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67673閱讀:31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支撐裝置,可供承托一薄型的電子裝置,并且可供使用者以滑動支撐裝置的方式調整電子裝置于不同的傾斜角度。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的發(fā)達,電子裝置已愈來愈朝向薄型化發(fā)展,例如平板式電腦。這些薄型的電子裝置在使用時,通常是需要一手持握,另一手觸控操作。雖然有些裝置被設計出來以供放置電子裝置,以方便使用者操作。但是無法由使用者自由地微幅調整薄型電子裝置的傾斜角度,以致于在使用上仍有不便之處。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人有感上述缺失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并配合學理的應用, 終于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種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使承托于支撐裝置上的薄型電子裝置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傾斜角度;本實用新型還在于使用者可便利地以滑動的方式調整支撐裝置的承托角度。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包括一底座、一承載座及一定位機構;底座具有一頂板,頂板形成一承托弧面;承載座可選擇的或可擺動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該底座上,以承托一薄型電子裝置,該承載座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由該本體的底端向上突出的承托部,其中該本體具有一形成于其底面的外部弧面,該外部弧面的形狀對應于該承托弧面;定位機構位于該本體的下方,穿過該承載座,并且可選擇地固定于該底座的不同位置。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本體為一呈C形的殼體, 該外部弧面的中間向外凸出,并且該承托弧面的中間呈凹陷狀,該本體的底端進一步形成一開口 ;該承托部包括一對擋板、及一由該本體的內側面突起的背靠部,該對擋板由該承載座的底端的兩側邊朝該承載座的頂端突起;該背靠部與該擋板之間形成一收容該薄型電子裝置的容置空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底座具有多個定位槽,凹陷地形成于該承托弧面上;及一滑道,由該底座的側面向內凹設且連通于該多個定位槽;該本體的一側連接一樞接部;該定位機構包括一滑桿,該滑桿可移動地穿設于該樞接部及該滑道,并且該滑桿的內端可選擇地穿入一該定位槽。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定位機構的該滑桿包括一擋環(huán)、及一設置于該滑桿的外端的拉環(huán),該擋環(huán)位于所述定位槽與該滑道之間;該定位機構進一步包括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設于該擋環(huán)的外側并向內頂推該擋環(huán);該底座內部設有一位于該滑道內側的移動區(qū),該移動區(qū)的空間大于該滑道的直徑,該擋環(huán)可移動地位于該移動區(qū)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定位機構包括一按鈕單元,可往返地設于該底座內且局部外露于該底座;一剎車單元,可升降地設于該底座內;及一連動桿件,連接該按鈕單元于該剎車單元,該連動桿件具有一貫穿的長形導槽, 該連動桿件通過一對螺桿可滑動地設置于該底座的底壁上;該剎車單元的頂面上升,抵接于該承載座的底端,固定該承載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底座的該頂板形成一沿著縱向貫穿的滑槽,該承載座具有一固定于其底部的滑橇,該滑橇具有一穿過該滑槽且固定于該承載座底部的組裝部、及一對由該組裝部的底端向兩側延伸的翼部,該對翼部位于該底座內且位于該滑槽旁;該底座的該頂板設有一對位于其頂面且位于該滑槽兩側的上墊片、以及一對位于其底面且位于該滑槽兩側的下墊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按鈕單元包括一 L形基座固定于該底座的底壁上、一按鈕可彈性往返地連接于該L形基座、及一往返定位機構位于該L形基座與該剎車單元之間,該往返定位機構與該按鈕相對地位于該L形基座的另一側且連接于該按鈕,該按鈕延伸一連接臂連接于該連動桿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往返定位機構包括一擋座、一定位座位于該L形基座與該擋座之間、一圓桿、及一轉盤固定于該圓桿的一端,該定位座及該擋座固定于該底座的該底壁上,該圓桿通過一穿過該L形基座的螺桿連接于該按鈕,該轉盤可轉動地且可選擇地被定位于該定位座或離開該定位座。