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有展開的扣鉤的手鐲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帶有展開的扣鉤的手鐲扣件,其包括一個基片,基片上有至少一個可折疊的第一鉸接片,所述的片通過它們的一端用一個第一鉸鏈互相連接,這些片包括一個可以使它們在閉合位置上相互扣緊的扣緊裝置。
利用一個扣緊裝置使兩個片在帶有展開的扣鉤的扣件中扣牢是已知的。CH-A-353567號專利文獻中顯示了一種扣件,其包括兩個由鉸鏈連接的金屬片。兩個片中的一個具有一個縱向的窄長切口和兩個凸起,另一個片包括一個可以與兩個凸起嚙合的開口。與此類似,在CH-A-671499號文獻中描述了一個展開的扣件的兩個鉸接在一起的元件。其中一個元件包括一個由塑性材料制造的嵌入的和可彈性變形的部件。這個部件憑借與其邊緣共同作用的摩擦和夾緊結(jié)合,嚙合于另一元件的矩形開口中。
在這兩個例子和申請人所知的所有其它例子中,第一個片中形成的開口和形成第二個片部分的彈性元件之間存在著相互接合的關(guān)系。當(dāng)這些扣緊裝置是新的時候,它們是令人滿意的,但在它們老化以后則失去了作用。特別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是開口的磨損。的確,后者是沒有彈性的,因此其磨損而不是以彈性方式彎曲或變形。對于手鐲的閉合來說,這將導(dǎo)致缺乏可靠性,并且遲早會失去安全性。
為了克服這個缺陷,本發(fā)明提出把形成于兩個片中的一個片上的開口用一個與位于另一個片上的第一元件接合的第二彈性元件代替。因此本發(fā)明的扣緊裝置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從基片突出的第一舌片,和一個從第一鉸接片突出的第二舌片,所述第一和第二舌片背對背并且頭對尾,以便當(dāng)所述的片處于閉合位置時鎖住它們。
通過閱讀以下用舉例方式給出的說明和附圖的描述將會理解本發(fā)明,其中附圖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扣件的透視圖,所示扣件處于打開位置;圖2是圖1的扣件的透視圖,所示扣件處于閉合位置;圖3是圖2的扣件的沿III-III線剖開的透視圖;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扣件的透視圖,所示的扣件的一部分處于打開位置,另一部分處于閉合位置;圖5是圖4的扣件的縱向剖視圖,所示扣件處于閉合位置;圖6是圖4的扣件的一部分的橫截面圖,所示部分處于閉合位置。
現(xiàn)在參考圖1至3,根據(jù)第一實施例,扣件有一個基片1,至少有一個第一鉸接片2可以折疊于基片上。片1和2通過它們的一端用一個第一鉸鏈3相互連接。這些片包括一個構(gòu)成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并且使它們在閉合位置互相扣緊的扣緊裝置。以下對這個裝置進行詳細的說明。
扣緊裝置包括一個從基片1突出的一個第一舌片4,和一個從第一鉸接片2突出的第二舌片5。如在圖3中清楚地所見,當(dāng)扣件在閉合位置鎖緊時,第一和第二舌片4和5是背對背和頭對尾的。實際上,特別是在圖3中可以看到舌片4的頂部與舌片5的根部相鄰,并且于此類似,舌片5的頂部與舌片4的根部相鄰,兩個舌片以它們各自的背部相互緊靠在一起。因此,在本發(fā)明的扣緊系統(tǒng)中,并不象在現(xiàn)有技術(shù)文獻中所述的那樣,僅有一個扣在開口中的舌片,而是兩個互相扣緊的舌片。因此一個片對另一個片的固定的力為兩倍。事實上,舌片4和5各自都有彈力,當(dāng)把所述舌片背對背和頭對著尾使用時,即當(dāng)兩個片在閉合位置時,這個彈力為兩倍。
圖1至3還顯示了舌片4和5各有一個分別標為20和21的引導(dǎo)斜面。這些斜面的安排位置和大小使得在閉合運動時一個舌片可以平穩(wěn)地滑到另一個舌片之上,這首先保證了一個漸進的鎖合運動,接著又保證了在兩個舌片的閉合位置的最大張力。還必須指出,片1和2可以各自和分別地來自裁切成適當(dāng)寬度的成形帶材,這就避免了昂貴的機加工。也應(yīng)當(dāng)注意到,第一和第二舌片4和5可以與基片1和第一鉸接片2整體制造,所述舌片從所述材料上翹起。為此可以使用切割和沖壓的方法。
在本發(fā)明的扣件只有一個鉸接片2鉸接在基片1上的情況下,一個第一手鐲鏈節(jié)(未示出)將連接于形成第一鉸接片2的一部分的鉸鏈16,手鐲的第二鏈節(jié)(未示出)將連接于替代位于基片1上的鉸鏈7的其它鉸鏈。附圖中沒有顯示這個簡單的實施例,但可以容易地想象出它的構(gòu)造。
但是,如圖1至3所示,扣件可以有一個由一個第二鉸鏈7連接在基片1上的第二鉸接片6。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手鐲鏈節(jié)(未示出)連接在形成第一鉸接片2的一部分的鉸鏈16上,第二手鐲鏈節(jié)(也未示出)連接在形成第二鉸接片6的一部分的鉸鏈17上。在扣件具有一個基片1和兩個鉸接片2和6的情況下,可以設(shè)想有兩種解決方法把第二鉸接片6鎖合在基片1上圖1至3顯示了第一種解決方法。在這些圖中,把基片1扣緊在第二鉸接片6上的緊固裝置與上述的相同。一個第三舌片8從基片1上突出,而同時從第二鉸接片6上突出一個第四舌片9。當(dāng)所述各片在閉合位置時,第三和第四舌片8和9是背對背和頭對尾的,以便鎖住它們。
