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膨脹式懸掛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5308168閱讀:165來源:國知局
膨脹式懸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膨脹式懸掛器,它包括:膨脹管,具有能沿其自身徑向擴張的膨脹部;打壓管,其穿設在所述膨脹管中并與所述膨脹管形成環(huán)形空間;第一堵頭,用于堵住所述打壓管的空腔;承重接頭,用于將環(huán)形空間的前端封閉,承重接頭通過第一螺紋與打壓管相連接,承重接頭通過第二螺紋與膨脹管相連接,第一螺紋和第二螺紋的旋向相反;第二堵頭用于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后端封閉;脹錐能在環(huán)形空間內滑動并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分割為相互密封的前部空間和后部空間,打壓管上開設有與后部空間相連通的打壓孔;分別套設在膨脹管的膨脹部上的金屬環(huán)以及膠筒。本發(fā)明可以廣泛適用于篩管或尾管的懸掛;不需設置隔板或承重環(huán),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降低了作業(yè)風險。
【專利說明】膨脹式懸掛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了一種石油開采井下的配套裝置,尤其還涉及一種膨脹式懸掛器。

【背景技術】
[0002]懸掛器是實現(xiàn)采油樹與井下生產管道連接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懸掛油管柱、密封油管柱與油層套管柱之間的環(huán)形空間以及提供生產井液的通道等。傳統(tǒng)的封隔器采用卡瓦方式進行懸掛和密封的懸掛器,其具有密封功能差、懸掛后內通徑尺寸小等問題,影響了后期油氣井的作業(yè)施工。
[0003]膨脹管技術是近年來蓬勃興起的一項新技術,它可應用于鉆井、完井及采油、修井等作業(yè)過程。膨脹式懸掛器是基于膨脹管技術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型懸掛器。相比傳統(tǒng)的懸掛器,膨脹式懸掛器利用膨脹管材的金屬塑性應變特征,膨脹后內通徑大。
[0004]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承重能力差。為了提高承重能力,現(xiàn)有技術中的工作人員通常會安裝隔板或承重環(huán)。隔板安裝造成了施工工序復雜,必然會相應增加作業(yè)時間和成本。采用承重環(huán)的懸掛器完井后懸掛器內通徑不一致,而且可能會引起懸掛器提前坐封,施工后不能成功丟手,因此會存在一定的施工風險。


【發(fā)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膨脹式懸掛器,其結構簡單并可以承受一定的壓力。
[0006]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0007]—種膨脹式懸掛器,它包括:
[0008]膨脹管,膨脹管具有沿其自身軸線方向相對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膨脹管具有一能沿其自身徑向擴張的膨脹部;
[0009]打壓管,其穿設在所述膨脹管中并與所述膨脹管形成一環(huán)形空間,所述打壓管具有沿所述膨脹管軸線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打壓管的前端用于將所述打壓管的空腔與管柱相連通;
[0010]第一堵頭,其設置在所述打壓管的后端并用于堵住所述打壓管的空腔;
[0011]承重接頭,其位于所述膨脹管的前端并用于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前端封閉,所述承重接頭通過第一螺紋與所述打壓管相連接,所述承重接頭通過第二螺紋與所述膨脹管相連接,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的旋向相反;
[0012]第二堵頭,其套設在所述打壓管上并用于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后端封閉;
[0013]脹錐,其能在所述環(huán)形空間內滑動并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分割為相互密封的前部空間和后部空間,所述打壓管上開設有與所述后部空間相連通的打壓孔,所述脹錐具有一在所述脹錐沿著所述膨脹管的軸線朝前滑動時與所述膨脹管的膨脹部相對應接觸的抵觸部;
[0014]分別套設在所述膨脹管的膨脹部上的金屬環(huán)以及膠筒,在所述脹錐與所述膨脹管的抵觸過程中所述金屬環(huán)先于所述膠筒貼緊在套管壁上。
[0015]優(yōu)選地,它還包括與所述打壓管通過第三螺紋相連接的接頭,所述接頭的前部用于與管柱通過第四螺紋相連接,所述第三螺紋、所述第四螺紋以及所述第一螺紋的旋向相同。