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擋座具有一中央通孔及四個擋塊延伸至該中央通孔內,該定位座具有一中央通孔、一對第一通槽相對地由該中央通孔的邊緣向外凹陷、及一對第二通槽相對地由該中央通孔的邊緣向外凹陷,該轉盤具有兩對齒部朝該擋座延伸及一對由其邊緣向外突出的定位部,每一齒部具有一斜面。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中,該剎車單元具有一連接于該連動桿件的底盤、一中盤、及一頂盤,該底盤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底座的底壁上,該中盤不可旋轉地設于該底盤上,該底盤與該中盤設置對稱的推抵結構,該頂盤固定于該中盤的頂本實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的優(yōu)點通過滑動承載座,承載座可擺動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該底座上,以承托薄型電子裝置,操作便利。為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另一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立體組合圖;[002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側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側視剖面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定位狀態(tài))前視剖面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可調整狀態(tài))前視剖面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可調整狀態(tài))立體剖面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承托薄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承托薄型電子裝置的側視圖;圖11至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13至圖14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例針對按鈕單元的立體分解圖;圖13A為本實用新型的往返定位機構的放大立體圖;圖15至圖16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例針對剎車單元的立體分解圖;圖17至18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按鈕單元(未按壓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立體圖;圖19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按鈕單元(未按壓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前視圖;圖20及圖2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按鈕單元 (按壓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立體圖;圖21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按鈕單元(按壓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前視圖;圖23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剎車單元(剎止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立體圖;圖24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的剎車單元(剎止狀態(tài))的局部剖視前視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0047]支撐裝置1[0048]底座 10[0049]頂板 12[0050]滑槽 120[0051]承托弧面122[0052]定位槽124[0053]按鈕通孔126[0054]側面14[0055]滑道140[0056]位移區(qū)142[0057]上墊片15[0058]下墊片16[0059]底壁18[0060]承載座20[0061]本體22[0062]頂端221[0063]頂?shù)置?210[0064]底端222[0065]開口2220[0066]外部弧面223[0067]導引框224[0068]組裝凹槽226[0069]狹長凹槽228[0070]承托部24[0071]擋板241[0072]容置空間242[0073]背靠部243[0074]定位機構26[0075]樞接部262[0076]滑桿264[0077]內端2641[0078]外端2642[0079]擋環(huán)266[0080]彈性元件267[0081]拉環(huán)268[0082]