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頭戴式可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頭戴式可視設備(Head Mount Display,HMD)多以頭盔作為依托,并附有電子機箱、傳輸線路等繁重的設備儀器,頭盔重量大,頭部晃動或者震動時,成像光學系統(tǒng)的微小錯動或旋轉被光學系統(tǒng)成倍數放大,導致觀察者觀察到的成像有效性明顯下降。
以谷歌眼鏡、可穿戴腕表等設備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在便攜性方面出人意料。谷歌公司的頭戴式可視設備為一款單目眼鏡,如圖1所示,特點是小巧輕薄,在一個眼鏡式設備上集成了攝像頭、顯示器、WIFI、藍牙、骨傳導傳感器、麥克風、加速器、陀螺儀、地磁儀、光感應器和距離感應器等功能模塊,通過觸摸板或者語音識別命令等可操控的應用程序,增強用戶體驗;但是該頭戴式可視設備為單目顯示設備,在感官體驗、長時間的配戴舒適性、左右平衡以及運動時候的配戴等人機功效方面沒有雙目眼鏡的優(yōu)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采用折衍射混合光學系統(tǒng),大大縮短了光學系統(tǒng)的尺寸和重量,且更符合人機功效和產品的佩戴穩(wěn)定性。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包括智能眼鏡,所述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架、兩套光學系統(tǒng)和兩套圖像源;所述光學系統(tǒng)包括依次設置的后置透鏡組件、中繼鏡、前置透鏡組件和前置凹面鏡;所述兩套圖像源,以及兩套光學系統(tǒng)的后置透鏡組件、中繼鏡和前置透鏡組件分別設置于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上,所述兩套光學系統(tǒng)的前置凹面鏡分別設置于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框內;所述圖像源位于所述后置透鏡組件的物平面處。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所述前置凹面鏡為半反半透鏡。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所述后置透鏡組件包括多個非共軸非球面透鏡,所述前置透鏡組件包括多個非共軸非球面透鏡。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在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人耳后方的部位各設有內部電池和耳機,所述內部電池用于為所述圖像源和耳機供電。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在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人耳后方的部位還各設有阻斷結構,所述內部電池通過所述阻斷結構與所述圖像源和耳機連接。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所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還包括外接控制設備,所述外接控制設備通過無線或有線方式控制所述智能眼鏡。
上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其中,所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還包括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眼睛架可拆卸連接,與所述眼睛架連接時置于人腦后方處,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眼鏡。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光學系統(tǒng)采用折衍混合的光學系統(tǒng),大大縮短了光學系統(tǒng)的尺寸,減輕了光學系統(tǒng)的重量,使得在眼鏡架左、右兩個鏡腿上各設一套光學系統(tǒng)成為可能,從而實現(xiàn)了雙目可視,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更符合人機功效和產品的佩戴穩(wěn)定性;兩個圖像源發(fā)射的光線經光學系統(tǒng)折射、反射或衍射后分別進入人的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前方融合成一幅大尺寸的具有立體效果的清晰圖像,增強了頭戴式可視設備的圖像顯示感官體驗更舒適;與將圖像源設置在人眼前方的頭戴式可視設備相比,本發(fā)明將圖像源設置在人臉側面,不阻擋視線,而且尺寸限制作用被降低,可選用尺寸相對比較大的圖像源;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前置凹面鏡為半反半透鏡,外界景物的光線和光學系統(tǒng)的光線均可在人眼前方疊加,使本發(fā)明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佩戴者可在不影響正常行動行為的情況下,及時舒適地獲取其它信息或者咨詢;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智能眼鏡可與手機、腕表、手持盒等智能設備連接,方便用戶操作,增加設備的實用度,增強用戶體驗,另外,外接方式也可減輕頭部重量;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除了內置電源外,還可通過外接控制設備供電,增加了設備的可持續(xù)供電時間。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