[0016]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堵頭與所述膨脹管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脹錐與所述膨脹管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7]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堵頭和所述第二堵頭一體式構造。
[0018]優(yōu)選地,所述膨脹管從前至后依次包括膨脹部、第一恒徑部,所述膨脹部從前至后包括第二恒徑部以及第一變徑部;在所述膨脹部未膨脹時,所述第一恒徑部的截面半徑大于所述第二恒徑部的截面半徑,所述第一變徑部的截面半徑沿著所述膨脹管的軸線向后的方向逐漸變大。
[0019]優(yōu)選地,所述脹錐的抵觸部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第四恒徑部、第二變徑部以及第三恒徑部,所述第三恒徑部、第四恒徑部、所述第二變徑部分別與未膨脹的所述膨脹管的第一恒徑部、第二恒徑部以及第一變徑部相匹配。
[0020]優(yōu)選地,所述膨脹式懸掛器包括較所述膠筒靠近所述膨脹管的后端的第一金屬環(huán)。
[0021]優(yōu)選地,所述膨脹式懸掛器還包括較所述膠筒遠離所述膨脹管的后端的第二金屬環(huán)。
[0022]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采用上述結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采用金屬環(huán)懸掛,相對卡瓦牙而言,金屬環(huán)與套管壁的接觸面積大,因而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懸掛力大;本發(fā)明采用膠筒密封,較之采用金屬密封的懸掛器而言本發(fā)明的膨脹式懸掛器的密封效果好;在丟手時,只需要轉動打壓管,就能實現(xiàn)丟手,較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丟手方法更為方便牢靠;將懸掛的篩管或尾管采用承重接頭通過螺紋作用在管柱上,承重力大,不會提前坐封,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在坐封后內通徑一致,沒有臺階不存在變徑處,因而坐封受力較為穩(wěn)定,坐封效果好;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具有獨立的密封腔,因而不僅僅適用于懸掛尾管,還可以用于懸掛篩管,同時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內通徑不受結構的限制,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廣泛適用于篩管或尾管的懸掛;本發(fā)明不需要設置隔板或承重環(huán),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降低了作業(yè)風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在此描述的附圖僅用于解釋目的,而不意圖以任何方式來限制本發(fā)明公開的范圍。另外,圖中的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等僅為示意性的,用于幫助對本發(fā)明的理解,并不是具體限定本發(fā)明各部件的形狀和比例尺寸。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教導下,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各種可能的形狀和比例尺寸來實施本發(fā)明。
[0024]圖1顯示了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顯示了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處于一個工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3顯示了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處于另一個工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4顯示了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處于另一個工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5顯示了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處于另一個工作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以上附圖的附圖標記:1、膨脹管;11、內腔;12、前端;13、后端;14、膨脹部;15、第一恒徑部;16、第二恒徑部;17、第一變徑部;2、打壓管;21、空腔;22、環(huán)形空間;221、前部空間;222、后部空間;23、打壓孔;3、第一堵頭;4、承重接頭;5、第二堵頭;6、脹錐;60、抵觸部;61、第三恒徑部;62、第四恒徑部;63、變徑部;7、第一螺紋;8、第二螺紋;9、金屬環(huán);91、第一金屬環(huán);92、第二金屬環(huán);10、膠筒;101、第一密封圈;102、第二密封圈;103、接頭;104、第三螺紋;105、第四螺紋;106、泄壓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結合附圖和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發(fā)明的細節(jié)。