滑橇28[0083]組裝部282[0084]翼部284[0085]螺絲286[0086]薄型電子裝置9[0087]定位機構30[0088]按鈕單元32[0089]往返定位機構32A[0090]定位座322[0091]中央通孔3222[0092]第一通槽3224[0093]第二通槽3226[0094]擋座324[0095]中央通孔3242[0096]擋塊3244,3246[0097]圓桿326[0098]轉盤328[0099]齒部3282[0100]定位部3284[0101]L型基座321[0102]按鈕325[0103]連動桿件34[0104]墊筒344[0105]端部342[0106]剎車單元36[0107]底盤362[0108]突出平臺3622[0109]中盤364[0110]突出平臺3644[0111]凹狀淺槽3642[0112]頂盤366[0113]凹狀淺槽3664[0114]螺桿S1、S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構造、特征、及其功能有進一步的了解,配合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第一實施例]請參閱圖1及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1,其包括一底座10、一承載座20、及一定位機構26。承載座20可擺動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底座10上,以承托一薄型電子裝置(如圖9所示)。承載座20包括一本體22、以及一由本體22的底端向上突出的承托部24。定位機構26位于本體20的下方,其包括一滑桿264,可移動地穿過承載座20以及底座10,而使承載座20固定于底座10。下面接著細部描述各部位。上述底座10具有一頂板12,或者是底座10的頂部。頂板12形成有一承托弧面 122。頂板12具有多個由承托弧面122陷形成的定位槽124,該底座10的側面14向內凹設一滑道140?;?40連通于上述多個定位槽124。本實施例的滑道140呈弧形,而具有與承托弧面122相同的曲率。上述承載座20的本體22為一大體呈C形的殼體,而具有一頂端221及一底端222 ; 上述承接部24由本體22的底端222向上突起,用以承托薄型電子裝置9的底端(參圖9), 本體22的頂端221抵接于薄型電子裝置9的背面(參圖10)。本體22具有一形成于其外圍的外部弧面223,外部弧面223的形狀對應于承托弧面122。由此承載座20平穩(wěn)地被限制沿著其縱向方向滑動于底座10上,請參閱圖3及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的立體組合圖及側視圖。請繼續(xù)參考圖1及圖2,承托部24是由本體22的底端222向上突出,其至少包括一對擋板241。該對擋板241是由承載座20的底端222的兩側邊朝承載座20的頂端221 突起。此外,承托部24還可以進一步包括一由本體22的內側面突起的背靠部243,背靠部 243與擋板241相對的設置,兩者之間形成一收容薄型電子裝置4(參圖4)的容置空間242。 背靠部243在本實施例略呈U形而朝向底端222形成兩傾斜狀的板體,使電子裝置9的背面得以穩(wěn)固地的倚靠。然而背靠部243的結構并不限制于此,例如背靠部可以是單一的板體,或者是一突出的實心塊體。上述定位機構26包括一樞接部262連接于本體22的一側、及一滑桿264可移動地穿過上述樞接部262及滑道140?;瑮U264具有一內端2641延伸至本體22的下方且可選擇地穿入其中之一的該定位槽124、及一外端2642外露于承載座20的一側?;瑮U264設有一擋環(huán)266,位于所述定位槽124與該滑道140之間,以使滑桿264定位之用?;瑮U264 的外端2642設有一拉環(huán)268以方便使用者拉拔。請參閱圖5及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的側視剖面圖、及定位狀態(tài)的主視剖面圖。上述滑桿264的內端2641插入定位槽124時,承載座20固定地位于底座10上。本實施例中,底座10內部設有一移動區(qū)142,位于滑道140的內側及定位槽124之間。移動區(qū)142的形狀呈弧狀而對應于滑道140,其內部空間略大于滑道140的直徑,可供擋環(huán)266在其內部移動。移動區(qū)142的長度略大于擋環(huán)266至內端2641的長度, 使得滑桿264的內端2641得以完全離開定位槽124。由于滑桿264可選擇地是否插入定位槽124內,而使承載座20相對于底座10固定或可滑動。上述定位機構26也可以進一步包括一彈性元件267,例如彈簧,以向內推動滑桿264。此實施例中彈性元件267設于該移動區(qū)142內且位于該擋環(huán)266的外側,向內頂推該擋環(huán)266。由此滑桿264拉出后,可通過彈性元件267自動向內復位。請參考圖7及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可調整狀態(tài))的主視剖面圖及立體剖面圖。當滑桿264向外拉出后,使得滑桿264的內端2641得以完全離開底座10的定位槽124。此時,承載座20即可沿著縱向在底座10上滑動,而允許使用者調整不同的角度,如圖8所示的。承載座20滑動一小角度后,將滑桿264向內移動以卡入其中的一該定位槽124,即可使承載座20再次固定地位于底座10上。由此本實用新型可支撐薄型電子裝置9于不同的傾斜角度。