圖4至6顯示了第二種解決方法。如在這些圖中所見,將基片1扣緊在第二鉸接片6上的緊固裝置包括一個形成在基片1中的開口10。在開口10的兩側(cè)的底部有兩個凹槽11和12。如圖4至6中所示,一個可以手動的按鈕系統(tǒng)13形成了第二鉸接片6的一部分。這些按鈕各有一個鉤14和15,當(dāng)片1和6處于閉合位置時,鉤14和15分別嚙合于凹槽11和12。這種按鈕和鉤的緊固系統(tǒng)是已知的技術(shù),因此這里沒有進行更詳細的顯示和說明,只是簡單的示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文獻CH-A-665101中找到更詳細完整的說明。應(yīng)當(dāng)指出,為了更好地顯示開口10和所述開口10底部的凹槽12,圖5沒有顯示按鈕的機構(gòu)。
圖4至6也顯示了本發(fā)明的第二個實施例。在這些圖中可以看到,基片1包括從所述基片1上突出的一個第三舌片8,和一個開口10,開口10底部的兩側(cè)形成有凹槽11和12。這種安排的結(jié)果是,基片1可以接受兩種類型的第二鉸接片6中的任意一種。
有關(guān)圖1至3中描述了第一種類型的第二鉸接片6,其包括一個從其上突出的,與基片1的第三舌片8接合的第四舌片9,這些舌片在閉合位置中背對背和頭對尾,以便鎖住片1和6。
圖4至6中說明和顯示了第二種類型的第二鉸接片6。第二鉸接片6包括一個可以手動的按鈕系統(tǒng)13,這些按鈕帶有鉤14和15,當(dāng)片1和6在閉合位置時,鉤14和15分別嚙合在標為12和11的凹槽中。
總之,從帶有一個舌片的鉸接片,或是帶有可以手動的按鈕的鉸接片都可以安裝在根據(jù)圖4至6制造的基片1上的意義上來講,它是一種多用途的基片。
權(quán)利要求
1.帶有展開的扣鉤的手鐲扣件,其中包括一個基片(1),基片上有至少一個可折疊的第一鉸接片(2),所述的片通過它們的一端用一個第一鉸鏈(3)互相連接,這些片包括一個可以使它們在閉合位置上相互扣緊的扣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扣緊裝置包括一個從基片(1)突出的第一舌片(4),和一個從第一鉸接片(2)突出的第二舌片(5),當(dāng)所述的片處于扣緊位置時,所述第一和第二舌片背對背并且頭對尾,以便鎖住它們。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舌片(4)和第二舌片(5)分別是由與基片(1)和第一鉸接片(2)相同的材料制造的,并且分別與這個基片(1)和這個第一鉸接片(2)形成整體和從所述材料上翹起。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基片(1)和第一鉸接片(2)是各自分別由成形帶材制造的。
4.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經(jīng)過一個第二鉸鏈(7)與基片(1)連接的第二鉸接片(6),這個第二鉸接片(6)和基片(1)帶有一個使它們在閉合位置互相扣緊的緊固裝置。
5.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將基片(1)扣緊在第二鉸接片(6)上的緊固裝置包括一個從基片(1)上突出的第三舌片(8)和一個從第二鉸接片(6)上突出的第四舌片(9),當(dāng)所述的片處于扣緊位置時,所述第三和第四舌片背對背并且頭對尾,以便鎖住它們。
6.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將基片(1)扣緊在第二鉸接片(6)上的緊固裝置包括形成于基片(1)上的開口(10),其底部兩側(cè)有凹槽(11,12),和一個能夠手動的并且形成第二鉸接片(6)的一部分的按鈕系統(tǒng)(13),這些按鈕帶有當(dāng)所述片處于閉合位置時嚙合于所述凹槽的鉤(14,15)。
7.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手鐲扣件,其特征在于,基片(1)包括一個從所述基片(1)突出的第三舌片(8)和一個其底部的兩側(cè)具有凹槽(11,12)的開口(10),這個基片可以或是與一個從第二鉸接片(6)上突出的第四舌片(9)接合,當(dāng)所述片處于閉合位置時所述第三(8)和第四舌片(9)背對背和頭對尾以便鎖緊它們,或是與一個可以手動的并且形成第二鉸接片(6)的一部分的按鈕的系統(tǒng)(13)接合,這些按鈕帶有當(dāng)所述片處于閉合位置時嚙合于所述凹槽(11,12)的鉤(14,15)。
全文摘要
展開的扣鉤式的手鐲扣件包括一個基片(1),基片(1)上有至少一個可折疊的鉸接片(2)??梢允箖蓚€片在閉合位置相互鎖緊的裝置包括一個從基片(1)上突出的第一舌片(4)和一個從鉸接片(2)上突出的第二舌片(5)。在閉合位置兩個舌片被置于背對背和頭對尾的位置。雙倍舌片的存在使得一個片對另外的片的鎖緊力增加了一倍。
文檔編號A44C5/18GK1146313SQ9611037
公開日1997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96年6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5年6月15日
發(fā)明者C·庫希 申請人:Smh管理服務(wù)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