但是,在此描述的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本發(fā)明的教導下,技術人員可以構想基于本發(fā)明的任意可能的變形,這些都應被視為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
[0031]參照圖1至圖5所示,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膨脹式懸掛器,它包括膨脹管1、打壓管
2、第一堵頭3、承重接頭4、第二堵頭5、脹錐6、金屬環(huán)9以及膠筒10。
[0032]具體的,膨脹管I可以呈圓柱形。膨脹管I形成有一沿膨脹管I的自身軸線方向貫通的內腔11。在圖1中,膨脹管I的自身軸線與圖1的水平軸相平行。膨脹管I具有沿其自身軸線方向相對的前端12和后端13。參照圖1所示,膨脹管I的左側為其前端12,膨脹管I的右側為其后端13。膨脹管I的后端13用于與篩管或尾管相連接。在膨脹管I的前后兩端之間,膨脹管I還形成有一能沿膨脹管的徑向擴張的膨脹部14。在本實施方式中,膨脹管I從前至后包括膨脹部14、第一恒徑部15,第一恒徑部15的截面半徑恒定。所述膨脹部14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第二恒徑部16以及第一變徑部17,在該膨脹部14沒有產生膨脹時,第二恒徑部16的截面半徑恒定,所述第一恒徑部15的截面半徑大于所述第二恒徑部16的截面半徑,所述第一變徑部17的截面半徑沿著所述膨脹管I的軸線向后的方向逐漸變大,即該第一變徑部17的前端的截面半徑與第二恒徑部16相同,第一變徑部17的后端的截面半徑與第一恒徑部15相同。在該膨脹部14逐漸膨脹時,第一變徑部17以及第二恒徑部16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可變形屬性,他們的截面半徑逐漸變大。
[0033]打壓管2也可以呈圓柱形。打壓管2穿設在膨脹管I中,并且打壓管2的軸線與膨脹管I的軸線相平行。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為了方便安裝便于加工,打壓管2與膨脹管I同軸設置。在打壓管2和膨脹管I之間形成有沿圖1中的水平軸延伸的環(huán)形空間22,即該環(huán)形空間22由打壓管2的外壁與膨脹管I的內壁之間的部分形成。打壓管2具有一沿打壓管2的軸線方向延伸的空腔21,打壓管2的前端(即圖1中打壓管2的左側)與管柱相連接,使得打壓管2與上游部件相連通以將打壓液能夠從打壓管2的前端進入打壓管2的空腔21中。第一堵頭3設置在打壓管2的后端(即圖1中打壓管2的右側),第一堵頭3將打壓管2的后端封閉,以使得加壓液無法從打壓管2的后端流出。打壓管2在其前端和后端之間處的壁上開設有打壓孔23。該打壓孔23用于將打壓管2的空腔21與環(huán)形空間22相連通。第二堵頭5套設在打壓管2的后端,第二堵頭5設置在膨脹管I和打壓管2之間以將環(huán)形空間22的后端密封。
[0034]承重接頭4位于膨脹管I的前端12,并設置在膨脹管I和打壓管2之間以將環(huán)形空間22的前端密封。承重接頭4通過第一螺紋7與打壓管2相連接。承重接頭4通過第二螺紋8與膨脹管I相連接。第一螺紋7與第二螺紋8的旋向相反,即在轉動打壓管2以使得承重接頭4和膨脹管I通過第二螺紋8相脫離時,在此過程中承重接頭4與打壓管2不會通過第一螺紋7相脫離。
[0035]篩管或尾管可以通過螺紋等方式與膨脹管I相固定連接,因而篩管或尾管的重量施加在膨脹管I上。膨脹管I通過第二螺紋8與承重接頭4相連接以將膨脹管I的重量轉化在承重接頭4上。承重接頭4通過第一螺紋7與打壓管2相連接,打壓管2與管柱相連接,因而管柱的重量轉化在打壓管2的前端處。
[0036]脹錐6能滑動地設置在環(huán)形空間22內,并且將環(huán)形空間22分為相互密封的前部空間221和后部空間222。打壓孔23與環(huán)形空間22的后部空間222相連通。脹錐6具有與膨脹管I的膨脹部14相對的抵觸部60,當打壓液進入后部空間222后,脹錐6在打壓液的驅使下向前滑動并使得抵觸部60與膨脹部14相抵使得膨脹部14產生沿徑向的擴張。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脹錐6的抵觸部60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第四恒徑部62、第二變徑部63以及第三恒徑部61,所述第三恒徑部61、第四恒徑部62、所述第二變徑部63分別與未產生膨脹時的所述膨脹管I的第一恒徑部15、第二恒徑部16以及第一變徑部17相匹配。即第一恒徑部15、第二恒徑部16的截面半徑恒定,且第一恒徑部15的截面半徑大于第二恒徑部16的截面半徑。第一變徑部17的截面半徑從前至后逐漸變大,且第一變徑部17的前端的截面半徑與第二恒徑部16相同,第一變徑部17后端的截面半徑與第一恒徑部15相同。參照圖1所示,由于膨脹管I的第一恒徑部15的內徑尺寸較大,脹錐6在初始階段(即位于膨脹管I的后側時)通過其第三恒徑部61與第一恒徑部15相滑動配合。參照圖2所示,脹錐6向前運動,當脹錐6的第二變徑部63與膨脹管I的第一變徑部17相匹配接觸時,脹錐6的第二變徑部63和膨脹管I的第一變徑部17起到了導向的作用以使得脹錐6的第四恒徑部62與膨脹管I的第二恒徑部15相匹配接觸。參照圖3所示,脹錐6進一步向前運動,脹錐6的第三恒徑部61逐漸與膨脹管I的第二恒徑部15產生抵觸,由于膨脹管6具有一定的彈性,這樣膨脹管I的第二恒徑部15逐漸變大直至與脹錐6的第三恒徑部61尺寸相同。
