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通信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1、目前,終端設備的射頻鏈可以支持兩個頻段之間發(fā)生切換,例如,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從頻段a切換到頻段b時,終端設備可以將第一射頻鏈從頻段a切換到頻段b所需的切換時間上報給網(wǎng)絡設備,終端設備會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內預留上行傳輸資源,并在預留的上行傳輸資源內不進行上行傳輸。
2、然而,當終端設備在多個頻段之間做切換時,如何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浪費,是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通信方法及裝置,用以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浪費。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4、基于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可知,終端設備執(zhí)行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時,可以有兩種切換方式:第一射頻鏈從第一頻段切換到第三頻段,第二射頻鏈從第二頻段切換到第四頻段;或者第一射頻鏈從第一頻段切換到第四頻段,第二射頻鏈從第二頻段切換到第三頻段。終端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網(wǎng)絡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該目標時間間隔為兩種切換方式中所需的切換時間較短的一種切換方式對應的切換時間,如此,可以縮短省略上行傳輸?shù)臅r間,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浪費,提升上行傳輸?shù)男阅堋?/p>
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屬于相同的定時提前組tag。
6、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7、也就是說,網(wǎng)絡設備根據(jù)終端設備發(fā)送的第一能力信息,就可以確定出終端設備具備上述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任一能力,如此,網(wǎng)絡設備就可以根據(jù)終端設備的能力進行上行傳輸資源的調度。
8、可選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用以網(wǎng)絡設備來確定目標時間間隔的取值,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也可以是預配置在網(wǎng)絡設備中,或者由協(xié)議預定義,不做限定。
9、可選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接收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也即,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shù)哪芰κ欠裆?,可以由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的配置信息來進行配置,或者,網(wǎng)絡設備也可以默認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則終端設備也可以不再上報,以節(jié)約開銷。
10、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以降低實現(xiàn)難度,或者也可以承載在新的信元中,以提高實現(xiàn)靈活度,不做限定。
11、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即,以最小時間間隔進行切換的上行傳輸可以適用到已有的信令或消息,或者也可以適用到新的信令或消息,以實現(xiàn)與現(xiàn)有的傳輸解耦,傳輸方式更靈活。
12、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網(wǎng)絡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1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屬于相同的定時提前組tag。
1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15、可選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16、可選地,第二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1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
19、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20、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21、第三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接收指示信息。
22、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
23、目標時間間隔為如下至少一項: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或者,第三時間與第四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三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四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或者,第一時間與第五時間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五時間為第二時間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
2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中的至少一個ta屬于第一定時提前組tag,且第一ta,第二ta,第三ta和第四ta中除該至少一個ta外的其他ta屬于第二tag。也即,第一ta、第二ta、第三ta和第四ta屬于不同的tag。
2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26、可選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27、可選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接收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2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29、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30、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31、第四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網(wǎng)絡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
32、目標時間間隔為如下至少一項: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或者,第三時間與第四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三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四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或者,第一時間與第五時間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五時間為第二時間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
3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中的至少一個ta屬于第一定時提前組tag,且第一ta,第二ta,第三ta和第四ta中除該至少一個ta外的其他ta屬于第二tag。
3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35、可選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36、可選地,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3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3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39、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40、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終端設備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
41、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完成上行切換的情況下,第二射頻鏈開始進行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以串行方式進行上行切換。
42、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43、可以理解,終端設備可以在該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同理,網(wǎng)絡設備可以在該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為了避免模糊,即射頻鏈具體在哪個頻段對執(zhí)行切換,該目標時間間隔為兩種切換方式中所需的切換時間較長的一種切換方式對應的切換時間,如此,可以對于射頻鏈具體執(zhí)行射頻鏈切換的頻段對不作區(qū)分,從而可以節(jié)省額外的信令開銷,提升上行傳輸?shù)男阅堋?/p>
4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45、可以理解,終端設備可以在該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網(wǎng)絡設備可以在該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該目標時間間隔為兩種切換方式中所需的切換時間較短的一種切換方式對應的切換時間,如此,可以縮短省略上行傳輸?shù)臅r間,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浪費,提升上行傳輸?shù)男阅堋?/p>
46、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47、可以理解,在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的情況下,終端設備執(zhí)行從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二頻段的上行切換,此時,終端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網(wǎng)絡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為了避免模糊,即射頻鏈具體在哪個頻段對執(zhí)行切換,該目標時間間隔為兩種切換方式中所需的切換時間較長的一種切換方式對應的切換時間,如此,可以對于射頻鏈具體執(zhí)行射頻鏈切換的頻段對不作區(qū)分,節(jié)省額外的信令開銷,提升上行傳輸?shù)男阅堋?/p>
4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49、可以理解,在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的情況下,終端設備執(zhí)行從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二頻段的上行切換,終端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網(wǎng)絡設備可以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該目標時間間隔為兩種切換方式中所需的切換時間較短的一種切換方式對應的切換時間,如此,可以縮短省略上行傳輸?shù)臅r間,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浪費,提升上行傳輸?shù)男阅堋?/p>