請參考圖9及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承托薄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及側視圖。上述本體22的頂端221形成一頂?shù)置?210,用以頂接于薄型電子裝置9。上述頂?shù)置?2210還可進一步設置一具彈性的止滑墊(未圖示),一面可緩沖震動,另一面可避免電子裝置9滑動。值得一提的,本體22的底端222進一步形成一開口 2220,如圖9所示,由此可方便使用者由開口 2220握住電子裝置9的底端,而取下薄型電子裝置9。[第二實施例]請參考圖11及圖1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裝置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本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的差異點在于提供另一定位機構30是利用手指按壓的,而使承載座20可選擇地呈不同傾角固定于該底座10的不同位置。定位機構30包括一按鈕單元32、一連動桿件34、及一剎車單元36。本實施例通過按鈕單元32局部外露于該底座10供使用者按壓,按鈕單元32可在該底座10內往返地移動,即向內推壓或向外回復到原位。通過連接按鈕單元32與剎車單元36的連動桿件34,進而驅動剎車單元36于底座10內上升或下降。當該剎車單元36未被推動且位于原位時,承載座20可自由地在該底座10滑動以調整角度;當該剎車單元36 被推動而上升時,該承載座20的底端被剎車單元36頂住而被制止,承載座20呈固定狀態(tài), 剎車單元36提供如同剎車的作用。由此而達到本實施例的功能。以下分別描述各細部的結構。本實施例中該承載座20具有一滑橇觀,滑橇28穿過該底座10而固定于承載座 20的底部,使承載座20貼合于底座10的頂面滑動。配合滑橇觀,底座10的頂板12形成一沿著縱向貫穿的滑槽120 ;滑橇觀具有一穿過該滑槽120且固定于該承載座20底部的組裝部觀2、及一對由組裝部282的底端向兩側延伸的翼部觀4。請參閱圖12,承載座20凹陷地形成一組裝凹槽226以容納上述組裝部觀2,組裝部282是通過螺絲觀6由下方向上鎖附于該承載座20的組裝凹槽226內。其中承載座20 的底部可以進一步沿著組裝凹槽2 的周圍突出一略呈長方形的導引框224,導引框2M置于底座10的滑槽120內,以導引承載座20的滑動方向呈線性移動,不致左右偏移。當滑橇28鎖固于承載座20的底部后,滑橇28的翼部284位于底座10內且位于滑槽120的旁邊兩側。換言之,翼部284是位于底座10的頂板12的底面。由此承載座20 被翼部觀4限制只能在底座10的頂板12上滑動,不會向上分離。本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一對上墊片15設置于該底座10的頂板12頂面,以及一對下墊片16設置于該底座10的頂板12底面。上述墊片15、16是為著減少底座10與承載座 20之間的摩擦力,較佳是由光滑材質制成,以使承載座20更順暢地在底座10上滑動。然而并不受限于此種方式,也可以是以設置一對上墊片15 ;或者,上墊片15也可以設于承載座 20的本體22底面;或者,本體22的底面也可進一步設置一對狹長凹槽228,如圖12所示, 對應于上墊片15,減少本體22與上墊片15的接觸面積以減少摩擦力。請參考圖13至圖14,接著描述本實施例的按鈕單元32。按鈕單元32包括L形基座321、按鈕325、及一位于L形基座321與剎車單元36之間的往返定位機構32A。本實施例進一步包括一鍵帽327,鍵帽327套于按鈕325并且外露于底座10前端面的按鈕通孔126。 L形基座321固定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按鈕325可彈性往返地連接于L形基座321,本實施例是通過螺桿Sl穿過按鈕325并穿過L形基座321直立部分的通孔;按鈕325與L形基座321之間設有彈簧323以提供按鈕325回復原位的力量。往返定位機構32A與按鈕 325相對地位于L形基座321的另一側,且通過穿過L形基座321的螺桿Sl連接于該按鈕 325。往返定位機構32A的功用及細部結構容后再述。按鈕325延伸一連接臂3252連接于該連動桿件34。連動桿件34具有一靠近按鈕325的端部342連接于按鈕325的連接臂3252。其中連動桿件34具有一貫穿的長形導槽340,該連動桿件34是通過一對螺桿S3可滑動地設置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進一步可以設置墊筒344于連動桿件34下方,以齊平地連接于剎車單元36。請配合參考圖13及圖14,特別可參考圖13A的放大圖。往返定位機構32A的作用在于通過按鈕325(或鍵帽327)被按壓后,定位于一被推入的位置;當按鈕325再次被按壓后,回復于原位,即靠近底座10外側的位置,如此循環(huán)地配合按鈕325(或鍵帽327)定位在被推入的位置或原來位置。往返定位機構32A包括一擋座324、一位于L形基座321與