[0037]金屬環(huán)9套設在膨脹管I的膨脹部14上。膨脹部14產生沿徑向的擴張,使得金屬環(huán)9發(fā)生膨脹并緊貼在套管壁上以起到懸掛的作用。
[0038]膠筒10套設在膨脹管I的膨脹部14上。當膨脹式懸掛器懸掛即金屬環(huán)9緊貼在套管壁上后,膠筒10產生膨脹并緊貼在套管壁上以起到密封作用。
[0039]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參照圖1所示,向打壓管2內打入打壓液以進行打壓,打壓液自打壓管2的空腔21中通過打壓孔23進入環(huán)形空間22的后部空間222。進入后部空間222的打壓液使得環(huán)形空間22內的前后不平衡,從而推動脹錐6向前運動。參照圖2所示,脹錐6的抵觸部60在向前運動的過程中與膨脹管I相抵觸,并使得膨脹管I的膨脹部14產生沿徑向的擴張。參照圖3所示,脹錐6與金屬環(huán)9處的膨脹管I發(fā)生抵觸,并使得金屬環(huán)9產生膨脹并緊貼在套管壁上產生懸掛。參照圖4所示,在金屬環(huán)9懸掛后脹錐6繼續(xù)向前運動過程中,脹錐6與膠筒10處的膨脹管I發(fā)生抵觸,并使得膠筒10產生沿水平軸方向的伸長,從而達到密封作用。參照圖5所示,在丟手時,脹錐6繼續(xù)向前運動,此時同時轉動打壓管2使得承重接頭4與膨脹管I相脫離,由于第二螺紋8與第一螺紋7的旋向相反,在此過程中,打壓管2不會與承重接頭4脫離。繼續(xù)打壓并上提管柱,使膨脹管I完全被膨脹開來。此時脹錐6與膨脹管I相脫離,脹錐6與膨脹管I形成泄壓通道,原本位于環(huán)形空間22的后部空間222內的加壓液從這個泄壓通道106中溢出,致使膨脹式懸掛器自動泄壓。此時本發(fā)明中膨脹式懸掛器坐封懸掛完畢,上提管柱即可將丟手管柱起出井筒。
[0040]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采用上述結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41]1、采用金屬環(huán)9懸掛,相對卡瓦牙而言金屬環(huán)9與套管壁的接觸面積大,因而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懸掛力大;
[0042]2、本發(fā)明采用膠筒10密封,較之采用金屬密封的懸掛器而言本發(fā)明的膨脹式懸掛器的密封效果好;
[0043]3、在丟手時,只需要轉動打壓管2,就能實現(xiàn)丟手,較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丟手方法更為方便牢靠;
[0044]4、將懸掛的篩管或尾管采用承重接頭4通過螺紋作用在管柱上,承重力大,不會提前坐封,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在坐封后內通徑一致,沒有臺階不存在變徑處,因而坐封受力較為穩(wěn)定,坐封效果好;
[0045]5、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具有獨立的密封腔,因而不僅僅適用于懸掛尾管,還可以用于懸掛篩管,同時本發(fā)明中的膨脹式懸掛器的內通徑不受結構的限制,因此本發(fā)明可以廣泛適用于篩管或尾管的懸掛;
[0046]6、本發(fā)明不需要設置隔板或承重環(huán),大大縮短了作業(yè)時間,降低了作業(yè)風險。
[0047]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膨脹式懸掛器還可以包括接頭103,所述接頭103的后部與所述打壓管2通過第三螺紋104相連接,所述接頭103的前部用于與管柱通過第四螺紋105相連接,所述第三螺紋104、所述第四螺紋105以及所述第一螺紋7的旋向相同,以確保在丟手時接頭103不會與管柱或打壓管脫開。打壓管2與接頭103通過第四螺紋105相連接,從而將管柱的重量轉化在接頭103上。
[0048]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二堵頭5與膨脹管I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101以確保打壓液不會自第二堵頭5與膨脹管I之間的間隙產生漏失。脹錐6的第三恒徑部61與膨脹管I的第一恒徑部15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102以確保打壓液不會自脹錐6與膨脹管I之間的間隙進入環(huán)形空間22的前部空間221。