50、可選地,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51、可選地,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52、可選地,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5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5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55、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56、第六方面,提供一種通信方法。該方法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網(wǎng)絡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
5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完成上行切換的情況下,第二射頻鏈開始進行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以串行方式進行上行切換。
5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59、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60、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61、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62、可選地,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63、可選地,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網(wǎng)絡設備發(fā)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64、可選地,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還可以包括:終端設備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6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66、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67、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和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68、第七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69、其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70、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該通信裝置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71、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72、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7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7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75、可選地,收發(fā)模塊可以包括發(fā)送模塊和接收模塊。其中,發(fā)送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發(fā)送功能,接收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接收功能。
76、可選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模塊,該存儲模塊存儲有程序或指令。當該處理模塊執(zhí)行該程序或指令時,使得該通信裝置可以執(zhí)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77、可以理解的是,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是終端設備,也可以是可設置于終端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還可以是包含終端設備的裝置,本技術對此不做限定。
78、此外,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79、第八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80、其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網(wǎng)絡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81、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82、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83、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8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8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
86、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87、可選地,收發(fā)模塊可以包括發(fā)送模塊和接收模塊。其中,發(fā)送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發(fā)送功能,接收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接收功能。
88、可選地,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模塊,該存儲模塊存儲有程序或指令。當該處理模塊執(zhí)行該程序或指令時,使得該通信裝置可以執(zhí)行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89、可以理解的是,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是網(wǎng)絡設備,也可以是可設置于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還可以是包含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本技術對此不做限定。
90、此外,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91、第九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92、其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如下至少一項: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或者,第三時間與第四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三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四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或者,第一時間與第五時間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五時間為第二時間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
9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中的至少一個ta屬于第一定時提前組tag,且第一ta,第二ta,第三ta和第四ta中除該至少一個ta外的其他ta屬于第二tag。
9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該通信裝置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95、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96、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9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9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99、可選地,收發(fā)模塊可以包括發(fā)送模塊和接收模塊。其中,發(fā)送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發(fā)送功能,接收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接收功能。
100、可選地,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模塊,該存儲模塊存儲有程序或指令。當該處理模塊執(zhí)行該程序或指令時,使得該通信裝置可以執(zhí)行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101、可以理解的是,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是終端設備,也可以是可設置于終端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還可以是包含終端設備的裝置,本技術對此不做限定。
102、此外,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03、第十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104、其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網(wǎng)絡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目標時間間隔為如下至少一項: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或者,第三時間與第四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三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二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第四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預設時間間隔的和,與第四切換時間中的最大值;或者,第一時間與第五時間中的最小值;其中,第五時間為第二時間與預設時間間隔的和。
10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一頻段對應的第一定時提前ta,第二頻段對應的第二ta,第三頻段對應的第三ta和第四頻段對應的第四ta中的至少一個ta屬于第一定時提前組tag,且第一ta,第二ta,第三ta和第四ta中除至少一個ta外的其他ta屬于第二tag。
106、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
107、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108、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09、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110、可選地,收發(fā)模塊可以包括發(fā)送模塊和接收模塊。其中,發(fā)送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發(fā)送功能,接收模塊用于實現(xiàn)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接收功能。
111、可選地,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模塊,該存儲模塊存儲有程序或指令。當該處理模塊執(zhí)行該程序或指令時,使得該通信裝置可以執(zhí)行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
112、可以理解的是,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是網(wǎng)絡設備,也可以是可設置于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還可以是包含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本技術對此不做限定。
113、此外,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14、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115、其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上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