10擋座324之間的定位座322、一圓桿326、及一固定于圓桿326 —端的轉盤328。定位座322 及擋座324固定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圓桿326的一端通過穿過L形基座321的螺桿Sl 連接于按鈕325,圓桿326的另一端抵接于轉盤328。此外,轉盤328通過一螺桿S2可轉動地套于圓桿326的另一端,轉盤328可轉動地且可選擇地被定位于定位座322或離開定位座 322。請參閱圖13A,往返定位機構32A的結構更細部描述如下,定位座322的底部通過螺絲固定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參圖13)。定位座322具有一中央通孔3222、一對較寬的第一通槽3224相對地由中央通孔3222的邊緣向外凹陷、及一對較窄的第二通槽3226相對地由中央通孔3222的邊緣向外凹陷。本實施例中第二通槽3226較第一通槽3224窄。 擋座324的底部通過螺絲固定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參圖13),擋座324具有一中央通孔3242及兩對擋塊3244及3246延伸至該中央通孔3222內。其中轉盤328具有兩對略呈三角形的齒部3282,朝向擋座324延伸、及一對由其邊緣向外突出的定位部3284,每一齒部 3282具有一略呈弧狀的斜面。定位部3284可通過較寬的第一通槽3224,或被卡于較窄的第二通槽3226。本實施例中定位部3284還各包括一小圓柱,可協(xié)助轉盤328定位于第二通槽3226內。請參閱圖15及16,接著描述剎車單元36。剎車單元36具有一連接于連動桿件34 的底盤362、中盤364及頂盤366。底盤362可旋轉地設置于底座10的底壁18上,中盤364 不可旋轉地設于該底盤362上,頂盤366固定于該中盤364的頂面。中盤364是套設于一非圓柱型螺桿361,螺桿361由底座10底面向上穿過底壁18,中盤364受限于螺桿361僅能上下移動。底盤362與中盤364設置對稱的推抵結構,更具體的說,底盤362的頂面具有一對突出平臺3622,中盤364的底面形成一對凹狀淺槽3642,突出平臺3622與凹狀淺槽3642 相配合。突出平臺3622較佳是形成一朝向轉動方向的斜面3623,以順利推頂中盤364。中盤364的頂面與頂盤366的底面形成配合的凹凸結構,如突出平臺3644、凹狀淺槽3664,或者進一步頂盤366還可以向下突出多顆凸柱(未標號)以卡如中盤364。當本實施例中,按鈕單元32被按壓后,推動連動桿件34,連動桿件34再推動底盤 362旋轉,底盤362的突出平臺3622也向前轉動而離開凹狀淺槽3642,并通過斜面3623將中盤364向上頂起,如圖20所示。突出平臺3622移到中盤364較低的底面,底盤362頂推中盤364以及頂盤366向上。最后,頂盤366抵接于承載座20的底端而由此制止承載座20 于固定狀態(tài)。請參閱圖17至圖19,為按鈕單元32未按壓的狀態(tài),剎車單元32未上升而沒有頂?shù)只?8,承載座20可自由調整傾斜角度。請參閱圖18,此時轉盤328未被定位座322擋住,位于定位座322的中央通孔3222內,即定位部3284位于較寬的第一通槽3224內。連動桿件34位于原來的位置。請參閱圖20及圖21,當鍵帽327 (即按鈕325)被按壓后,圓桿326被推動往前, 圓桿326推動轉盤328往前。當轉盤328被推往前時會碰到擋座324,齒部3282的斜面受到擋座324的擋塊3244頂?shù)侄乖撧D盤旋轉90度(可同時參考圖13A)。此時,如圖20 所示,轉盤328的定位部3284由原本對應于第一通槽3224的位置,轉到對應較窄第二通槽 3226的位置,如圖22及23所示。由于連動桿件34連接于按鈕325,而被推到位于一前進的位置。連動桿件34的另一端推動底盤362的邊緣,使底盤362轉動,促使突出平臺3622離開凹狀淺槽3642,突出平臺3622置于中盤364的較低底面,如圖20所示,頂盤366向上移動而頂住滑橇觀,如圖21所示。換言之,承載座20被剎住不再滑動而位于固定狀態(tài)。 請參閱圖22至圖24,當按鈕325被釋放后因彈力而稍微復位,此時該轉盤3 朝定位座322稍為復位,然而轉盤328的定位部3284受擋于該對較窄第二通槽32 而卡于定位座322的前端面,并不會回到原位,即被定位于一前進的位置,如圖23及圖M所示。剎車單元36不會下降而仍頂住滑橇觀,承載座20仍然位于固定狀態(tài)而不可調整角度。 當使用者要再調整承載座20的傾斜角度時,只要再按壓鍵帽327,轉盤3 再往前移動,并被擋座3 頂?shù)侄俅涡D90度,定位部3284由對應于第二通槽32 的位置(如圖22所示)再轉動回到對應于第一通槽32M的位置(如圖20所示)。等到鍵帽327(連同按鈕32 被釋放后因彈力而向外復位,定位部3284再次回到第一通槽32 內(如圖18 及圖19所示)。連動桿件34得以向后退回,并將剎車單元36的底盤362拉回,使底盤362 的突出平臺3622再回到凹狀淺槽3642,頂盤366連同中盤364因重力而下降,不再剎住承載座20的滑橇觀。承載座20又回復到可調整角度的狀態(tài)。如此本實施例操作較上一實施例更為簡單,僅需要通過按壓鍵帽327,使得承載座20循環(huán)地位于固定狀態(tài)或可調整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相較現(xiàn)有技術至少具有下列的優(yōu)點使用者通過滑動承載座,承載座可擺動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該底座上,以承托薄型電子裝置,操作便利。本實用新型的承載座與底座之間可以多段式(如第一實施例)調整傾斜角度,甚至可以無段式(如第二實施例)調整傾斜角度,由此調整薄型電子裝置的傾斜視角,方便使用者操作與觀看;薄型電子裝置可穩(wěn)固地置于本體的承托部,并且取置非常方便。