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

文檔序號:8509768閱讀:465來源:國知局
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油藏描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儲層地質建模作為現(xiàn)代油藏描述研宄的核心內容,國內外學者開展了大量的研 宄,其中,1996年C. V. Deutsch在河流相模型的基礎上,設計了用于復雜河道建模的基于目 標的層次模擬方法(Fluvsim)。這種隨機建模方法能夠較好地表征不同儲層結構單元的成 因關系,并得到了成功的應用。現(xiàn)有的Fluvsim能夠較好的刻畫河道的幾何形態(tài),但是無法 刻畫河道翼部單側(非對稱)沉積的沉積模式。而這種非對稱河道的沉積模式在野外露頭 及井下資料都已經得到證實。例如C. J. I. Wiggers在2009年對Tremp-Graus盆地的綜合地 質研宄中發(fā)現(xiàn),在物源充足的情況下,如果河道一側出現(xiàn)壩體隔擋或者河道兩側地形落差 較大,則河道的翼部沉積體只會出現(xiàn)在河道一側,從而形成河道翼部單側沉積的沉積模式。
[0003] 鑒于現(xiàn)有河流相儲層建模算法Fluvsim存在的上述問題,亟待研宄一種新的河道 建模方法,以解決刻畫非對稱河道幾何形態(tài)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 真實地刻畫了非對稱河道的幾何形態(tài),為精細描述河道砂體的空間展布以及地質儲量計算 提供了基礎。
[0005]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修改天然堤幾何 形態(tài)參數(shù);步驟二、修改相代碼;步驟三、增設參數(shù)mt (modeling type,模型類型)控制河道 翼部沉積體分布類型。
[0006]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一中,通過更改控制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的三個參數(shù),建 立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型。
[0007]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一中,通過將海拔基準面以上的天然堤高度設置為 〇,實現(xiàn)河道翼部與河道頂面平行。
[0008]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一中,通過設置河道頂面以下部分的堤岸厚度與河 道厚度的比值,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厚度。
[0009]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二中,將河道與天然堤接觸邊緣、天然堤代碼均改寫 為河道代碼。
[0010]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三中,當mt為0時,河道翼部單側沉積的位置隨機分 布;mt為1時,所有模擬產生的河道的天然堤都只在左側產生;mt為2時,所有模擬產生的 河道的天然堤都只在右側產生。
[0011]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步驟三中,當mt為0時,如果模擬產生的河道數(shù)為奇數(shù)則 在河道左側產生天然堤,如果河道數(shù)為偶數(shù)則在河道右側產生天然堤。
[0012] 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鑒于天然堤和河道翼部沉積體 有相似的幾何形態(tài),因此通過對天然堤的幾何形態(tài)進行修改,得到河道翼部沉積體的幾何 形態(tài)。同時為了使河道翼部沉積體出現(xiàn)在河道一側,在源程序中設置一個控制參數(shù),對河道 翼部沉積體的分布位置進行控制。改進后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更真實地刻畫了非對稱河 道的幾何形態(tài),為精細描述河道砂體的空間展布以及地質儲量計算提供了基礎。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14] 圖2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河道和天然堤的橫剖面幾何 形態(tài)示意圖;
[0015] 圖3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經過步驟一后的河道翼部沉 積體的橫剖面幾何形態(tài)示意圖;
[0016] 圖4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擬結果 的平面圖;
[0017] 圖5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擬結果 的縱剖圖;
[0018] 圖6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模擬結果為河道翼部右側沉積 的橫剖圖;
[0019] 圖7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模擬結果為河道翼部左側沉積 的橫剖圖;
[0020] 圖8為本文具體實施例采用經典Fluvsim算法的模擬結果對比示意圖;
[0021] 圖9為本文具體實施例采用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的模擬結果對比示意 圖;
[0022] 圖10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非對稱河道沉積模式的橫剖 圖;
[0023] 圖11為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的具體實施例中非對稱河道沉積的野外露頭 顯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理解為對 本發(fā)明的限制。
[0025] 參見圖1,本發(fā)明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6] 步驟一、修改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參數(shù);
[0027] 通過更改控制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的三個參數(shù),建立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型:通過將 海拔基準面以上的天然堤高度設置為〇,實現(xiàn)河道翼部與河道頂面平行;通過設置河道頂 面以下部分的堤岸厚度與河道厚度的比值,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厚度;
[0028] 步驟二、修改相代碼;
[0029] 將河道與天然堤接觸邊緣、天然堤代碼均改寫為河道代碼;
[0030] 步驟三、增設參數(shù)mt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分布類型。
[0031] 當mt為0時,河道翼部單側沉積的位置隨機分布(如果模擬產生的河道數(shù)為奇數(shù) 則在河道左側產生天然堤,如果河道數(shù)為偶數(shù)則在河道右側產生天然堤);mt為1時,所有 模擬產生的河道的天然堤都只在左側產生;mt為2時,所有模擬產生的河道的天然堤都只 在右側產生。
[0032]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原理作詳細闡述:
[0033] 一、修改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參數(shù):
[0034] 可以通過更改控制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的參數(shù)達到建立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型的目 的。如圖2所示,天然堤的幾何形態(tài)由三個參數(shù)控制,A指天然堤橫向寬度,即在縱剖面上 單側延伸長度;B指河道海拔基準面以上的天然堤高度,即高出河面的天然堤的最大高度, C指河道海拔基準面以下的天然堤深度,即沿天然堤延伸方向的沉積厚度。具體的實際地質 情況不同,河道兩側的形狀參數(shù)也不盡相同。修改參數(shù)設置的過程如下:
[0035] 將河道海拔基準面以上的天然堤高度B去掉。由于天然堤的三個參數(shù)是參數(shù)文件 中輸入數(shù)據(jù)按三角分布抽樣得到的,該參數(shù)文件如表1所示,將對應的參數(shù)(flh)的最小 值、最可能的值、最大值都設置為〇,即可實現(xiàn)河道翼部與河道頂面平行,并通過設置河道頂 面以下部分的堤岸厚度與河道厚度的比值,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厚度,具體結果參見圖3。
[0036] 表lFluvsim算法參數(shù)說明表
[0037]
【主權項】
1. 一種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修改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參數(shù); 步驟二、修改相代碼; 步驟三、增設參數(shù)mt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分布類型。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通過更改 控制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的三個參數(shù),建立河道翼部單側沉積模型。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通過將海 拔基準面以上的天然堤高度設置為0,實現(xiàn)河道翼部與河道頂面平行。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通過設置 河道頂面以下部分的堤岸厚度與河道厚度的比值,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厚度。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二中,將河道與天然堤接觸邊緣、天然堤代碼均改寫為河道代碼。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 三中,當mt為0時,河道翼部單側沉積的位置隨機分布;mt為1時,所有模擬產生的河道的 天然堤都只在左側產生;mt為2時,所有模擬產生的河道的天然堤都只在右側產生。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當mt為 〇時,如果模擬產生的河道數(shù)為奇數(shù)則在河道左側產生天然堤,如果河道數(shù)為偶數(shù)則在河道 右側產生天然堤。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非對稱河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修改天然堤幾何形態(tài)參數(shù);步驟二、修改相代碼;步驟三、增設參數(shù)mt控制河道翼部沉積體分布類型。本發(fā)明真實地刻畫了非對稱河道的幾何形態(tài),為精細描述河道砂體的空間展布以及地質儲量計算提供了基礎,可以廣泛應用于油藏描述技術領域。
【IPC分類】E02B1-02
【公開號】CN104831677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19339
【發(fā)明人】李少華, 王紅, 陳迪, 喻思羽
【申請人】長江大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30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