116、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省略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該通信裝置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該通信裝置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完成上行切換的情況下,第二射頻鏈開始進行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以串行方式進行上行切換。
11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11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119、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120、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121、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122、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23、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24、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125、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126、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27、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用于執(zhí)行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模塊,例如,收發(fā)模塊和處理模塊。
128、其中,處理模塊,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終端設備在第一頻段上發(fā)送第一傳輸,第二頻段上發(fā)送第二傳輸,第三頻段上發(fā)送第三傳輸,第四頻段發(fā)送第四傳輸;第一傳輸和第二傳輸?shù)臅r域位置,早于第三傳輸和第四傳輸?shù)臅r域位置;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接收上行傳輸。
129、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收發(fā)模塊,用于接收第一能力信息。其中,第一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在目標時間間隔內完成從第一頻段和第二頻段,到第三頻段和第四頻段的上行切換;或者,終端設備在與目標時間間隔部分重疊或者完全重疊的時間段內不進行上行傳輸;或者,終端設備的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在目標時間間隔內不進行上行傳輸;其中,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在第一頻段和第四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第二射頻鏈在第二頻段和第三頻段之間做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完成上行切換的情況下,第二射頻鏈開始進行上行切換;或者,第一射頻鏈和第二射頻鏈以串行方式進行上行切換。
130、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131、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與第二切換時間的和,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為第二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
132、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大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133、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目標時間間隔為第一時間和第二時間中的最小值,第一時間為第一切換時間,第二時間為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的和;第一切換時間為第一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為第三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四切換時間為第四頻段對的切換時間。第一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三頻段對為第一頻段與第四頻段,第四頻段對為第二頻段與第三頻段;第二頻段與第四頻段為相同的頻段。
134、可選地,收發(fā)模塊,,還用于接收第二能力信息。其中,第二能力信息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項:終端設備支持第一頻段對、第二頻段對、第三頻段對和第四頻段對;或者,第一切換時間、第二切換時間、第三切換時間和第四切換時間。
135、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36、可選地,處理模塊,還用于控制收發(fā)模塊發(fā)送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能力信息所指示的能力生效。
137、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指示信息承載在如下至少一項:下行控制信息dci,或者無線資源控制rrc。
138、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上行傳輸包括如下至少一項:物理隨機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或者探測參考信號srs。
139、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其他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40、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用于執(zhí)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
141、在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收發(fā)器。該收發(fā)器可以為收發(fā)電路或接口電路。該收發(fā)器可以用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與其他通信裝置通信。
142、在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存儲器。該存儲器可以與處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開設置。該存儲器可以用于存儲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涉及的計算機程序和/或數(shù)據(jù)。
143、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為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網(wǎng)絡設備,或者可設置于該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或者包含該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
144、此外,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45、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種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與存儲器耦合,該處理器用于執(zhí)行存儲器中存儲的計算機程序,以使得該通信裝置執(zhí)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
146、在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收發(fā)器。該收發(fā)器可以為收發(fā)電路或接口電路。該收發(fā)器可以用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與其他通信裝置通信。
147、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為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網(wǎng)絡設備,或者可設置于該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或者包含該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
148、此外,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49、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和存儲器;該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當該處理器執(zhí)行該計算機程序時,以使該通信裝置執(zhí)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
150、在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收發(fā)器。該收發(fā)器可以為收發(fā)電路或接口電路。該收發(fā)器可以用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與其他通信裝置通信。
151、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為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網(wǎng)絡設備,或者可設置于該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或者包含該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
152、此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53、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裝置,包括:處理器;該處理器用于與存儲器耦合,并讀取存儲器中的計算機程序之后,根據(jù)該計算機程序執(zhí)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的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
154、在一種可能的設計方案中,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還可以包括收發(fā)器。該收發(fā)器可以為收發(fā)電路或接口電路。該收發(fā)器可以用于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與其他通信裝置通信。
155、在本技術實施例中,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可以為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網(wǎng)絡設備,或者可設置于該網(wǎng)絡設備中的芯片(系統(tǒng))或其他部件或組件,或者包含該網(wǎng)絡設備的裝置。
156、此外,第十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裝置的技術效果可以參考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
157、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種通信系統(tǒng)。該通信系統(tǒng)包括: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所述的終端設備,和/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者第六方面所述的網(wǎng)絡設備。
158、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包括:計算機程序或指令;當該計算機程序或指令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該計算機執(zhí)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
159、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產(chǎn)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或指令,當該計算機程序或指令在計算機上運行時,使得該計算機執(zhí)行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xiàn)方式所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