21) g/ (4 π 2) +T12MHlg/ (4 Ji2) -MH12I (I+m/M) S12 ;
[0319]以乘用車8質(zhì)心為質(zhì)心原點,以車輛前后方向為質(zhì)心X軸,車輛左右方向為質(zhì)心Y軸,車輛上相方向為質(zhì)心Z軸,建立質(zhì)心三維坐標系。
[0320]擺動軸線33與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質(zhì)心Z軸的正夾角分別為a 1、β 1、Y lt)
[0321]此時,獲得方程1:
[0322]Icl=IxCos2 α 丄+IyCos2 β !+IzCos2 Y「21^08 a jcos β「21—08 β ^os Y「2Ixzcos α j
COS Y 1D
[0323]分別以工況2-6重復上述測試,分別獲得方程2-6:
[0324]Ic2=IxCos2 a 2+Iycos2 β 2+Izcos2 Y 2_2Ixycos a 2cos β 2_2Iyzcos β 2cos Y 2_2Ixzcos a 2
COS Y 2o
[0325]Ic3=IxCos2 a 3+Iycos2 β 3+Izcos2 Y 3_2Ixycos a 3cos β 3_2Iyzcos β 3cos Y 3_2Ixzcos a 3 COS Y 30
[0326]Ic4=IxCos2 a 4+Iycos2 β 4+Izcos2 Y 4_2Ixycos a 4cos β 4_2Iyzcos β 4cos Y 4_2Ixzcos a 4
COS Y 40
[0327]Ic5=IxCos2 a 5+Iycos2 β 5+Izcos2 Y 5_2Ixycos a 5cos β 5_2Iyzcos β 5cos Y 5_2Ixzcos a 5COS Y 5o
[0328]Ic6=IxCOS2 a 6+Iycos2 β 6+Izcos2 Y 6_2Ixycos a 6cos β 6_2Iyzcos β 6cos Y 6_2Ixzcos a 6
COS Y 6o
[0329]然后對上述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即可得出乘用車8在相對于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質(zhì)心Z軸的轉動慣量和慣性積Ix、Iy、Iz、Ixy、Iyz、Ixz0
[0330]通過釆用本發(fā)明公開的測試臺架,經(jīng)過上述方法即可快速、精確的測試出乘用車8的質(zhì)心及轉動慣量等參數(shù),并且測試過程安全。
[033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剛體轉動慣量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一測試臺架,所述測試臺架包括主機和捆綁組件,所述主機包括基臺、固定于基臺上的擺動組件、滑動組件、轉動組件及翻動組件; 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互固定的擺盤和擺臂,所述擺盤可通過擺臂繞擺動軸線在前后方向自由擺動; 所述滑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擺盤上,并可相對擺盤前后滑動的滑盤; 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滑盤上,并可在滑盤表面水平轉動的轉盤; 所述翻動組件包括設置于轉盤上,并可相對轉盤左右傾斜的翻盤; 所述捆綁組件設置于翻盤上;擺臂和擺盤總重記為IV滑盤和轉盤的總重記為m,翻盤重量記為m2 ;擺臂和擺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tl,滑盤和轉盤的總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記為H ; 所述測試臺架還包括用于測量滑盤滑動距離的量具、測量擺盤傾斜角度的角度儀以及用于測試擺盤擺動周期的周期儀;并且以擺盤的幾何中心所在的豎直方向為中心線,所述擺盤、滑盤、轉盤、翻盤的質(zhì)心位于中心線上,并且所述轉盤轉動時,轉盤質(zhì)心不變;所述測試臺架可實現(xiàn)以下9種工況:工況1:不轉不翻;工況2:左轉不翻;工況3:左轉左翻;工況4:不轉左翻;工況5:不轉右翻;工況6:右轉右翻;工況7:右轉不翻;工況8:右轉左翻;工況9:左轉右翻; 以翻盤質(zhì)心所在空間位 置為原點,從原點沿中心線向上為臺上Z軸,從原點沿向前方向為臺上X軸,從原點沿向左方向為臺上Y軸,建立臺上三維坐標系; (2)、獲取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第i種工況下,測試臺架的總轉動慣量I&(li ;其中,i為選自1-9的自然數(shù); (3)、使用捆綁組件將重量為M的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獲取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4)、調(diào)整測試臺架,使其處于第i種工況下,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所述調(diào)平處理包括滑動滑盤,直至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 ;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21、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的距離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i ; (5)、獲取第i種工況下,由測試臺架和待測試物體組成的測試系統(tǒng)的總轉動慣量If4iu; (6)、獲取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fei。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6)之后,還包括步驟(7):根據(jù)平行軸定理,獲取第i種工況下待測試物體相對于通過其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的轉動慣量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為質(zhì)心原點,定義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和質(zhì)心Z軸,建立質(zhì)心三維坐標系; 第i種工況下,擺動軸線與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質(zhì)心Z軸的正夾角分別為a 1、β 1、Yi,獲得式(I):1ci=IxCos2 a i+IyCos2 β ^IzCos2 Y ±-2ΙχYοο8 α ^os β ±-2ΙYζοο8 β iCos Y ±-2Ιχζοο8 α ^osYi ; 其中,Ιχ、Iy、Iz分別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質(zhì)心X軸、質(zhì)心Y軸和質(zhì)心Z軸的轉動慣量,Ixy> Iyz、Ixz分別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質(zhì)心Z軸、質(zhì)心X軸和質(zhì)心Y軸的慣性積; 改變工況,重復步驟(1)- (7),獲得6個工況對應的式(I)所組成的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丫守至丨J Ιχ、Iy、Iz、Ixy、Iyz、IXz0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測試臺架的總轉動慣量I &(li的獲取方法為: 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獲取翻盤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垂直距離Htl21、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tli ;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空臺擺動周期Ttli ; 然后分別獲取擺臂和擺盤的總轉動慣量ISM、滑盤和轉盤的總轉動慣量翻盤的轉動十貝里I翻Cli,I擺。1、I滑轉Cl1、I Ii Oi之和為I臺Oi。