圖1是谷歌眼鏡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光學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中光學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示意圖(含外接控制設備)。
圖6是本發(fā)明較佳實施例中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示意圖(含控制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圖1~圖6對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示意圖,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中光學系統(tǒng)的示意圖。如圖2和圖3所示,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包括智能眼鏡,所述智能眼鏡包括眼鏡架1、兩套光學系統(tǒng)2和兩套圖像源3;所述光學系統(tǒng)包括依次設置的后置透鏡組件21、中繼鏡22、前置透鏡組件23和前置凹面鏡24;所述兩套圖像源3,以及兩套光學系統(tǒng)的后置透鏡組件21、中繼鏡22和前置透鏡組件23分別設置于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上,所述兩套光學系統(tǒng)的前置凹面鏡24分別設置于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框內,作為眼鏡片;所述圖像源3位于所述后置透鏡組件21的物平面處。
如圖4所示,所述圖像源3發(fā)出的光線經所述后置透鏡組件21折射/衍射后射入所述中繼鏡22,經所述中繼鏡22反射/衍射后射入所述前置透鏡組件23,經所述前置透鏡組件23折射/衍射后射入所述前置凹面鏡24,再由所述前置凹面鏡24反射/衍射進人眼。
本發(fā)明的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光學系統(tǒng)采用折衍混合的光學系統(tǒng),大大縮短了光學系統(tǒng)的尺寸,減輕了光學系統(tǒng)的重量,使得在眼鏡架左、右兩個鏡腿上各設一套光學系統(tǒng)成為可能,從而實現(xiàn)了雙目可視,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更符合人機功效和產品的佩戴穩(wěn)定性;兩個圖像源發(fā)射的光線經光學系統(tǒng)折射、反射或衍射后分別進入人的兩只眼睛,在兩只眼睛的前方融合成一幅大尺寸的具有立體效果的清晰圖像,增強了頭戴式可視設備的圖像顯示,感官體驗更舒適;與將圖像源設置在人眼前方的頭戴式可視設備相比,本發(fā)明將圖像源設置在人臉側面,不阻擋視線,而且尺寸限制作用被降低,可選用尺寸相對比較大的圖像源。
較佳地,所述前置凹面鏡24為半反半透鏡,即所述前置凹面鏡24既能反射所述前置透鏡組件23射出的光線,又能透射所述前置凹面鏡24前方外界景物發(fā)射的光線,外界景物的光線和光學系統(tǒng)的光線均可在人眼前方疊加,使本發(fā)明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佩戴者可在不影響正常行動行為的情況下,及時舒適地獲取其它信息或者咨詢。所述前置凹面鏡24的外形可根據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設計,自由度較大。
較佳地,所述后置透鏡組件21包括多個非共軸非球面透鏡。所述前置透鏡組件23包括多個非共軸非球面透鏡。
較佳地,在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人耳后方的部位還各設有耳機。
較佳地,在所述眼鏡架的兩個鏡腿人耳后方的部位各設有內部電池4,如圖2所示,該內部電池4通過阻斷結構與所述圖像源和耳機連接,所述阻斷結構為機械阻斷結構或電路阻斷結構,所述內部電池4用于為所述圖像源和耳機供電。將內部電池設置在人耳后方的部位即使長時間供電發(fā)熱也不影響用戶的體驗。
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還包括外接控制設備,所述外接控制設備例如腕表、手機、機載顯示設備、手持設備,所述外接控制設備可通過其電路板的信號解碼芯片以有線(如圖6)或無線方式與所述圖像源、耳機、內部電池、阻斷結構連接。所述外接控制設備用于控制智能眼鏡的開關、畫面生成、供電、語音識別、手勢操控以及存儲等功能。使用外接控制設備可控制外部電池或內部電池供電時,當利用外部電池供電時,所述阻斷結構阻斷所述內部電池供電,當沒有外部電池供電時,由所述內部電池供電。將控制設備與智能眼鏡分離,可減輕頭部重量,增加人機功效和用戶體驗;利用外部電池和內部電池供電,可增加雙目頭戴式可視設備的可持續(xù)供電時間。
本發(fā)明中,圖像源、耳機、內部電池、外接控制設備和控制模塊均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外接控制設備或控制模塊對智能眼鏡的各種控制功能均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對此不作詳細說明,但不影響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