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所作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具有一頂板,該頂板形成一承托弧面;一承載座,可選擇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該底座上,以承托一薄型電子裝置,該承載座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由該本體的底端向上突出的承托部,該本體具有一形成于其底面的外部弧面,該外部弧面的形狀對應于該承托弧面;及一定位機構,位于該本體的下方,可選擇地呈不同傾角固定該承載座于該底座的不同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本體為一呈C形的殼體,該外部弧面的中間向外凸出,并且該承托弧面的中間呈凹陷狀,該本體的底端進一步形成一開口 ;該承托部包括一對擋板、及一由該本體的內側面突起的背靠部,該對擋板由該承載座的底端的兩側邊朝該承載座的頂端突起;該背靠部與該擋板之間形成一收容該薄型電子裝置的容置空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底座具有多個定位槽,凹陷地形成于該承托弧面上;及一滑道,由該底座的側面向內凹設且連通于該多個定位槽;該本體的一側連接一樞接部;該定位機構包括一滑桿,該滑桿可移動地穿設于該樞接部及該滑道,并且該滑桿的內端可選擇地穿入一該定位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機構的該滑桿包括一擋環(huán)、及一設置于該滑桿的外端的拉環(huán),該擋環(huán)位于所述定位槽與該滑道之間;該定位機構進一步包括一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設于該擋環(huán)的外側并向內頂推該擋環(huán);該底座內部設有一位于該滑道內側的移動區(qū),該移動區(qū)的空間大于該滑道的直徑,該擋環(huán)可移動地位于該移動區(qū)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定位機構包括一按鈕單元,可往返地設于該底座內且局部外露于該底座;一剎車單元,可升降地設于該底座內;及一連動桿件,連接該按鈕單元于該剎車單元,該連動桿件具有一貫穿的長形導槽,該連動桿件通過一對螺桿可滑動地設置于該底座的底壁上;該剎車單元的頂面上升,抵接于該承載座的底端,固定該承載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底座的該頂板形成一沿著縱向貫穿的滑槽,該承載座具有一固定于其底部的滑橇,該滑橇具有一穿過該滑槽且固定于該承載座底部的組裝部、及一對由該組裝部的底端向兩側延伸的翼部,該對翼部位于該底座內且位于該滑槽旁;該底座的該頂板設有一對位于其頂面且位于該滑槽兩側的上墊片、以及一對位于其底面且位于該滑槽兩側的下墊片。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按鈕單元包括一 L形基座固定于該底座的底壁上、一按鈕可彈性往返地連接于該L形基座、及一往返定位機構位于該L形基座與該剎車單元之間,該往返定位機構與該按鈕相對地位于該L形基座的另一側且連接于該按鈕,該按鈕延伸一連接臂連接于該連動桿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往返定位機構包括一擋座、一定位座位于該L形基座與該擋座之間、一圓桿、及一轉盤固定于該圓桿的一端,該定位座及該擋座固定于該底座的該底壁上,該圓桿通過一穿過該L形基座的螺桿連接于該按鈕,該轉盤可轉動地且可選擇地被定位于該定位座或離開該定位座。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擋座具有一中央通孔及四個擋塊延伸至該中央通孔內,該定位座具有一中央通孔、一對第一通槽相對地由該中央通孔的邊緣向外凹陷、及一對第二通槽相對地由該中央通孔的邊緣向外凹陷,該轉盤具有兩對齒部朝該擋座延伸及一對由其邊緣向外突出的定位部,每一齒部具有一斜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剎車單元具有一連接于該連動桿件的底盤、一中盤、及一頂盤,該底盤可旋轉地設置于該底座的底壁上,該中盤不可旋轉地設于該底盤上,該底盤與該中盤設置對稱的推抵結構,該頂盤固定于該中盤的頂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滑動調整角度的支撐裝置,包括一底座、一承載座及一定位機構;承載座可選擇地以不同的傾斜角度設置于該底座上,以承托一薄型電子裝置,該承載座包括一本體、以及一由該本體的底端向上突出的承托部;定位機構位于該本體的下方,穿過該承載座,并且可選擇地固定于該底座的不同位置。
文檔編號F16M11/16GK202065626SQ20112016042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5月16日
發(fā)明者盧德維, 張耕瑞, 彭琦蘋, 胡仲誠 申請人:信錦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