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測試臺架和待測試物體組成的測試系統(tǒng)的總轉動慣量I 的獲取方法為: 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擺動周期Ti ; 分別獲取測試臺架上固定有待測試物體時,在第i種工況下,擺臂和擺盤的總轉動慣量Is1、滑盤和轉盤的總轉動慣量Imf 1、翻盤的轉動慣量I a1、臺架作用下的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星I ’物i,I擺1、I滑轉1、I翻1、I ’物i之和為I系統(tǒng)i ; 所述步驟(6)中,Isgu和Igtli之差即為待測試物體相對于擺動軸線的轉動慣量Ifei。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SQ1、I滑轉Q1、I I s 1、I ?t 1、I?i> I’ 通過式(2):1=m’ ghT2/(4 Ji2)計算得到,其中,m’為物體質(zhì)量,h為物體質(zhì)心到擺動軸線所在水平面的距離,T為物體擺動周期。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Icd通過式(3):1fti=Ici+Mr2計算得到,其中,M為待測試物體質(zhì)量,r為通過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且與擺動軸線平行的軸與擺動軸線之間的間距。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測試臺架上未固定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空臺擺動周期Ttli ; 測試臺架上固定有待測試物體時,對測試臺架進行調(diào)整,使測試臺架處于第i種工況,然后進行調(diào)平處理;使擺盤進行擺動,通過周期儀測量擺動周期Ti ; 所述Icd通過式(4 )計算得到,式(4 ):1ci= (Ti2-T0i2) (m0H0+mH+m2H2i) g/ (4 Ji2)+Ti2MHig/(4 Ji2)-MH^-md+m/M) S/。
9.根據(jù)權利要求1_3、5、6、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的獲取方法為: (21)、使用捆綁組件將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 (22)、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11; (23)、將轉盤在水平面內(nèi)轉動角度Θ;然后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21 ; (24)、在轉盤已轉動角度Θ的基礎上,將翻盤翻動角度f;然后對臺架進行調(diào)平處理,通過量具測量滑盤相對擺盤滑動的距離S31 ; 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記為C (Xc, Y。,Z。),通過如下方法計算,得到所述臺上三維坐標系中,待測試物體的質(zhì)心坐標:
Xc=AS1 ;
Yc (S1Cos Θ -S2) A/sin Θ ;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選定離臺原點; 在待測試物體固定于翻盤上,且轉盤未轉動,翻盤未翻動,擺盤傾斜角度為O時,獲取離臺原點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以離臺原點為坐標系原點,建立離臺三維坐標系; 在步驟(24)之后,將待測試物體質(zhì)心在臺上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換算成在離臺三維坐標系中的坐標。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_3、5、6、8、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向上突出形成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為表面的刀口 ;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擺動塊,擺動塊底端向上凹陷形成以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為表面的凹口 ;所述擺動塊位于固定塊上,且刀口頂端位于凹口底端;擺動塊均固定連接有擺臂,所述擺盤相對的兩端均固定于擺臂上;以刀口的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為擺動軸線,所述擺動軸線同時為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為58-92° ;所述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比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大26-34° ; 或者,所述擺動組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支架,所述支架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向下凹陷形成以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為表面的凹口 ;所述擺動組件還包括擺動塊,擺動塊底端向下突出形成以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為表面的刀口 ;所述擺動塊位于固定塊上,且刀口頂端位于凹口底端;擺動塊均固定連接有擺臂,所述擺盤相對的兩端均固定于擺臂上;以刀口的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交線為擺動軸線,所述擺動軸線同時為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交線;所述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為58-92°,第一側面和第二側面的夾角比第三側面和第四側面的夾角大26-34°。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_3、5、6、8、10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量具設置于擺盤上;所述角度儀設置于擺盤上; 所述擺盤上具有前后方向設置的滑軌,所述滑盤設置于滑軌上并可沿滑軌滑動; 所述擺盤上固定有電缸體,所述滑盤上固定有電缸連接器,所述電缸體和電缸連接器配合連接,實現(xiàn)滑盤的滑動和固定; 轉盤上左右兩端固定有下安裝座,下安裝座通過鉸軸鉸接有上安裝座;所述翻盤固定于上安裝座上,并可以左側或右側的鉸軸為翻轉軸進行翻轉,使翻盤相對轉盤傾斜。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臺架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基座、轉軸和限位轉塊,所述基座兩端朝基座同側分別延伸出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所述轉軸設置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并可旋轉;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之間的轉軸上具有兩個相對轉軸固定的用于限位的限位轉塊;相對設置的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具有不同的限位寬度;轉軸的轉動可改變轉軸正上方處兩限位轉塊之間的限位寬度;所述擺盤底部固定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限位梁,所述限位裝置設置于基臺上,并且轉軸位于前后方向;所述限位梁位于兩個限位轉塊之間。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角度儀測量的擺盤角度為O且限位梁位于兩限位轉塊之間最小的限位寬度中時,限位梁與兩個限位轉塊之間均存在間隙;在所述步驟(2)之前、步驟(2)之后步驟(3)之前、以及步驟(5)中每次改變工況之前,轉動轉軸,使限位梁位于兩限位轉塊之間最小的限位寬度中;所述步驟(3)和步驟(5)中,在每次調(diào)平處理后,還包括轉動轉軸,使限位梁所處的限位寬度增大。
【文檔編號】G01M1/10GK104006922SQ201310060309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26日
【發(fā)明者】喻惠然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