[0049]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第一堵頭3和第二堵頭5 —體式構造以降低安裝加工難度。
[0050]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膨脹式懸掛器包括較所述膠筒10靠近膨脹管I的后端13的第一金屬環(huán)91。所述膨脹式懸掛器還包括較所述膠筒10遠離膨脹管I的后端13的第二金屬環(huán)92。當脹錐6向前運動至第一金屬環(huán)91處的膨脹管I時,第一金屬環(huán)91處的膨脹管I產生膨脹,并使得第一金屬環(huán)91最先貼緊在套管壁上產生懸掛。當脹錐6向前運動至膠筒10處的膨脹管I時,膠筒10處的膨脹管I產生膨脹,并使得膠筒10貼緊在套管壁上。當脹錐6向前運動至第二金屬環(huán)92處的膨脹管I時,第二金屬環(huán)92處的膨脹管I產生膨脹,并使得第二金屬環(huán)92最后貼緊在套管壁上。采用該種結構,第一金屬環(huán)91和第二金屬環(huán)91在膠筒10的前后兩側形成支撐,以確保膠筒10密封的牢固性。
[0051]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52]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fā)明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發(fā)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膨脹管,所述膨脹管具有沿其自身軸線方向相對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膨脹管具有一能沿其自身徑向擴張的膨脹部; 打壓管,其穿設在所述膨脹管中并與所述膨脹管形成一環(huán)形空間,所述打壓管具有沿所述膨脹管軸線方向延伸的空腔,所述打壓管的前端用于將所述打壓管的空腔與管柱相連通; 第一堵頭,其設置在所述打壓管的后端并用于堵住所述打壓管的空腔; 承重接頭,其位于所述膨脹管的前端并用于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前端封閉,所述承重接頭通過第一螺紋與所述打壓管相連接,所述承重接頭通過第二螺紋與所述膨脹管相連接,所述第一螺紋和所述第二螺紋的旋向相反; 第二堵頭,其套設在所述打壓管上并用于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的后端封閉; 脹錐,其能在所述環(huán)形空間內滑動并將所述環(huán)形空間分割為相互密封的前部空間和后部空間,所述打壓管上開設有與所述后部空間相連通的打壓孔,所述脹錐具有一在所述脹錐沿著所述膨脹管的軸線朝前滑動時與所述膨脹管的膨脹部相對應接觸的抵觸部; 分別套設在所述膨脹管的膨脹部上的金屬環(huán)以及膠筒,在所述脹錐與所述膨脹管的抵觸過程中所述金屬環(huán)先于所述膠筒貼緊在套管壁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式懸掛器還包括與所述打壓管通過第三螺紋相連接的接頭,所述接頭的前部用于與管柱通過第四螺紋相連接,所述第三螺紋、所述第四螺紋以及所述第一螺紋的旋向相同。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頭與所述膨脹管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脹錐與所述膨脹管的內壁之間設置有第二密封圈。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頭和所述第二堵頭一體式構造。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管從前至后依次包括膨脹部、第一恒徑部,所述膨脹部從前至后包括第二恒徑部以及第一變徑部;在所述膨脹部未膨脹時,所述第一恒徑部的截面半徑大于所述第二恒徑部的截面半徑,所述第一變徑部的截面半徑沿著所述膨脹管的軸線向后的方向逐漸變大。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脹錐的抵觸部從前至后依次包括第四恒徑部、第二變徑部以及第三恒徑部,所述第三恒徑部、第四恒徑部、所述第二變徑部分別與未膨脹的所述膨脹管的第一恒徑部、第二恒徑部以及第一變徑部相匹配。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式懸掛器包括較所述膠筒靠近所述膨脹管的后端的第一金屬環(huán)。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膨脹式懸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式懸掛器還包括較所述膠筒遠離所述膨脹管的后端的第二金屬環(huán)。
【文檔編號】E21B23/01GK104265218SQ20141044606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3日
【發(fā)明者】韓宗正, 吳志勇, 張建軍, 丁曉, 孟雪, 尹劍峰, 孫厚利, 陳楠, 侯慶軍, 王磊, 李玉印, 張偉, 解小朋, 李洲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